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物理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剖析
目的:研究凸透镜成像具有什么特点?
猜想:根据问题回答,加上“可能”二字。
器材:光具座(相当于白纸、直尺、固定座)、蜡烛、火柴、凸透镜、光屏。
主要过程: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安装在光具座上,调整三者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中点处,移动蜡烛到较远处,通过移动光屏承接到像,记下物距和像距;再移近蜡烛,移动光屏承接到像。多实验几次,记下数据。
结论:物体在凸透镜2倍焦距外,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物体在凸透镜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体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用光路图理解,特别三条特殊光线的应用)
质疑:1.凸透镜的焦距和光具座的长度有何要求?答:在10cm—20cm之间,大于40cm。
2.实验中有时光屏无法找到像,有那些原因?答:其一,选用的凸透镜的焦距太大(或光具座的长度相对太小,)无法接到像;其二,蜡烛焰心、凸透镜中心和光屏中心三者不在同一高度上;其三,蜡烛和光屏放在了凸透镜的同一侧;其四,蜡烛放在焦点上或焦点以内。(4点)
3.实像的特点和成因?答:能用光屏承接,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6《惠更斯原理》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4《单摆》PPT课件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5《多普勒效应》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4《单摆》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1《功和内能》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4《单摆》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1《功和内能》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3《热力学第一定律》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PPT课件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5《多普勒效应》PPT课件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PPT课件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4《单摆》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3《热力学第一定律》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2《热和内能》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5《多普勒效应》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