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就地取材做实验 由查字典历史网资料整理
一、声学实验
1.用铅笔敲打装有水的玻璃杯,重敲比轻敲时水振动得更厉害,听起来声音更响,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振幅有关.在几个相同的玻璃杯中分别倒人不同高度的水,用同样的力敲击,听起来声音不同,这说明声音的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
2.把耳塞装进一个小气球内,把气球吹鼓,用线扎紧气球口(耳塞不接触气球壁).播放
一段音乐,音量要开得稍大一些,这时候听到从气球内传来了音乐声.这是因为空气能传播声音.将带有耳塞的气球完全浸人盛有水的杯子中,声音很快便消失了.如果把耳朵贴在杯子壁上,又能听到悦耳的音乐,竟然比在空气中还清楚呢!
实验说明:液体、固体和气体都能传播声音,由于水中的声音被水面反射不容易传出水面,外面自然就听不到.在水里,声音的振动引起周围水的振动,并传播到杯子壁,引起杯子的轻微振动,所以耳朵贴在杯壁上能听到音乐声.
二、光学实验
1.用细线捆住一个小平面镜,浸人水中,让阳光斜射到平面镜上,不断改变平面镜浸人水中的深度,反射光会不断改变颜色.当平面镜由浅人深时,光的颜色会发生如下变化:白色—黄白色—橙色—红色—暗红色 . 实验说明:白光中波长较短的紫、蓝色光的穿透能力差.经过液层时,被水分子和悬浮的小颗粒散射了,无法通过液层;而黄、橙、红色光的波长较长,并且后者比前者更长,它们的穿透能力也一个比一个强,所以发生上述现象.
2.向玻璃杯中加人约四分之三的水,把铅笔放入杯中,使杯子面对自己(如图1),慢慢把杯子移到头的斜上方,发现看不到水面上方的铅笔.当水杯移到头的正上方时,才能看到水面上方的铅笔.实验说明:从下朝上以一个斜角注视水的表面时,水面就像一面镜子,水面上方铅笔反射出的光线被水面反射回去不能进人人的眼睛,人自然看不到水面上方的铅笔.当水杯移到头的正上方时,镜子效果就消失了,又能看到水面上方的东西了.
三、热学实验
1.取一个洁净干燥的玻璃杯,在杯内一侧均匀地涂一薄层洗涤剂,再将杯子倒扣在盛有开水的暖瓶口处.过几秒钟后,拿起玻璃杯就会发现,没有涂洗涤剂的部位布满小水珠,雾茫茫的,而涂有洗涤剂的部位却没有小水珠,仍然是透明的. 实验说明:水蒸气遇冷会在玻碑杯壁上凝结成许多小水珠,所以杯壁看上去雾茫茫的.洗涤剂能降低水的表面张力,使水蒸气不能凝结成小水珠,而是紧贴玻璃形成一层均匀的水膜,所以看上去杯壁仍是透明的.这就是玻璃防雾剂的原理.
2.找一块玻璃板,放在水里浸一下,然后一头放在桌上,另一头用书稍微垫起来.将一只玻璃杯的杯口沾些水,倒扣在玻璃板上.这时,手拿点燃的蜡烛去熏烧杯子的底部,就会发现玻璃杯竟会自己往下滑(如图2)
.图2实验说明:当烛火熏烧杯底时,杯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将杯子顶起,减小了杯子与玻璃板间的摩擦,杯子在重力的作用下下滑.
3.把纽扣放人一盘子里,往盘子中倒人水,使水刚好能浸没纽扣.在盘子上立起一支点燃的蜡烛,用玻璃杯罩住点燃的蜡烛,但将纽扣留在玻璃杯外(如图3).蜡烛很快熄灭,玻璃杯中的水面上升了,纽扣露出了水面.
实验说明:蜡烛燃烧加热了杯内的空气,一部分空气因受热体积膨胀而跑出杯子;蜡烛燃灭后,杯内空气温度降低,使杯中的气压小于外部的气压,水就被外部的空气压进杯子里.用身边的常见物品和器具做实验,可以突破时间、空间上的限制,引导同学们自觉、主动地感受物理,激发同学们探究物理问题的愿望,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从而使同学们最终学会学习.
高三物理备课组教学总结与反思
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2016中考物理实验题题型分析及解析方法
“光的本性”教学设计思路及教学反思
高三物理教学工作的回顾与反思
《机械效率》教学反思
《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教学反思
第一学期八年级物理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简单电路》教学反思
《万有引力定律》应用(2)教学側记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后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1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声的世界教学反思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
高三物理复习教学反思
用心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的关键
高三物理教学反思3
高三物理课教学反思
初三物理一道回声问题的教学反思
对高中物理课的教学反思
引导学生探究创新,让物理生活化
八年级物理下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反思
2016年中考物理一轮模拟试题及答案
物理教学与物理教学的反思
《物质的密度》教学反思
八年级物理上学期第三周教学反思
高三物理教学的反思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合成》教学反思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