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人类文明的历程,从简单的劳动工具的制造,到人类宇宙飞船的发射成功,从原始的“结绳计数”到今天的电子计算机,科学创新无不体现出它的巨大魅力,如今创新已经渗透到每一个学科甚至每一个领域。只有创新,才能发展。时代需要创新的人才,因此我们的教育也要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成为当今素质教育的核心。物理学作为自然科学中最重要、最广泛的一门学科,就更应该,也更容易找到与创新教育的结合点。因为物理学的发展史本来就是一部人类征服自然的创造史。那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怎样把物理教学与创新更好地结合,培养出适应时代需要的人才呢?
一、教学中渗透科学家的故事,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创新情感和创新意识等创新品质
教师在讲授物理知识的时候,同时再现知识产生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和物理学家们为获取物理知识所作出的真实而令人兴奋的探索历程,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品质。物理学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知识体系,含有静态知识体系──科学规律、成果;动态知识体系──科学研究的过程。前者给人以知识,而后者给人以创新的智慧。离开了历史背景的单纯的物理知识只能使学生觉得枯燥和深奥。若能通过具体、生动、可靠的历史事实来说话,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大师们用有效的方法一步一步地揭示物理奥秘时那种科学创造的快感与激动,接受科学态度和优良品质的熏陶,则会让学生在兴趣、激情的支配下来学习物理知识,既提高了学习效果,又培养了学生创新的品质。
比如在讲授重力时,我对同学们说:千百年来,“苹果”不知“落地”多少次了,而人们只看到“苹果落地”就可以吃了(同学们笑),但有一个人──牛顿却独具慧眼看到了“重力”,并由此推广到宇宙间的万有引力(这难道不是一种创新吗?),再介绍后来人们根据这一引力定律推导出了海王星的运行轨道,并导致海王星的发现。这样,让学生感受知识产生的过程及知识的力量所在,从而产生学习的兴趣和创新的激情。同时也能让学生感受科学家为追求真理而不怕艰辛、百折不挠的研究精神,从而激发学生知难而上,不怕挫折和失败的坚强意志。
二、对学生“授之以渔”,使之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能力
在此我们要引导学生把物理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和创新思维相结合。早在伽俐略时代就已形成了把科学实验、数学推理和逻辑思维有机而巧妙地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这一方法是符合辩证唯物论和认识论原理的,因而也符合创新的一般原理。
那么在教学中我又是如何对学生“授之以渔”,切实贯穿创新思维的呢?由于创新思维具有主动性、求异性、发散性和独创性等特点,因此能从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显现出来。比如在学习测量时我先给大家讲了一个例子:一个科学家走进工厂,拿起一个灯泡问身边的大学生灯泡体积怎么算?大学生立即动手并运用复杂的数学知识开始计算灯泡的体积。科学家见状说,不用这么复杂,给我一个盛水的容器就可以了。实际上灯泡排开水的体积就是灯泡的体积。这里科学家用的就是创造性思维。然后,我给大家也出了一个题目:桌上有一长方形的木块,给你一把刻度尺,你能不能不经过计算就测出木块的对项角尖的距离?
按照常规的方法,应先测出长、宽、高,再利用数学知识进行计算。可这样又违背了题目的要求,在此我们不妨改换思路,放弃以往的经验,用一种新的方法来求解。解法如图:假如要量的两对项角尖分别为A点和B点,只要将木块沿桌面平移一个长度,使其左侧出现一个虚体,然后就可以用刻度尺直接测出A′、B′两点距离显然A′B′=AB,此题得到解决。
同样我们用发散思维则可以进行一题多解,一题多思等。如学习了“阿基米德原理”后,可设计如下问题让学生思考:某容器中盛了一定量的水,水面上浮着一块冰。(1)如果冰熔化后水面怎样变化?(2)若冰块中包有一实心铁块,冰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3)若此冰块较大,下部对容器底有压力,则冰熔化后水面如何变化?(4)往水中加足够多的食盐,冰熔化后,液面如何变化?这样层层深入和多向发散,使学生的思维从单一性向多向性发展,可起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在锻炼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也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
三、在教学中多开展小实验、小制作、小发明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技能
《初中物理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观察和实验,对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引起学生兴趣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并强调要大力加强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鼓励和指导学生在课外做一些观察和小实验,而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它们不仅可以使学生学到各方面的专门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各种技能。同时学生通过小制作、小发明活动,能够充分认识理论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活动过程中,我采取了如下措施:(1)要求每位同学自己设计或改进一个物理小实验,优秀者组织起来成立科技活动小组;(2)教师定期进行教研活动,确定活动课方案,并对科技小组成员举行创新思维讲座,教给学生一些创新技能,如集思广益法、抓关键法、特性列举法、希望点列举法、类比法、联想法等。(3)要求科技活动小组成员每月有一件小制作、小发明或小构想等。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组成员们有了很大的进步。
综上所述,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而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在物理教学中,只有找到了与创新的结合点,并把二者巧妙而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既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为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具体实施找到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
2020届佛山市高明区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测试题
2020届广东茂名市信宜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段考试题
2019-2020四川成都南开为明学校九年级下4月在线考试物理试题
2020届湖北鄂高高一物理下学期4月月考试题
2020届广东省广州市育才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段测试题
2020届重庆市三十二中高一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2019-2020福建福州鼓楼区九年级下物理第一次月考试题
2020届高三物理全真模拟试题及答案十二
2019-2020四川成都南开为明学校九年级下4月在线考试物理试题答案
2020届广州市天河区广东实验学校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江西南昌县莲塘一中高二物理下学期线上测试题
2020届重庆育才中学校高一物理下学期线上测试题
2020届广东梅州市梅县区雁洋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答案
2020届黑龙大庆外国语学校高一物理下学期阶段测试题
2020届广东东莞市光明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2019-2020广东广州天河外国语学校初三下四月月考物理试题
2020届广东汕头潮阳启声学校高一物理下学期监测试题
2020届贵州省毕节市民族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广东东莞翰林实验学校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河北石家庄精英中学高一物理下学期调研试题
2020届山西省大同市一中高一物理下学期线上试题
2020届广东广州市荔湾区广雅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2020届黑龙江哈尔滨师大附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月考试题
2019-2020广东湛江霞山高级职业中学九年级下4月月考物理试题
2019-2020安徽宿松县河塌初中九年级下第五次月考物理试题
2020届北京市人大附中高二物理下学期段考试题
2020届河北定兴中学高二物理下学期线上测试题答案
2020届陕西省渭南中学物理高考三模试题答案
2019-2020四川安岳李家镇初级中学九年级下第一次月考物理试题
2019-2020四川乐山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下4月月考物理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