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是教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复习能使学生系统整理、巩固深化物理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物理基本技能,同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对于初三的总复习来说更加至关重要,可是在复习时我们往往特别关注学生的因素,却往往忽略教师的复习指导能力因素。下面,我就自身的实践与认识,谈一谈对教师指导初三复习时应注意的问题。
一、创设理解、鼓励、宽松的环境
有一次,孔子的学生颜渊乘船经过险恶的深渊,浪花湍急,好像水在打旋。他见船夫操桨执舵十分自如,就问船夫这样高的技艺是不是平常人都能学会。船夫说:“可以。若是会游泳的人只要学上几次,若是会潜水的人,纵然他以前没见过船的模样,上的船来也能操纵。”这是怎么回事呢?颜渊就去请教孔子。孔子答道:“那会游泳的人,便忘了水会淹死人;那会潜水的人,更是视深渊为平地。没有了心理负担,自然学的快。”
孔颜对话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就是在教学中,应当创设一种宽松的环境,使学生的智慧和才能从容的发挥,当然就会发挥的更好,这就要求老师给学生以更多的理解和鼓励。
马斯洛把人的动机由低到高分以下几级: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自尊需要、关心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罗杰斯认为人在本性上最具有自我实现的潜能,当其它需要得以满足时,他就趋向于自我实现、充分发展个性。因此,尊重学生不仅仅是师德问题,而且还可积极利用这一点促进我们的教学。不光在学生取得成绩时要肯定的予以表扬,还要在平时予以创造性的推广到激励和激发学生的潜力上来。
我国著名的数学家陈景润在校学习时,曾一度的出现过松懈,他的数学老师在班上非常郑重的说:“我看能理解‘歌德巴赫猜想’的人就在我们班。”说话时老师的目光紧紧的注视着陈景润。陈景润马上领悟到:“看来那就是我了。”从此他的数学一天比一天好起来。这样的学习氛围,宽松活泼、理解鼓励的气氛,对学生无疑是一种更为有力的激励,它驱动的是学生内在的动力。在物理复习中,学生有的知识点毕竟有些遗忘,如果这时老师再紧紧逼问或通过较难的习题来训练,学生的思维处于禁锢状态无法正常发散,所以,将起到相反的效果。
二、提高自身素质保证学生复习质量
教师是教育活动的指导者,对学生的复习起着积极的决定性作用,无论是复习教学观念的更新,还是复习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复习方法的改革与取舍,都将取决于教师的素质。教师不会做的事,很难让学生会做,教师不具备的品质,也很难在学生身上培养出来;没有高素质的指导教师,就培养不出高质量复习效果的学生。
因此: 第一,教师必须有敬业、乐业、勤业的精神。教师作为学生的楷模,其敬业、勤业、乐业的精神对激励学生奋发学习、积极探索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第二,教师应具有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要能够整体把握物理学的理论体系结构,能居高临下地分析和处理复习教材。第三,教师必须掌握系统的科学方法论知识,只有这样,才能以科学方法论为指导,精心地设计和控制复习过程。 第四,教师应具备较高的教学艺术水平。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复习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掌握知识层次等居高临下地处理复习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此外,还要求教师要视野开阔、见多识广,逐步培养自身的创造思维和创造能力,成为“全能型”、“开拓型”、“创造型”的教师。
三、处理好复习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学生为主
学生是知识复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在复习教学中不能以教师的教代替学生的复习,因怕学生复习不好而包办学生的一切,应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1.让学生整理概括知识,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结构
总复习中要指导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梳理,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例如,复习“光学”时,可以从简单的光现象出发,让学生准确理解光源、法线、入射角、反射角、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凸透镜、凹透镜、主光轴、焦点、焦距、实像、虚像等一般概念,准确掌握光的反射规律和折射规律,然后通过光的成像规律实验,使学生明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包括它们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最后让学生列表整理。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光学”的相关概念与规律,形成光学初步知识网络。
2.让学生自己寻找知识点的规律,加强规律的理解和掌握
在总复习中可以经常引导学生对一般规律性的东西进行概括,从而提高他们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的能力。例如,复习“压力和重力”时,在复习了压力、重力等一般概念后,学生容易将两个概念混淆,可以从下面四个方面引导学生分析、总结,使学生准确地把握住这两个概念在本质上的区别。
(1)产生原因不同: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物体互相挤压而产生的;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产生的
(2)施力者不同:压力的施力者是与受力表面相互挤压的物体;重力的施力者是地球。
(3)作用点不同:压力作用在受力表面;重力作用在物体的重心。
(4)方向不同:压力的方向垂直于受力表面;重力的方向垂直向下。
另外,压力产生的效果不仅跟压力的大小有关而且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此外,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的知识可以象上面那样概括总结,象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的规律、功率和机械效率之间的区别、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区别、浮力和重力,液体压强和固体压强的区别与联系等。
3.让学生自己剖析错误,认清错误根源
无论教师怎样防范,学生在学习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这时,教师往往不厌其烦的去对学生进行讲解,其实,如果将错误交给学生自己去剖析,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学实践表明:引导学生自己剖析错误往往比教师正面讲解印象深刻,所以在复习中可以采用“反例”教学,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辨析错误。例如:质量为7.8千克的正方体铁块静止地放置在面积为0.5米2的水平桌面上,对水平桌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少?(ρ铁=7.8×103千克/米3)
错解:∵F=G=mg
=7.8千克×9.8牛/千克
=76.44牛
∴
分析:上述解答貌似有理,其实是错误的。错误的原因是:学生由于受已知的桌面面积因素的干扰,而忽视了铁块底面积这一隐蔽性因素的缘故。
正解:
此时我们可以不忙于直接告诉学生答案,而要求学生辨别错误并说明出错的原因(在于没有正确理解P=F/S公式中S的物理含义)。通过这样的辨析训练,能使学生全面准确地理解掌握物理概念、定律,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刻性。
听觉上的幻象
多普勒现象
昆虫的鸣叫声是怎样发出的?
假爆裂
一件幸运的事
空气传声科学探究“三步曲”
巧用塑料瓶做实验
自行车中的物理
鱼类的听觉
声音和枪弹
人体与物理
人的发声
听不见的声音
超声和次声对话
用声音的速度走路
最慢的谈话
声在日常生活中的利用
混响
分贝
自来水管涉及的物理知识
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噪声的利用
什么人每天可以收到两天的日报
磁带录音原理
谁先听到歌声?
曲调和音程
声音的怪事
超声波
小人国居民的声音和格列佛的声音
从海底来的回声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