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教学内容分析 | |||||||||||||||||||||||||||||||||||||
本节课选自九年级第十三章第四节的教材内容,学习本章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三个力和力的示意图等知识点,为本章的学习做了知识上的准备。本节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实用性,杠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它源于生活,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这一理念。二是探究性,杠杆平衡条件要求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得出F1×L1=F2×L2这一结论。三是基础性,这一节是学习滑轮和其他机械以及机械效率的重要基础。 | |||||||||||||||||||||||||||||||||||||
依据标准 | |||||||||||||||||||||||||||||||||||||
课程标准: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2.认识杠杆和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3.能从常见工具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 |||||||||||||||||||||||||||||||||||||
本节(课)教学目标 | |||||||||||||||||||||||||||||||||||||
●知识技能目标: 1.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2.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3.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过程能力目标: 1.经历绘制杠杆示意图的过程,体会科学抽象的方法; 2.观察和操作杠杆,体会杠杆的作用,学生形成的观察力、抽象概括力。 3.通过实验探究,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掌握初步的科学探究方法。 ●情感态度目标: 1.关心生活、生产、自然现象中杠杆的使用,体验科学源自生活,提高对生活的关注和对科学的学习兴趣; 2.乐于在周围生活中发现和分析各种杠杆,具有利用杠杆方便自己工作的意识。 | |||||||||||||||||||||||||||||||||||||
学习者特征分析 | |||||||||||||||||||||||||||||||||||||
一般特征: 学生对杠杆这种简单机械的感性认识比较丰富,特别是对使用杠杆能省力有比较丰富的体验(但认识上有误区)。因此,将本节从认识杠杆这一熟悉的简单机械着手,来改观学生的感性体验,到杠杆平衡条件的探索学习,来深刻认识杠杆知识内涵,再到杠杆应用的理解,将知识内化,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熟悉到陌生的一个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 能初步描述实验数据或有关信息,并对收集的信息进行简单比较。 | |||||||||||||||||||||||||||||||||||||
知识点、学习目标描述 | |||||||||||||||||||||||||||||||||||||
知识点编 号 | 学习 目标 | 具 体 描 述 语 句 | |||||||||||||||||||||||||||||||||||
1 | 了解 | 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及其杠杆的应用。 | |||||||||||||||||||||||||||||||||||
2 | 认识 | 认识杠杆。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 |||||||||||||||||||||||||||||||||||
3 | 理解 |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 |||||||||||||||||||||||||||||||||||
教学重点和难点 | |||||||||||||||||||||||||||||||||||||
项 目 | 内 容 | 解 决 措 施 | |||||||||||||||||||||||||||||||||||
教学重点 | 杠杆的概念、杠杆的五要素、杠杆的示意图、杠杆的平衡条件 | 应用实验和视频,用生活中的实际例子引出问题;分组并提供多种实验器材让学生充分发挥能动性 | |||||||||||||||||||||||||||||||||||
教学难点 | 力臂的确定及做法 杠杆的平衡条件应用 | 通过教师示范和课堂练习突破本节难点 | |||||||||||||||||||||||||||||||||||
教学环境选择和学生课前准备 | |||||||||||||||||||||||||||||||||||||
多媒体教室 1.每生一张印有配套课堂作业的练习纸;指甲钳、羊角锤、起子、啤酒瓶、剪刀; 2.直尺、橡皮、铁架台、细线、粗细均匀的直杆、钩码、杆秤、秤砣﹝见图﹞ | |||||||||||||||||||||||||||||||||||||
教学媒体(资源)选择 | |||||||||||||||||||||||||||||||||||||
知识点 编 号 | 学习 目标 | 媒体 类型 | 媒体内容要点 | 教学 作用 | 使用 方式 | 所 得 结 论 | 占用 时间 | 媒体 来源 | |||||||||||||||||||||||||||||
1 | 认识 | 图片 | 认识杠杆 | A | G | 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能绕着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 2分钟 | 自制 | |||||||||||||||||||||||||||||
2 | 认识 | 图片 | 认识有关杠杆的几个概念 | C | E | 杠杆五要素 | 4分钟 | 自制 | |||||||||||||||||||||||||||||
3 | 理解 | 实验 | 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 B | B | F1×L1=F2×L2 | 5分钟 | 自制 | |||||||||||||||||||||||||||||
4 | 应用 | 视频 | 塔吊 | E | J | 总结、应用本节知识 | 3分钟 | 影片 剪辑 | |||||||||||||||||||||||||||||
① 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自定义。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 边播放、边议论;I.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J.自定义。 | |||||||||||||||||||||||||||||||||||||
板书设计 | |||||||||||||||||||||||||||||||||||||
§13.4 杠杆 一、概念:一根硬棒在力的作用下如果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做杠杆 二、杠杆五要素: | 三、杠杆平衡条件: F1×L1=F2×L2 | ||||||||||||||||||||||||||||||||||||
关于教学策略选择的阐述 | |||||||||||||||||||||||||||||||||||||
