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社会,要成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有一定真才实学的人才,就必须具备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培养创造性思维乃是学校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下面谈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教学探索。
一、教师创造性的思想和能力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基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沙塔洛夫指出:“教师的创造性是学生创造性的源泉。”学生思维能力的强弱与教师创造性教学的水平直接联系,互为反馈,如果教师拘泥于“—支粉笔一本书,口讲不足手势补。”的照本宣科教学方式,就会扼杀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健康发展,使学生的创造性失去生命力,因此,教师必须更新教学观念,探索创造性教学的新模式。以实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的。
1.教师要转变传统教学思想观念
教学工作是受教学思想所制约的,创造性的教学思想是工作的指南。在我国长期以来。—直采用灌输式教育模式,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未能把能力教育渗透在知织传授之今。因此便形成了从理论到理论、放书本到书本,按部就班循序渐进,老师循循诱导。学生亦步亦趋;重视照文理解,轻视怀疑求新;重视逻辑推理,轻视发散求异;重概念内涵、轻形象直观,重知识积累、轻能力培养;重师道尊严,轻学生心理感受。培养出来的学生高分低能,唯书,唯上,唯名人。概念推理能力强,动手实践能力弱,缺乏求异求新和求实的创造思维。要克服这些现象,关键在于教师的思想观念。首先在教育思想上要摒弃传授知识为主的观念,树立培养能力为主的思想,把培养能力增长才干作为教育的根本目的,为培养能力而传授知识。第二、无论在课堂设计上、内容选择上,还是在教学重点上、教学方法上和成绩考核上都要体现以培养能力为主的思想,第二、教学过程应着重体现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发散思维能力,综合能力以及灵活运用方法能力的培养的教学思想。讲课时,应给学生自由联想的时间允分发表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求新求异和求索的精神。
2.教师应精心设计创造性的教案
在物理教材中,科学的物理概念中定理、定律,是通过前人大量的科学实验总结得出的。中学物理教材提供了丰富的创造性教学内容,所以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潜能。灵活地运用各种教法,创造性地组织教材、使静态教材内容变为具有探究性的研究问题,诱发学生探索、启发学生探求物理的力法和思维,使学生成为探索学习过程的“主人”。例如:设计自由落体运动的教案时,可以一反物理摄念──原理──规律的教学常规,采用先引导学生实验(1)石块和纸片同高同时释放下落。(2)小纸片和大纸片同高同时释放下落。(3)小纸团和石块同高同时释放下落。(4)提出问题思考,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对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使学生带着疑问观察教师做的牛顿管自由落体实验,并利用快速摄录方法记录下落过程,然后,利用慢镜重放使学生看清:铁块和羽毛同时下落的过程,最后让学生自己去总结物理概念,规律,教师则指导学习重点、关键和学习方法。通过实验求索导学,启发学生自己去思考、推理、判断、总结,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3.教师要精心设计发散型的物理问题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真正学校是—个积极思考的王国”。教学过程是—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变化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精心构建—系列的符合学生认知心理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深入的发散型物理问题。引导学生的思维活动向纵深发展,向多角度多例面发展,在课余作业布置上教师应着重设计具有发散性、创造性的思考练习题。教师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大胆怀疑探奇索引,寻根问底从而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4.教师应精心组织科技小组活动
科技小组活动既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又可以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我们在科技小组动中,组织学生进行电路安装、维修、收音机、电报机模型的组装、物理仪器的制作、无线电遥控小小的组装、物理实验的改进以及最新科技讲座,组织学生观看最新科技影片等等。通过科技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开阔学生知识视野让学生从中寻觅和探索物理的奥秘。
二、有效的思维激发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健
创造性思维乃是多种思维形式高度结合的结果。它的主要思维形式有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发散思维又称为辐射思维,就是从一个目标或思维起点出发,沿着不同方向,顺应各个角度,提出各种设想,寻找各种途径解决具体问题的思维方法,它具有三种特性,即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而集中思维则是对发散思维提出的各种可能性进行比较并集中到某一可能性上。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本人做法如下:
1.类比启发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
类比启发是根据两个不同对象的部分属性相以进而比较启发。通过类比启发可以借助已知的熟悉对象达到对未知生疏对象的某种理解和启发,起到由此及彼,触发联想使对陌生的知识很抉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作用。思维的流畅性是指导学生善于分析联想,思路开阔,能对问题流畅地作出思维反应;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对新知识进行恰当的类比,抓住知识系统中同类要素的联系,实现知识的顺利迁移,从而获得扎实牢固的新知识和技能,潜移默化地使学生的思维达到流畅性。在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知识本身的结构规律通过类比迁移,把所学的知识由点变线,由线变面,形成知识网络,例如:讲授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和电场力做功时,可对应重力势能、高度、高度差和重力做功比较找出知识相似性的特点。使学生在知识似曾相识中豁然开朗,从而培养学生思维流畅性。
