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鸡蛋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 由查字典物理网资料整理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分析物理现象;利用身边物品,进行物理实验,都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体会。这里介绍一组与鸡蛋有关的物理现象和实验。
1、液体蒸发吸热
实验:把刚煮熟的蛋从锅内捞起来,直接用手拿时,虽然较烫,但还可以忍受。过一会儿,当蛋壳上的水膜干了后,感到比刚捞上时更烫了。
分析:因为刚捞上来的蛋壳上附着一层水膜,开始时,水膜蒸发吸热,使蛋壳的温度下降,所以并不觉得很烫。经过一段时间,水膜蒸发完毕。由蛋内部传递出的热量使蛋壳的温度重新升高,所以感到更烫手。
2、热胀冷缩的性质
实验:把煮熟捞起的蛋立刻浸入冷水中,待完全冷却后,再捞起剥落。
分析:首先,蛋刚浸入冷水中,蛋壳直接遇冷收缩,而蛋白温度下降不大,收缩也较小,这时主要表现为蛋壳在收缩。其次,由于不同物质热胀冷缩性质的差异性,当整个蛋都完全冷却时,组织疏松的蛋白收缩率比蛋壳大,收缩程度更明显,造成蛋白蛋壳相互脱离,剥蛋壳就更方便了。
3、验证大气压存在
实验:选一只口径略小于鸡蛋的瓶子,在瓶底热上一层沙子。先点燃一团酒精棉投入瓶内,接着把一只去壳鸡蛋的小头端朝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蛋被瓶子缓缓“吞”入瓶肚中。
分析:酒精棉燃烧使瓶内气体受热膨胀,部分气体被排出。当蛋堵住瓶口,火焰熄灭后,瓶内气体由于温度下降,压强变小,低于瓶外的大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有一定弹性的鸡蛋被压入瓶内。
4、浮沉现象
实验:把一只去壳鸡蛋,浸没在一只装有清水的大口径玻璃杯中。松开手后,发现鸡蛋缓缓沉入杯底。捞出鸡蛋往清水中加入食盐,调制成浓度较高的盐溶液。再把鸡蛋浸没在盐溶液中,松开手后,鸡蛋却缓缓上浮。
分析:物体浮沉情况取决于所受的重力和浮力的大小关系。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体积就是它所排开液体的体积,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物体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可以对应表示重力与浮力的大小关系。因为蛋的密度略微比清水的密度大,当蛋浸入清水中时,所受重力大于浮力,所以蛋将下沉。当浸没在盐水中时,由于盐水密度比蛋的密度大,所受的重力小于浮力,所以蛋将上浮。
5、惯性、摩擦阻力现象
实验:选用外形相似的生鸡蛋、熟鸡蛋各一只,放在水平桌面上。用相同的力使它们在原处旋转。能迅速旋转的是熟鸡蛋,缓慢旋转几圈就停止的是生鸡蛋。
分析:生鸡蛋的壳内是液状的蛋清,外力作用在蛋壳上旋转时,蛋清由于惯性,继续保持静止状态,则它与蛋壳间存在摩擦阻力作用,使整个蛋只能缓慢转动。而熟鸡蛋内蛋清已凝固成蛋白,外力作用时旋转时,整个蛋就能迅速转动。
6、物体的稳定平衡
实验:选用一只生鸡蛋,在小头一端开个孔并清除干净壳内的蛋清蛋黄。沿小孔滑入一块重物。以蛋壳的大头端为底部,扶好蛋壳。点燃一只蜡烛,滴入烛油,把重物封存在蛋壳底部。烛油大约封存至整个蛋壳高度的四分之一即可。把制好的蛋壳推倒后,蛋壳能自动立起。制成一个“不倒翁”。
分析:在空蛋壳的底端封存的重物和烛油,使整个蛋体的重心移近蛋壳的底部,重心起低,稳定性越好。当蛋壳倾斜,偏离平衡位置时,使蛋体的重心升高。因为蛋壳底端是球形的,在蛋体的自身重力作用下,蛋体又恢复到原来的平衡位置上。
7、分子运动现象
实验:外壳完好的蛋,埋入食盐中腌制一段时间,可以制成一只咸蛋。虽然蛋壳仍然完好,但连内部的蛋黄都变咸了。
分析:因为物质的分子间存在间隙,而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所以食盐分子扩散到蛋黄中,使蛋黄也变咸。
8、刚出锅的鸡蛋为什么不烫手?
刚从开水里取出的熟鸡蛋,你用手去拿,为什么不觉得烫手?
这是因为,刚从开水里拿出来的鸡蛋表面还沾着水,水分的蒸发使蛋壳温度降低,因此手并不感到很烫。不过,这只是很短的一会儿,鸡蛋表面的水分完全蒸发以后,鸡蛋就会烫手了。
蒸发是降低温度的好办法。当室温比人体的温度高的时侯,人体向外散热主要足依靠蒸发的办法。人体每小时可以分泌l升以上的汗液,带走的热量大约是580千卡。也就是说可以使58公斤的水温度下降10摄氏度。所以一个人即使在面包炉里,只要不被直接烫伤也是能待一个短时间的。人体对周围温度的感受和空气的涅度关系很大。冬天虽然屋子里的温度在25摄氏度,脱了衣服仍然感到很冷,这是由子冬天屋子里的空气十分干燥,身上的汗水蒸发的快。而夏天空气潮湿,蒸发过程缓慢,所以不觉得冷。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7.1《电能的产生》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5《家庭用电》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5《家庭用电》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2《电流做功的快慢》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2《欧姆定律》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4《电阻的串联和并联正》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7.1《电能的产生》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3《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3《“伏安法”测量电阻》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7.1《电能的产生》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3《电动机为什么会转动》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2《电流的磁场》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2《让电灯发光》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单元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2《欧姆定律》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2《欧姆定律》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3.2《让电灯发光》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5《家庭用电》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2《欧姆定律》WORD教案9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2《电流的磁场》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6.2《电流的磁场》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4.5《家庭用电》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7.1《电能的产生》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六章《从指南针到磁悬浮列车》单元教案2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15.1《电流做功与哪些因素有关》WORD教案7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