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题,每题4分,共40分)
1.某中学进行大扫除,同学们都忙得热火朝天,满头大汗,其中并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
A.小玉用力把水桶提起 B.小园端着水盆走进教室
C.小浩用抹布擦玻璃 D.小华把凳子倒放在课桌上
2.在如图所示的四种情境中,人对物体做功的是( )
A.提着水桶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 B.扛着米袋慢慢爬上楼梯
C.用力推汽车,汽车没动 D.举着杠铃原地不动
3.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1、F2、F3使同一物体分别沿着水平面、斜面和竖直方向移动相同的距离s,拉力F1、F2、F3所做的功分别是W1、W2、W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W1>W2>W3B.W1<W2<W3C.W1=W2<W3D.W1=W2=W3
4.如图所示,拉力F=80N,物体重力G=120N,不计摩擦和绳重。若将物体匀速提高1m,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拉力做的有用功为80J B.动滑轮的重力为40N
C.拉力做的总功为160J D.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5%
5.林雨同学将掉落在地面的课本捡起来放在课桌上,他对课本所做的功最接近于( )
A.0.02 J B.0.2 J C.2 J D.20 J
6.用动滑轮把一个物体匀速拉起,不计摩擦,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动滑轮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B.提起物体的质量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C.提起物体的速度越大,机械效率越高
D.物体被提起得越高,机械效率越高
7.用同一水平力F拉一个物体先后沿光滑水平面和粗糙水平面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距离都为s,运动的时间分别为t1和t2(t1<t2).若物体沿光滑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若物体沿粗糙水平面运动时,拉力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那么( )
A.W1=W2,P1>P2B.W1>W2,P1=P2
C.W1<W2,P1<P2D.W1=W2,P1<P2
8.我国研制成功的超音速反舰导弹,因为速度极快,故很难拦截。导弹发射后若敌舰侥幸将其拦截击中,但导弹的残骸仍能以极高的速度横扫敌舰,给其重创。高速飞行导弹残骸能有这么大的威力是因为它们具有( )
A.较大的动能 B.较大的势能 C.较大的质量 D.较大的密度
9.下列事例中,具有弹性势能的是( )
A.弓开如满月 B.箭去似流星 C.云来云又往 D.蜻蜓立竿头
10.撑杆跳高运动员由撑起到越过横杆的过程中有关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忽略空气阻力)( )
A.撑杆的弹性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B.人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
C.撑杆的弹性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D.人的机械能先增大后减小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空1分,共11分)
11.庆“六一”趣味运动会中,小敏和小王分别把图甲中三个质量均为1千克、边长为30厘米的质量均匀的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按图乙堆叠起来。小敏和小王叠起这堆正方体泡沫塑料块,每人至少要做功______J,比赛中小敏快于小王完成堆叠,则堆叠过程中小敏做功的功率(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小王。
12.如图所示的是四川大凉山深处彝寨同学攀登木制云梯上学的情景,在攀登上升过程中,他们的重力势能会(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13.跳伞运动员跳出飞机舱门后,打开降落伞匀速下降。这一过程中他们的动能,机械能(选填“增大” “ 减小”或“不变”)。
14.很多名山风景区了方便游客到达都把上山的公路修成盘山公路,如图所示,之所以要把上山的公路修成这般模样,是因为盘山公路相当于简单机械中的_____,使用它可以_____。
15.如图所示,质量为50kg的物体A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用两个滑轮按图连接,当水平拉力F为120N时,物体A恰能匀速前进,若物体A前进0.5m所用的时间为10s(绳和滑轮的质量及它们之间的摩擦都不计)。则物体A受到的重力为N,拉力F做功的功率为W(g取10N/kg)。
16.跳板是朝鲜族群众喜爱的一种娱乐活动,如图所示。若支点在跳板的中央,当质量均为60kg 的两名运动员同时从 1.5m 高处由静止下落到跳板的同一端时,静立于跳板另一端的质量为50kg 的一名女运动员会向上弹起3m高。若不计空气阻力,则额外功为_____J。跳板的机械效率为_____(g取10 N/kg)。
三、简答题(6分)
17.如图是宿迁晚报刊登的《“拾金”不昧》的漫画。
(1)此漫画中包含一些物理知识,请你说出其中与能量有关的两点:
①
②
(2)从物理学角度说说这种不文明行为的危害?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2分)
18.在湛江港码头,小华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车上,联想到上物理课时老师讲过的知识,小华想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小华提出了以下的猜想:
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
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