2.一题多解多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活动具有较高的灵活程度,能善于沿着不同角度,顺着不同方向,选择不同方法,对同—问题从多方位、多层次、多侧面的认识。在教学中教师应自始至终。持之以恒地引导学生不拘泥于狭隘的解题思路,突破单—的思维模式,诱导他们转换角度多方思考,探索多种解题方法进行—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3.鼓励求异,培养异思维的独创性
求异探索是—种富有创见性的辨异思维。它能够揭示客观的本质特性和内在联系,创造出新颖的思维成果。思维独创性指敢于超越传统习惯的束缚,摆脱原有知识范围的羁绊和思维定势禁锢,善于把头脑中已有的知识信息重新组合,产生具有进步意义的新设想和新发现,教学中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敢于突破陈规,提出大胆设想和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辟蹊径,探寻到具有创新意识的妙法,达到培养思维独创性的目的,例如:学生学习“磁场和磁感线”—节时,对磁感线概念的理解有疑难,为此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实验:让学生在一块玻璃板上均匀地撒一些铁屑,然后把玻璃板放在条形磁体上,轻敲玻璃板,观察铁屑的分布有什么变化,随后教师根据实验内容设计下列问题让学生课堂分组研讨:(1)磁感线是真实的还是假想的曲线?(2)任意二条磁感线能否相交?为什么?(3)用磁感线来描述磁场强弱和方向的优越性在哪里?上述问题引起同学们思考探索再实验观察思考,各抒己见从而获得真知。通过争辨开发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独立创造。
三、培养实验能力是提高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中学物理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实验的能力、科学的思维、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在中学物理实验的教学过程中应使学生在科学实验的基本方法上有一个实在的感受,从而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造性,并受到科学方法的教育。下面谈谈培养学生实验能力的有效途径。
1.在实验设计中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物理学家在探索物理世界奥秘中创造性地运用科学的实验发现了一个又一个的物理规律,他们不仅留给我们丰富的实验成果,更为重要的在于实验本身精巧的设计,独到的方法,深刻的分析以及科学的原理。教师在实验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通过掌握的物理原理去设计实验方案。例如:用单摆测量本地重力加速度G,要求学生围绕实验目的和要求,在已学知识范围内,设计多种实验方案,如绳子的长短粗细、摆球的大小,实心和空心铁球、胶球、木球等。在各种方案实验中比较出最佳的方案,从而达到培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2.在实验过程和实验分析中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
实验不应只是为了得出规律结果,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研究物理规律过程的探索精神和研究方法。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指导学生实验过程的科学操作和严格的实验步骤,以此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实验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分析实验数据的真实性,教会学生分析误差以及减少误差的方法,通过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训练达到培养学生严谨科学思维目的。
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可使学生“学会”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会学”从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达到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
2015淮安市高一物理下册期末调研试题
高一物理下册同步检测练习题(有参考答案)
下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卷2015
2015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测试卷
春学期肇庆市高一物理期末试题2015
2015河北故城县高一物理期末考试卷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2015
2015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
高一上物理期末试题2015
扬州中学第二学期第一阶段考试高一物理试卷
秋季学期高一物理上期末试题2015
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题2015
2015高一物理期末试题
2015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考试卷
2015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试卷
高一物理速度同步练习
2015邢台二中高一物理下期末试卷
2015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试卷
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试卷2015
2015天津一中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考试试题
2015春季学期高一物理期末试题
2015高一物理弹力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2015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2015吉林一中高一上学期物理期末试卷
2015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试题
邯郸馆陶县高一物理下期末考卷2015
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试题2015
高一物理试题及答案 力的合成检测
2015福建高一物理上册期末检测试题
高一上册物理期末考试题2015
不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