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命的进化 由查字典物理网资料整理
生命从何而来?自从人类从愚昧中走出之时,就开始思考这个与自己切身相关的问题。从古希腊的哲学家到大陆东端的方士,无一不在思考这个问题。于是各种各样的学说出现了——自然发生说、神创论、无始无终论……人们就在不断地提出假说中摸索探究。
最初,人们发现,垃圾成堆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苍蝇蚊子,河边的腐草中会出现萤火虫,烧过的草地会再长出草来,所以人们认为,生命是自然发生的。但是,经过严格的实验,人们发现,自然发生说错了——以前的现象没有排除从外界引入生命的可能。
黑暗的中世纪,天主教会禁锢了一切与其不同的思想。于是,上帝创造生命变成了金科玉律——上帝在七天之内创造了所有的事物,而且他们一成不变……但是总有人不迷信于《圣经》的权威,他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让神创论不攻自破——没有太阳计时,一开始上帝如何确定一天?地层中的化石是什么原因?为什么鲫鱼长期养殖后会变得漂亮?伏尔泰发动了“圣战”,上帝的权威被打破了。
自然神论的出现,使得人们认为生命是无始无终的——从来生命就是这样。但是人工繁殖物种的变异,使得人们开始怀疑这一点——生命不是无始无终么?
在这个时刻,达尔文提出了进化论。他的进化论虽然带有很强的社会意义,但是还是为生物界注入了新的动力。经过长时间不断的完善,进化论被人们所广泛接受。
生命如何进化?为什么生物是现在这个样子——植物不会动,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人们提出了诸如这样的问题。经过多年的研究,科学家们基本同意了如下的观点,即生命首先通过化学进化产生,然后再以变异——选择的方式进化。
最初的时候,地球上的环境与今天大不相同——还原性的大气,充满着甲烷、氨气;电闪雷鸣;频繁的地质运动;强烈的宇宙射线作用。在闪电、宇宙射线的作用下,还原性的大气中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有机小分子化合物,譬如嘌呤碱、嘧啶碱、氨基酸等等。这一实验已经被美国的生物学家米勒用实验所证实。
这些有机小分子在粘土为催化剂的催化下,形成了一些核苷酸——RNA的基本单元。这些核苷酸随机的结合称为RNA分子。但是这些RNA分子中,大部分不能保留它的序列信息,于是在漫长的地质时期后,它们都降解了。
巧的是,有一些序列的RNA分子,他们能够催化核苷酸的聚合同时按照自身的序列合成新的RNA。这些RNA分子保留了下来——至今有些生物体内的RNA,如四膜虫的,还有这种功能。
在随后的漫长岁月中,这些RNA分子的功能逐渐被另外协同进化的两种东西所取代——DNA和蛋白质。然后,蛋白质凝胶体小球与周围的环境间产生界膜——生命的原始形式产生了。
于是以后,一些原始生命从环境中无意获得了某些光合色素,蓝藻产生了。而另一些生命的基因变异,使得它们必须依赖与氧气过活——好氧细菌的出现。这些生命体相互吞噬——有的吞噬了蓝藻,有的吞噬了好氧菌,有的则都吞噬了。这些被吞进去的东西并没有被消化,而是共生在宿主的体内——于是原始的植物和动物产生了——蓝藻变成了叶绿体而好氧菌变成了线粒体。
进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变异和选择的过程。进化的方向是不定向的。比如,猿进化成人,体毛逐渐减少,这在间冰期气温较暖的条件下是适应于环境的,这就是进化。假如有一批人,由于变异体毛增多,变得和猿人一样——人们通常称之为退化——但是实际上这也是进化,只不过他们的进化——体毛增多——不适应于环境而已。
例如植物,一开始植物多是移动的,少数植物变异为固着生活。后来环境变化,移动的种类不适于环境,被搞掉了,所以固着的植物生存下来,成为了今天的样子。
有些人认为地球上的东西是外星人创造的。这其实是神创论的变种。人是外星人创造的,外星人从何而来?外星人莫非是外外星人创造的??简直是无稽之谈嘛。
那什么是进化?前面我说了,进化实际上是一个变异选择的过程。任何生物的某种性状发生了改变,这就是进化——只不过这种进化不一定适应于环境,所以就不一定能够保存下来。
但是个体的变异很难作为一种独立的性状保存下来。譬如一只果蝇的眼睛突变成苍蝇那么大,然后被人拍死了。果蝇的大眼睛性状并没有流传下来——它没有后代。也就是说,个体并不是进化的单位。 那么进化的单位是什么?通过遗传学、生态学的研究,人们意识到,种群才是生物进化的单位。
什么叫种群?种,就是交配后可以产生具有生育能力的后代的生物,也就是说种内不存在生殖隔离。例如大忽悠家养了一群猪和一群驴,然后猪和驴交配,什么也不会生下来——这是生殖隔离;或者说范厨师家的驴和马交配生下了一只骡子,但是骡子是不能生育后代的——这也是生殖隔离。也就是说猪、驴、马是三种不同的物种,它们每一种的很多个体聚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种群。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全世界的人类是一个种群,没听说过那个黑人和白人生下的正常的小孩子没有生育能力。
那么种群如何作为一个进化的单位呢?我们知道,对于一个种群来说,它的每个个体都有一定的基因型,表现在外面就是各种各样的性状。假如某种基因所决定的性状不适应于环境,环境就会如同一个筛子一样将携带有这种基因的个体逐渐给搞掉。于是整个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变化,种群就进化了。
例如,黄大锤家养了一群狗,这群狗有的毛长,有的毛短。黄大锤常年在外打工,没有工夫照顾这群狗,一年冬天,天气特别特别的冷,毛短的狗都冻死了。于是黄大锤的狗就全成了长毛狗。以后这些长毛狗繁殖的后代也基本都是长毛狗。
假如在那个特别冷的冬天,黄大锤在家里建了一堵墙,把这群狗随机的分成了两部分,每一部分都是有一些长毛狗和一些短毛狗。但是墙的一面有暖气,所有狗都过得挺舒坦,另一面的狗只能挨冻。而狗又不能跨过这堵墙,于是那年冬天后,外面的狗就成了上面那个例子中的长毛狗种群,而里面的狗还和原先的种群一样。这堵墙,我们称之为地理隔离。
就是这样,生物种群由于环境的变化而被分割开来,而后由于环境的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两个种群渐渐产生差别,最后成为了两个不同的物种。
破镜重圆
海市蜃楼
自制示波器“看声音”
服装的颜色
隔着墙壁看得见东西
自行车尾灯的光学原理
太阳灶
三色陀螺和彩色电视
照相用闪光灯
“小孔成像实验”的研究
我国历史上的冰透镜
隐身人
天空的颜色与大气污染
空中虹霓
笔杆上的小孔有什么功用?
透明的标本
民谚、俗语、古诗中的物理知识
奇异的天空
捷径
当你站在角镜前,你的像有多少个?
捉影
日晷
浪花和雪花为什么是白色的?
皓月当空与繁星满天
光速的测量
《墨经》
光污染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远东最大的天文望远镜
单向透视镜大揭秘
镜子的妙用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