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的应试教育模式,催生了一批批“题海战役”中的分数巨人,同时却也是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矮子,让“学生主动发展”的理念在这样的模式下被架空了。
针对这样的积弊,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倡导者和促进者们提倡物理教学的实践者应致力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就初中物理教与学的过程来看,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应该努力做好这几个方面的工作,首先是了解并尽量满足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和情感需要;其次是通过不同的方法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试图促使其升华为毕生志趣;三是进行必要的方法引领,以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欲望指向物理学习的目标。
一、了解并激活学生需要,是体现学生本位,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基础
传统的教学活动,常常忽略学生的学习需要,主要表现为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往往采取“我要求学生怎样,学生就应当怎样”的思维格局。但是,心理学告诉我们,没有需要,就缺少动机,而缺少了动机,就不可能有内驱动力。没有了内驱力,学生怎能主动发展呢?
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对世界的认识还极其肤浅,他们的人生观正在开始形成,所以他们的学习需要通常是模糊的,是缺少根底的。学生刚接触初中物理,他们最直接的感觉是又多了一门功课的负担!
针对这样的现实,我认为在我们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用好第一节物理课,俗话说:“好的开始就等于成功了一半”。通过问卷的形式,出示生活物理常识以及学生容易感兴趣的科技前沿的问题,了解学生的物理知识状况,了解学生学习物理的感情基础;通过宣传或介绍学生心中的科技人物,比如航天英雄杨利伟等的事迹,演示或展播奇特的物理现象,激起学生揭密物理现象的渴望。二是要在日后的物理教与学过程中,适时介绍物理学史上促进人类文明进程的重大发明创造故事──比如蒸汽机的发明、电磁感应现象的发现和发电机的发明、放射性现象的发现和核能的开发与利用以及爱迪生、爱因斯坦、法拉第、居里夫人等物理学家的传奇经历,改变“物理是聪明人才能学好的”观念,让学生逐渐明白“学好物理,就能使人变得聪明”的事实,刺激学生的物理学习需要。三是帮助学生打消物理难学的顾虑。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要注意通过对简单现象的分析和对相对复杂问题的深入浅出的剖析,特别是重视对身边物理现象的解剖与探究,不必苛求语言的精准和科学,让学生在学习和活动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生活是需要物理的,生活处处有物理的事实,克服学生学习物理的畏惧心理。
此外,还应坚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调高学生的物理学习需要,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基。
二、激发学习兴趣,把兴趣转化为志趣,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关键
每一个教师都知道:“亲其师,信其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简单的道理,不过,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对大多数老师和学生而言,这实在是易说难做的。
1.用“微笑”铺路,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
我曾多次针对自己的教学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对我最集中意见就是“上课时表情过于严肃”。
相信有很多教师犯过或者还在犯和我一样的错误,我们在课堂上不苟言笑,还要美其名曰:“为了保持课堂的严肃性”,好像不如此,便没有了教师的威严一样。也许有老师会说:“我也想笑着面对学生,可看到学生课堂上沉闷的样子,我能笑得起来吗?”问得倒也“理直气壮”!可是反过来我们想想:你板着面孔了,课堂就变得活跃,不再沉闷了吗?所以要改变课堂沉闷的局势,首要的是我们教师一定要带着发自内心的微笑走近学生,亲近学生,给学生以亲切感、平等感,构建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信其道”铺好路。
2.多途径激趣,为学生从物理走向生活架桥
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但我们常用的、也是比较现实的方法一般是语言激趣和活动激趣两种。
语言激趣──一般是通过幽默的语言、适时的笑话和巧妙的引用来实现的。
幽默的语言是变抽象枯燥为形象生动的妙方。但人很少是生来就具有幽默感的,这种语言风格需要在生活的历练中积累和修养,我们不能要求把物理课堂用幽默演绎成开心俱乐部,但我们物理教师一定要有锤炼语言的意识,要力求幽默而艺术化地使物理课堂生动起来。一位有着四十多年物理教学经验的老校长曾对我说过:“听不到学生开心的笑声的物理课堂是会令学生难受的。”我想,这至少表明了这位老校长希望我和广大年青的物理教师注意改变语言风格,锤炼幽默感的美好愿望。
适时的笑话可以调节课堂气氛,既利用无意注意,又引起有意注意。物理课堂上的笑话以自然生成为妙,不必为逗乐而故意做作。比如讲到杠杆原理后,我们讲杆秤应用中的“奸商”案例,可以开玩笑地提醒学生:一定要认真搞懂这其中的奥妙,不然将来你经商时,本应给秤砣加重(如沾磁铁)来谋人之利,反倒用了小秤砣,让利于人,闹出“偷鸡不着蚀把米”丑剧来!这样的玩笑其实也是课堂上的德育资源,不是吗?
