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耳欲聋:指声音的响度大。
·引吭高歌:指声音的响度大。
·低声细语:指声音的响度小。
·悦耳动听:指声音的音调好。
·掩耳盗铃: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声音。
·余音未止:其中的原因是虽然停止敲击物体,但物体依然还在振动,还在产生声音。
·弦外之音:确实存超出人的听觉频率范围的声音,如超声、次声,我们根本听不到。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可以传播声音。
·长啸一声,山鸣谷应。人在崇山峻岭中大喊一声,声音通过多次反射,可以形成回声,经久不息,似乎山在狂呼,谷在回音。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声音遇到物体会反射回来形成回声。
·闻其声知其人。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根据声音的音色就能分辨出熟悉的人。
·但闻其声,不见其人。声波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当波长大于障碍物的尺寸时,声波可以绕过障碍物,并且固体还可以传声,因此能听见声音;而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视线极易被障碍物挡住,故看不见人。
·开水不响,响水不开。烧开水时,壶底的水吸热,汽化形成气泡。水没烧开时,这些气泡由底部上升,遇到上层温度较低的水,气泡内部的水蒸气又会液化成水,气泡体积逐渐缩小至消失。气泡的一涨一缩,激起水的振动,从而发出响声。水开时,壶底的水与上层的水的温度相等,气泡上升过程中不断有水蒸气产生,体积变大,到水面后破裂,振动较小,故“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从中我们可以获知,钟声通过空气传到客船,根据声音的音色辨别出传来的是钟声。
·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的“高”指的是声音的音调高。不过天宫里人不会听到你说话的声音,因为真空不能传声。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从“问姓”中想起初见的“旧容”,可见声音中有一种特征让诗人唤起了十年前的记忆,这种特征是音色。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表明声音可以在空气和水中传播。
2007年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初中升学考试综合试题(物理部分)
广东省汕头市金园实验中学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第二卷)
2007年吉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化学合卷(物理部分)
2007年重庆市初中毕业生学业暨高中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07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物理部分)
2007年吉林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化学合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7年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江苏省南通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江苏省常州市初中毕业、升学统一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江苏省无锡市初中毕业高级中学等学学招生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
2007年贵州省贵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试卷(物理部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江西省南昌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湖北省黄石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2007年江苏省徐州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理化试卷(物理部分)
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吉林省长春市中考考试物理、化学试题(物理部分)参考答案
2007年江苏省镇江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07年湖北省咸宁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
2007年江苏省南京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河南省高级中等学校招生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
2006年各地中考物理试题精选九(无锡市)参考答案
2007年江苏省淮安市初中毕业暨中等学校招生文化统一考试物理试题
2007年甘肃省兰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物理考试试卷
2007年湖南省株洲市初中毕业学业考试物理试卷
2007年江西省基础教育课改实验区中等学校招生考试物理试卷参考答案及评分意见
2007年湖北省宜昌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物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