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电压表的使用.
2、理解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实验能力.
情感目标:
培养认真细致的实验作风,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从知识上看,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是电压、电压表知识的综合应用.通过该节课实验活动,进一步熟练掌握电压表的使用,对串联电路、并联电路有进一步认识,通过实验探究活动,发现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电压关系.通过本节实验活动,达到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提高研究能力的目的.
从技能上看,本实验要求学生独立地识别电路和组成电路,选择量程,进行接线操作,读取数据,完成正确使用电压表的各种技能训练.这些技能的训练,是初中电学实验共有的,它是电学实验的基础.
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优良习惯来看,本实验是学生做的第二个实验,对实验数据的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草率,不弄虚作假;电路接线完毕,闭合开关之前,需要检查一遍电路;对没有把握的电路接通,应采用瞬时试触的办法等,都应该养成良好习惯.
教法建议
本节课的任务很重,具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要采取一些措施,进行突破和落实.
一、课堂教学组织
1.做好组织工作.保持安静、有秩序的环境是商号实验课的必要条件.在学生进入实验室之前,应对实验提出明确具体的要求,使上课一开始,便有一个良好秩序的开端.实验小组人数不宜过多,应该使每个学生有尽可能的动手机会.
2.对各小组的器材预先做好检查,要准备一些备用器材,使教师不至于忙于排除器材的故障,而影响对学生的指导作用.
3.通过提问,对电压表的使用规则做一次简单回顾.
4.在学生动手实验之前,教师要进行示范操作,以减少学生实验的盲目性.示范操作应做到:
(1)要提高示范操作的可见度,把所有器材都展示在竖直面上,是这些器材的布置、示范操作动作,都能被学生看的一清二楚.
(2)教师的示范不是让学生照葫芦画瓢.教师走一步,学生跟一步的方法是不可取的,这无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要把教师的示范操作,与理顺学生在实验中的思路、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等目的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完全领会的情况下,在独立地进行系统的操作.
(3)教师的示范操作及讲解的内容,事先要有全面的设计.下面的内容可供参考.
① 连线的先后次序;
② 接线的技能,即把松散的多股线用手指搓成一条,把线的端头沿顺时针方向绕在接线柱的螺丝上等等.
③读数要客观(可把电压表读数按真实情况模拟放大,全班共同读数),当测出串联电路的总电压和各部分电压之和不严格相等时,要实事求是,可以告诉学生在误差允许范围内这是正常的,但不必介绍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
④连线完毕,按接线的思路检查一遍电路,再闭合开关;
⑤对没有把握的电路,用试触的办法,试探接通电路;
⑥合理换用量程;
⑦正确选用“+”、“-”接线柱;
⑧实验结束后,整理好实验器材使其恢复原状.
示凡是按实验步骤进行的,但应注意把以上有关知识、技能、非智力因素交*融合在一起,穿插在各个有关的实验步骤中讲解,以求通过示范,达到清晰实验思路、规范实验操作、培养实验良好习惯等目的.
二、实验顺序建议:
1.用电压表测一节干电池电压,两节干电池串联、并联的电压,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2.分别按图1甲、乙、丙电路连接导线,每次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计下电压表的示数u1、u2、 u.每次读数后都应及时断开开关,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3.分别按图2甲、乙电路连接导线,每次检查无误后再闭合开关计下电压表的示数u1、u2.每次读数后都应及时断开开关,把所测得的数据填入设计的表格中.
4.根据以上三次实验记录的数据,归纳出结论:
(1)串联电池组的电压等于各个电池的电压 ,并联电池组的总电压等于
.
(2)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电压 .
(3)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 .
由于这是一节探索性实验课,要注意引导学生归纳实验结论.除此之外,对操作技能方面的情况,也要做一个小结;其中有属于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方面的问题,如实事求是、细心认真合坚持探索.
讨论“想想议议”中的问题,可以巩固易学的知识(串联电路中的电压).三个相同灯泡串联后,由于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串联的各段电路两端的电压之和,故每隔灯泡两端的电压只占总电压的1/3,加在灯泡两端的电压降低,达不到它们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因此灯泡会暗.教师课以演示用两节干电池串联成电池组,先后与一只、两只串联的和三只串联的“2.5v, 0.3a”的小灯泡连接,观察它们亮度的变化,并分别测量它们的电压.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单元分析
本节教学重点是学生亲自动手连接电路、连接电压表、使用电压表测某段电路的电压,通过记录数据的分析,归纳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的总电压与各部分电压关系.通过本节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的能力.
教学过程分析
1.让学生首先用电压表测电池电压,是为了教会学生在今后使用电池时,通过测量进行鉴别特别是否使用过一段时间的旧电池, 还是新电池.
2.两个灯泡串联时,测总电压与每一个灯泡电压之和的关系,是本节课的重点,测出数据后,注意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出总电压与每一个灯泡电压之和的关系,不要教师代替.
3.对于并联电路,学生感到困难的是连接电路,而不是测量.所以教师要有耐心给学生想一想、试一试的机会,不要操之过急,更不要代替.
4.设计表格,认真记录数据,整理实验报告,对学生要严格要求、规范要求.
板书设计:
探究活动
【课题】扩展实验:研究混联电路总电压和各支路电压的关系
【组织】小组
【流程】
设计实验电路
设计记录表格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并于串、并两电路中电压关系进行比较.
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质量检测试卷分析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高中物理教学及高考的反思
物理教学与物理教学的反思
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一
“光的本性”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
高三物理教学的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册《凸透镜成像》教学反思一
八年级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高三物理课教学反思
初中物理教学反思7
初中物理复习课中创设生活情景的心得
“楞次定律”一课教学的反思
高三物理教学工作的回顾与反思
用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
对高中物理课的教学反思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反思
如何在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
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初二物理教学反思4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考试后的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2)教学側记
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物理教学反思6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周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引导学生探究创新,让物理生活化
八年级物理上册《平面镜成像》教学反思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