谐趣的记忆方法是速成式的学习手段。比如可以用“牛顿炒大米,(炒)焦了”帮助学生记住“焦耳”这个单位与“牛·米”的关系;可以用“我(I)等于你(U)除以他(R)”帮助学生记住欧姆定律公式;有些同学会误将电能表当成测电功率的仪表,于是我告诉同学们:“电工抄火表,火表测电功。”这些寓教于乐的方法运用,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的气氛,缓解学习压力,也有利于学生对其中的知识点形成深刻记忆,还能潜移默化地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和记忆的技巧,提高学习效率。
课堂上还可巧妙引用,以引导同学们处处留心。我用《挑山工》里挑山工上山的故事讲解“高度相同时,斜面越长越省力”;我借《社戏》中“两岸起伏的连山仿佛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来理解运动的相对性;我吟“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或者“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来分析风能、水能和机械能等等。
活动激趣──主要是依赖于实验探究活动、综合实践活动和自制物理模型来完成的。
人的主动发展潜力是与他的思维能力分不开的,训练和发展初中生的思维能力,必须让学生多动手,手动则脑动,手勤则脑勤,而物理教学中的实验探究、综合实践活动,自制物理模型等活动安排是非常重要的教学资源,应好好开发和利用。
我曾经把学生带到一个规模不大的建筑工地上组织复习课的教学。在确保学生安全的情况下,尝试让学生参与到一些简单的操作中,并鼓励学生与建筑工人对话,结果学生在自由的课堂上充分联想,由点及面地复习了力、声、热、电、光等方面的许多知识,这其实还是较低层次的综合实践活动,如果能开展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那学生在活动中的受益更不用絮说了,只可惜很多学校的领导和老师们都被“安全”这根咒给箍紧了!
学生在探究活动和自制模型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常常是会令我们做教师的刮目相看的!我组织进行了“自制水果电池”和“制作选答器模型”的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的热情以及思考和提出的问题带给我太多的惊喜和快乐,更重要的是,不少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重拾学好物理的信心,少数学生还能通过这样的活动培养起学习和研究物理的志趣!