小华同学为了证实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于是他用同一块木板组成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实验探究,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 次数 | 斜面倾角θ | 物块重量G/N | 斜面高度h/m | 沿斜面拉力F/N | 斜面长 S/m | 有用功 W有/J | 总 功 W总/J | 斜面的机械效率 |
① | 300 | 5.0 | 0.6 | 4.2 | 1.2 | 3.0 | 5.0 | |
② | 300 | 3.0 | 0.6 | 2.5 | 1.2 | 1.8 | 60% | |
③ | 450 | 3.0 | 0.8 | 2.8 | 1.2 | 2.4 | 3.4 | 71% |
(1)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________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_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
(2)根据表格中数据,第①次实验斜面的机械效率为_______%,第②次实验中总功为______J。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数据,可验证小华的猜想_________(填写字母);通过对比实验②、③数据,可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
(4)此实验主要用到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
(5)除了小华的猜想以外,请你猜想斜面的机械效率还可能与______(写出一个)有关。
19.小明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速度有关.因此他设计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
A.让同一辆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甲所示)。
B.让不同质量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开始下滑,与放在水平面上的木块相碰。比较木块在水平面上移动的距离(如图乙所示)。
上述两种实验方案中:
(1)A方案是为了探究动能大小与关系,若木块被撞后移动的距离越远.说明小车对木块的推力越多,小车撞击木块时的动能。
(2)小明想用B方案探究动能大小与质量的关系.该方案是否合理?。理由是。
20.小明和小亮在学校的乒乓球台上玩弹玻璃球的游戏,一不小心玻璃球就会滚到台下,他们注意到,球的落地点时远时近.那么,玻璃球的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会和哪些因素有关呢?小明猜想:
A.小球的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可能与球台的高度有关;
B.小球的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可能与球的速度有关.
(1)根据生活经验,你还能帮助小明提出的猜想是:小球的落地点到球台的水平距离可能还与有关。
(2)小明想按照图中所示,用玻璃球、高度可调的桌子和斜面等完成实验,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实验完成后得到表1、表2两组数据:
实验中让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表2 数据可验证猜想(填猜想的序号)。分析表1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
(3)请你另举一个生活中见过的与此现象类似的例子:。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21分)
21.如图所示,物体A是正方体铁块,边长是20cm。当水平拉力F=80N时,物体A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ρ铁=7.8×103 kg/m3,物体A运动时受到地面的阻力是物重的0.3倍。试求:(g取10 N/kg)
(1)物体A的质量;
(2)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2.为了节能环保,王老师骑电动自行车上班,下表是他的电动自行车的有关数据:
电动自行车自身质量m/kg | 行驶时电源的输出功率P/W | 工作电压U/V | 行驶时的最大速度v/km/h | 行驶时受到的平均阻力f/N |
40 | 125 | 36 | 20 | 20 |
王老师以5m/s的速度匀速从学校回到家,用了20分钟,求:
(1)学校到王老师家的路程和电动自行车牵引力所做的功;
(2)电动自行车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效率;
(3)目前,我国电动自行车的拥有量已超过1.2亿辆,它给我们出行带来便捷的同时,也导致交通事故颁发,针对这一现象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
球顶形扬声器基本知识
运载火箭
晶闸管的选用经验
响尾蛇导弹
人是被电人是被“电”吸住了吗
物理教学设计——功率
在下班之后学会将压力“隔离”
地球中心为什么很热?
大自然的利剑——雷电
轮椅上的物理学家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如果地球停止不转
力学参照物所蕴含的物理思想
地磁场奥秘
从光的干涉现象谈光的本性
2012高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参考答案
“超光速飞行”粒子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重力教案
湿布抹冰箱的冰格会被粘?
人造卫星的发射轨道
生活中的物理学
科学史一些不可思议错误
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电冰箱原理
用锯条研究音调、小孔成像的像和凸透镜成的实像
余震发生的原因
原子论的创始人
地震基本知识
雷雨中物理知识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