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物理学中,电阻是表示导体对电流阻碍作用的大小的物理量,那么电阻有哪些类型和作用呢?今天的主要内容是电阻知识点,希望对大家备考有帮助!
知识点
电阻(R):表示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导体如果对电流的阻碍作用越大,那么电阻就越大,而通过导体的电流就越小).
国际单位:欧姆(Ω);常用:兆欧(MΩ),千欧(KΩ);1兆欧=103千欧; 1千欧=103欧.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R与它的U和I无关).
滑动变阻器:
原理:改变电阻线在电路中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
作用: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来改变电路中的电流和电压.
铭牌:如一个滑动变阻器标有"50Ω2A"表示的意义是:最大阻值是5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2A.
正确使用:a,应串联在电路中使用;b,接线要"一上一下";c,通电前应把阻值调至最大的地方.
课后练习
1.某同学使用电压表时,估计待测电路中的电压应选用0~3V的量程,但他误用0~15V的量程来测量。这样做的结果是()
A.指针摆动角度大,会损坏电压表
B.指针摆动角度小,会损坏电压表
C.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比较准确
D.指针摆动角度小,读数不够准确
答案:D
2.有甲、乙、丙、丁四根导线,其中甲、乙、丙三根是铜线,丁是镍铬合金线。甲、乙导线粗细相同,甲比乙短、乙、丙两导线长短一样,乙比丙粗,丙、丁长短粗细相同,则四根导线按其电阻大小排列是()
A.R甲>R乙>R丙>R丁
B.R丁>R丙>R乙>R甲
C.R丙>R乙>R甲>R丁
D.R乙>R丁>R甲>R丙
答案:C
分析:
甲和乙都是铜导线,材料相同,横截面积相同,但乙比甲长,由于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成正比,所以乙的电阻大于甲的电阻.
丙和乙都是铜导线,材料相同,长度相同,但乙比丙粗,即乙的横截面积大,由于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所以乙的电阻小于丙的电阻.
丙和丁的长度、横截面积都相同,但材料不同,由于镍铬合金的电阻率大于铜的电阻率,所以在长度和横截面积都相同的情况下,丙的电阻小于丁的电阻.
由此可得:R丁>R丙>R乙>R甲.
电阻知识点的全部内容就是这些,不知道大家是否学会了呢?大家一定要好好利用最后的时间复习备考,预祝大家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粤教版必修一3.2《研究摩擦力》WORD教案06
粤教版必修一3.4《力的合成与分解》WORD教案04
粤教版必修一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WORD教案04
粤教版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WORD教案09
粤教版必修一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WORD教案04
粤教版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WORD教案01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WORD教案03
粤教版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WORD教案08
粤教版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换》WORD教案07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WORD教案04
粤教版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WORD教案05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WORD教案05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WORD教案03
粤教版必修一1.4《 物体运动的速度》WORD教案05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WORD教案04
粤教版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WORD教案10
粤教版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换》WORD教案02
粤教版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换》WORD教案01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WORD教案05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WORD教案01
粤教版必修一3.2《研究摩擦力》WORD教案10
粤教版必修一2.3《从自由落体到匀变速直线运》WORD教案07
粤教版必修一3.3《力的等效和替换》WORD教案06
粤教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与汽车行驶》WORD教案06
粤教版必修一1.4《 物体运动的速度》WORD教案07
粤教版必修一第二章《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WORD教案01
粤教版必修一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WORD教案05
粤教版必修一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WORD教案07
粤教版必修一3.1《探究形变与弹力的关系》WORD教案05
粤教版必修一2.2《自由落体运动规律》WORD教案08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