要敢于突破“教室”的束缚。知识的形成在于发现,知识的价值在于应用,凡是有助于创设理想教学情境的想法都值得我们进行尝试。为了测一个人上楼的功率,请同学们自行分组到楼梯上进行实地测、算;到操场上和学生一起研究篮球落地过程中机械能的转化;用自行车在沙坑里做有关摩擦的问题探究;在音乐室让学生在乐器的弹拨中感知频率、振幅,区分音调、响度和音色;在美术室里让学生辨别光的三原色和颜料的三原色,让学生在画室里领略透明体与不透明体颜色的奥秘……这些做法都能有效地激发学习热情,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发展。
利用课外活动时间或者兴趣小组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观看科教片,对促进学生将学习物理的兴趣升华为志趣十分有益。中央电视台的《科技之光》、《探索发现》等是我们可以大力开发和利用的资源,一些网站专门收集并提供的相关资源,不只是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见识,其中所展现的物理对人类文明进程的巨大推动作用,无疑对促进学生立志于物理科研,献身祖国科学事业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三、进行学法引导,授学生以“渔”,是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保证
对于教学过程而言,问题的答案是“鱼”,而学习物理的方法和思想是“渔”,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加强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思想方法的引领,是非常重要而且很有意义的事。
1.“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是物理学习的有效策略
物,是现象,是模型;理,是过程,是规律,物理的学习重在看──看现象和模型;贵在悟──悟过程,悟规律。胡适所说的“大胆猜测,小心求证”,我觉得用来指导物理的教与学再恰当不过了。纵观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每一个新的规律的诞生都离不开科学家们的“猜测”──有时甚至让人觉得“狂妄”的猜测,同样,每一个重大发现也离不开艰难的求证过程。所以我们在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应当鼓励和引导学生“大胆猜测”,同时更要指导学生“小心求证”!要在小心求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实事求是、尊重自然的科学态度和敢于创新的探索精神。
2.思想指路,方法引领是主动发展的有力武器
物理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它有着科学研究所具有的典型的科学思想和方法,也离不开严密的科学论证和推理,离不开数学抽象概括能力,教师要通过物理教学不断地向学生渗透科学的思想,使他们逐步掌握科学的方法。牛顿第一定律“诞生”过程中“伽利略敢于向权威挑战的精神,‘理想实验’的科学思想和研究方法”就是极好的案例。又如对科学方法的渗透:在《摩擦力》一节“探究改变摩擦力大小的方法”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对课本中的问题进行猜想──“直觉的判断”;然后追问:怎么证明你的猜想──“实验探索”;实验方案是什么──“控制变量”;怎样从实验中证明你的猜想──“测量数据列表分析”,引导学生从体会科学方法到逐步掌握科学方法。
3.适度训练,发展思维是主动发展的动力之源
学习知识,形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物理教学的最重要的目标,而这种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必要的训练。也就是说,题目要做,但要精选题目让学生做,要选择典型习题,通过讲解、训练、测评、订正和反思等环节,指导和培养学生分析物理过程,合理运用规律,科学组织语言的能力,使学生掌握同类问题的解决方法。应重视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解题反思,并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在反思中积累经验,在反思中寻求思维和方法的突破与创新,在训练和反思中发展思维能力,因为这是学生主动发展不竭的动力之源。
不仅于此,物理研究中的转化、近似、等效、类比等思想方法也应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并不断增强学生用科学的思想方法研究、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形成有利于其主动发展的能力。
总之,学生的成长离不开老师的引领,老师不应该成为学生主动发展的制约者,而应该是学生主动发展的促进者。做学生主动发展促进者,我们教师应该是了解和调适学生需要的巧手,是激发和保持学生兴趣的能手,是引领学生思想和方法的高手。如果我们一时还不能成为巧手、能手和高手,那么就让我们从做促进学生主动发展的有心人开始,勇于摸索,不断积累,主动发展成为集巧手、能手、高手等称呼于一身的多面手。
物质有10种物态
湿布抹冰箱的冰格会被粘?
2012高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物理教学设计——功率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雨衣上的学问
人是被电人是被“电”吸住了吗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在生活中存在的物理
地磁场奥秘
雷雨中物理知识
磁学中的一个谜
运载火箭
量子物理或可“操纵”过去事件
力学参照物所蕴含的物理思想
军用的望远镜
响尾蛇导弹
火焰究竟是什么物质
大磁铁为什么吸不起热钢锭?
在下班之后学会将压力“隔离”
科学家称在年轻星团的恒星中重力并非主导力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万物理论探究时间为何无法回转 或成物理学分支
电冰箱原理
科学史一些不可思议错误
可爱的汽车,可怕的尾气
关于静电除尘
地震基本知识
鸟类威胁航空安全
金牛星座-超新星爆炸云团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