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一门自然科学,物理知识的形成来源于自然,来源于生活。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巧妙地运用学生在生活中的感知,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更便于物理知识的学习和理解。除了用好生活中的实验,还要注意利用身边容易获得的材料进行的实验,让学生体会到“科学就在我身边”。可以使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物理,对学习物理更有激情。
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废弃塑料饮料瓶、玩具汽车、易拉罐,我一直在想怎样才能变废为宝、开发为课程资源,为实验教学“添砖加瓦”,使物理教学体现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科技”的新课程理念。同时“多物一用”的典型事例,能够逐步养成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多层次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在这样思索下,本人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探索,现介绍如下,以其抛砖引玉。
潜水艇制作一:
(一)材料和工具
废旧硬质塑料瓶一个、20ml或20ml以上注射器四个、输液管两套、压仓用金属块两块;3-5cm长的钢钉一根,防水胶带一卷,502一瓶,锤子,钳子,剪刀等。
(二)制作
1.在一个塑料瓶底部偏下的位置及相对一侧瓶中央用锤子砸钢钉各打出一个输液管粗细的小孔,插入输液管,中央处插长管(50cm以上),另一孔插短管。长管上套上控气阀门(即输液管上的调节器),管口可插入球针。
2.如图所示,在扎孔的瓶中央的对面固定好压仓用的两块金属块,然后将四根50cm以上输液管的一端固定在塑料瓶上有压仓物的一侧,四根管的朝向如图上下左右各一根。四根管的另一端各插入注射器一个。(注意:固定时不要缠得太紧,防止管子不透气。)
(三)玩法
1.先找一只面盆盛大半盆水,手拿潜水艇慢慢放入水面,用嘴通过长输液管向外吸气或用抽气机抽气,水就会从下面的塑料管中流入瓶内,当瓶内水达到一定程度后,潜水艇就沉没在水底。
2.嘴从上面的长输液管中慢而均匀地吹气或用打气筒打气,潜水艇内的水受到空气的压力,就会从下面的管子里排出来。控制排出水的多少可使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或悬浮在水中。达到要求后将控气阀门关闭,防止有气排出进水,潜水艇又下沉。
3.四个注射器中都吸满水,分别依次快速地推动活塞,使水排出,排出的水有一股反作用力,会推动潜水艇向相反的方向运动,从而完成向前、向后、左拐弯、右拐弯等动作。
潜水艇制作二:
(一)材料和工具
废旧易拉罐2个、小马达(即:直流电动机,可以在废旧玩具汽车中拆)2个、输液管一套、五号电池盒(装4节5号电池,也可从废旧玩具小汽车中拆),空圆珠笔芯一个,3-5cm长的钢钉一根,小开关两个,导线多股,防水胶带一卷,502一瓶,锤子,钳子,剪刀等。
(二)制作
1.在一个易拉罐上一侧中央及相对的侧面偏上端位置用锤子砸钢钉各打出一个输液管粗细的小孔,插入输液管,中央处插长管(50cm以上),另一孔插短管。长管上套上控气阀门,管口可插入球针。用防水胶带封堵其它孔。
2.取另一易拉罐,用剪刀或钳子剪出直径约5cm的圆片,中间打小孔,再用剪刀剪成螺旋桨,备用。在空圆珠笔芯截出两三毫米的细短管四个,备用。
3.将电动机用防水胶带缠紧粘在易拉罐上,潜水艇前端(即罐上端)的电动机粘时让轴指一侧,潜水艇后端(即罐下端)的电动机粘时让轴指后(与输液管短管指向一致)。
4.在两个电动机轴上各插圆珠笔芯细短管一个,装上螺旋桨,再插圆珠笔芯细短管一个,最后用502粘住,防止螺旋桨脱落。也可用火烧化圆珠笔芯细短管来固定。前端螺旋桨扇面冲一侧,控制潜水艇前进、后退。后端螺旋桨扇面冲后,控制潜水艇左拐弯、右拐弯。
5.用防水带或螺钉将电池盒固定在潜水艇下面(与输液管短管一侧)中央处。用导线将开关、电动机、电池盒连在一起。当然电池盒、开关也可不固定在潜水艇上,使用时用手拿着。
(三)玩法
1.先找一只面盆盛大半盆水,手拿潜水艇慢慢放入水面,用嘴通过长输液管向外吸气或用抽气机抽气,水就会从下面的塑料管中流入瓶内,当瓶内水达到一定程度后,潜水艇就沉没在水底。
2.嘴从上面的长输液管中慢而均匀地吹气或用打气筒打气,潜水艇内的水受到空气的压力,就会从下面的管子里排出来。控制排出水的多少可使潜水艇漂浮在水面或悬浮在水中。达到要求后将控气阀门关闭,防止有气排出进水,潜水艇又下沉。
3.接好电源,闭合控制前端电动机的开关,潜水艇即可向前或向后运动,将电池正负极接线对换一下位置,改变玩具电动机转动方向,船即向相反方向运动。
4.闭合控制后端电动机的开关,潜水艇即可左拐弯或右拐弯,将电池正负极接线对换一下位置,改变玩具电动机转动方向,船即向相反方向拐弯。若同时闭合控制前端电动机的开关和控制后端电动机的开关,可实现前进或后退过程中的拐弯。
(四)注意
1.潜水艇能否成功地漂浮在水面或悬浮在水中,关键在于潜水艇的密封程度。
2.把潜水艇组装好,放到水里如不能正常航行,需根据存在的问题调试。
通过以上两例,我们做如下思索:设计简单教具,“瓶瓶罐罐当仪器,拼拼凑凑做实验”,注重因陋就简、就地取材、废物利用,不单为学校节约了开支,更是由于取材为学生所熟悉,学生更感兴趣,对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素质有着重要的作用。
第11章浮力与升力补充习题
10.1认识压强课时训练卷及答案
电磁波与能源知识点梳理
九年级人教版13.3摩擦力课课解析与练习
九年级物理上期末试卷及答案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
初三欧姆定律练习题
苏科版初三物理单元复习题
初三物理概念公式复习卷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及答案 海陵区
九年级人教版14.2液体的压强课课解析与练习
九年级人教版13.2重力课课解析与练习
九年级人教版16.4热机课课解析与练习
苏科版九年级上物理期末试卷及答案 西南师大附中
11.1认识浮力课堂测评
九年级物理概念公式复习
九年级人教版14.1压强课课解析与练习
10.2研究液体的压强课时训练卷及答案
功和功率和机械效率复习题及答案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有答案( 南京白下)
九年级人教版12.3时间和长度的测量课课解析与练习
苏科版九年级物理试卷有答案
初三物理电学计算复习题
11.1认识浮力同步练习
简单机械和功测试题
14.3研究物质的比热容课堂练习
初三物理12月份月考题
九年级人教版12.4力解析与练习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测试题有答案 南京白下区
苏教版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有答案 淮安清河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