通过“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得出结论→指导实践”的主要教学过程,落实新课程倡导的教育理念:以学生发展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探究式学习”。通过创设实验情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教师通过演示生活实例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唤起选择性知觉,采用现象分析、实验探究、讲授法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同时,注重学生的亲身体验、讨论交流、有效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获取知识的主动性。 | |||||||||||||||||||||||||||||||||||||
课堂教学过程结构设计 | |||||||||||||||||||||||||||||||||||||
教学 环节 | 教师的活动 | 学生的活动 | 教学媒体(资源) | 设计意图、依据 | |||||||||||||||||||||||||||||||||
趣味 游戏 激发 悬念 (3分钟) | 1.主持游戏:老师这里有一个罐头要打开,哪位同学愿意来帮老师把它打开? | 学生参与游戏:直接用手打开罐头 | 实物 | 从活动引入,调动课堂气氛,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引入新课 | |||||||||||||||||||||||||||||||||
2.老师这里可以提供一些工具,这位同学再试着去打开这个罐头瓶,然后告诉同学你的感受。这是为什么呢? | 用铁棒打开罐头 ;用起子打开罐头,其他学生观看后重复 | 实物 | |||||||||||||||||||||||||||||||||||
认识杠杆及其五要素 (5分钟) |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学习杠杆的概念,及杠杆的五要素。 | 阅读课本,认识杠杆 | 教材 | 指导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教会学生分析理解概念的方法。 | |||||||||||||||||||||||||||||||||
2.认识杠杆 ①撬棒、抽水机摇柄发生了怎样的运动?②它们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这样运动? ③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 | ①观察 学生带着问题观察图片,通过小组讨论,回答教师问题系。 | 实物 器材 | 1.使学生认识杠杆,找出杠杆的共同特点。 2.为探究实验中做好知识准备 | ||||||||||||||||||||||||||||||||||
3.生活中有哪些杠杆 | 学生举例回答生活生产中的各式杠杆 | 图片 | 能从常见的工具中和简单机械中识别出杠杆 | ||||||||||||||||||||||||||||||||||
杠杆的五要素﹝教师示范﹞ | 学生画力臂 | 图片 | 让学生掌握力臂的画法,突破难点 | ||||||||||||||||||||||||||||||||||
实验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 (16分钟) | 1. 【提出问题并猜想】 (1)自我展示:大家都看见卖水果要用杆秤来称,哪一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你为什么要这样称? 播放视频:显示商贩使用杆秤过程 | 猜测这说明杆枰要平,要考虑哪些因素? | 视频 动画 | 了解杆秤的作用过程,促使学生做出猜想 | |||||||||||||||||||||||||||||||||
2. 【实验设计指导】 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探究,明确研究对象、恒量、变量 提问:要探究这种杠杆平衡条件除了铁架台、杠杆外,还需要什么器材? | 回忆控制变量法,并回答问题 | 学生动手前,明确实验方法、目的,让学生养成有目的观察的习惯,培养实验探究能力 | |||||||||||||||||||||||||||||||||||
3.【学生设计实验并操作】 老师巡视提问:探究杠杆平衡条件如何做?各组分别把自己的方案讲出来,大家评议是否可行? | 学生分组实验 | 学生分组实验器材 | 学生经历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的过程,尝试选择所需要的器材,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 ||||||||||||||||||||||||||||||||||
4.【交流并得出结论】请有代表性做法的小组上台演示,说出他们观察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
引导:如果我们把表格左边的数据或者右边的数据任意地加减或乘除,看两边的结果会怎样? 5.【评估】实验设计是否有不合理的地方?操作中有没有失误?测量数据和所得结论是否可靠?PPt显示正确结论 | 学生台前演示,交流,总结实验结论 | PPt | 锻炼学生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具有思考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探究方案的意识。 | ||||||||||||||||||||||||||||||||||
知识 应用 (3分钟) | 找出动力和阻力,并画出其力臂。 已知动力臂长10m,阻力臂长3m,吊起500Kg的货物需要多大拉力? |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 视频 |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回归社会的新课程理念。 | |||||||||||||||||||||||||||||||||
教学流程图 |
课外实验 “纸”可以完成的小实验
初中物理真空不能传播声音课外实验
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 室外测平均速度
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纸”可以完成的小实验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实验剖析
物理课外实验—利用针筒抽水法验证阿基米德定律
物理小实验 二种色光的混合
课外实验 巧用矿泉水瓶做物理实验
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 巧用日光灯支架做机械能转化实验
初中物理变压器的简易实验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 用安培计测并联电路中的电流
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 水平方向移动物体所做的功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探究电阻上的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 组成串联电路
趣味物理实验 用不标准天平称出正确质量
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 演示使用滑轮不能省功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 小型内磁式直流电动机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 小磁针的制作
初中物理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课外实验
初中物理课外小实验—光现象
【初中物理实验】:玻璃棒摩擦生电注意问题
物理小实验 声音的反射和吸收
初中化学课外实验 简易电动机的制作
趣味物理实验 简易冷冻的方法
初中物理实验 饮料瓶在物理实验中的妙用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认识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
初中物理用滑动变阻器来调节路端电压实验
初中物理碘的升华和凝华课外实验
初中物理课外实验 制干电池夹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