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体现了物理学的本质特征,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物理课程标准》将科学探究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目的在于将学生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与积累向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转化,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向主动获取知识转化,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的能力、敢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应该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式,重视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下面就如何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发表一点自己的拙见。
一、把学习权力交还给学生,学生才能主动探究
物理探究属于科学探究的范畴,因此物理探究是有很大难度的。我们常常担心,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让他自主探究,他能行吗?这一顾虑,说到底还是教育观念问题。哪怕是我们认为最差的学生,他本身都具有了不起的学习潜能。忽视学生学习的潜能,把学生当作没有生命的容器,进行知识的灌输,是教育的悲剧。只有相信学生,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把学习的权力交给学生,学生才能主动探究,学生就会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我曾在《探究浮力的大小》一课的教学中作过比较。一个班采取任务驱动的方式开展小组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究,研讨难题,课堂交流,看上去好象有点乱,但学习气氛热烈,课堂充满生机,另一个班则采取传统的讲授法。最后通过测试对比,以生为本的探究学习方法明显好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到探究活动中,通过自己的探究活动来验证结论,领悟物理现象的规律,增强学生参与的勇气,学生才能主动探究。
二、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探究性教学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应尽可能地通过实物、模型、演示实验或电教媒体等来创设问题情景,以唤起学生注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教师要围绕探究的主题进行精心设计,使探究的问题步步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获得新知。物理知识的生动性与丰富性为学生物理探究学习的重要教学资源,恰当地利用这些教学资源,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时,课前先让同学们在网上搜索伽利略的物理实验思想与方法,并了解它的重大意义。课堂上让学生展示课前搜索的成果,发表自己的见解,然后进行实验,这时学生的兴趣十足,特别是几个平时不愿学物理的同学都积极参与进来,在小组探究过程中就会积极的讨论、研究、记录数据、问题答疑。教师对学生的评述在时间上、言行上,要给予学生最大的发挥限度,不流于形式,发现学生的成功点就迅速给予赞扬,发现学生的实验失败就给予极大的鼓励。这样,整个过程也就成了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不仅获得个人成功的愉悦,教师也变得相当轻松,而且也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
三、构建开放型的物理课堂,给学生探究的空间
开放型的课堂是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前提。如果课堂教学是封闭的,学生学习的独立性、思维的发散性、探究的多样性都无法展现,学生自主探究得不到保证。表现欲对于初中学生,有其心理的需要,也有其实际的需要,构建开放型的物理课堂,给学生探究的空间,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表现需要,就会产生学习积极性。开放课堂让学生根据学习的需要有目的地、主动地、有方向性地进行查阅资料,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探究素材。开放的课堂教师不再包揽课堂的教学过程,而是让学生根据课程的进度和学习的需要,进行自我学习和探究,教师通过适时引导和点拨,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从而产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以便形成强大的教学效应。
四、授以方法,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寻找路径
能力与方法是密切相关的,教师要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就意味着要帮助他们掌握完成某种科学任务的方法。物理学方法是指人们在学习或研究物理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假说、搜集事实、作出解释论证等所遵循的途径和使用的手段,实际上是思维的方法和程序。物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是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经过科学抽象,运用
数学工具,概括总结出实验规律,然后经过实践的检验发展为物理理论。物理学方法是物理学发展的灵魂,是以知识学习到能力发展的桥梁。通常认为有:观察法、实验法、理想化方法、类比方法、假设方法和数学方法六种。教师如果能以物理学方法为线索组织教学过程,实施知识教学与物理学方法教育的良好结合,必然使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也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五、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敢于批判的精神
科学探索不仅是一种智慧的劳作,也是一种精神的探险,单靠聪明的大脑是不够的,还需要不怕困难和失败,敢于向困难挑战的精神。教师应当寻找教学中的一些有争议性的议题进行有目的的探讨,不但扩充了学生的视野,更加重要的是学生的想象力、解析力、洞察力将会得到大大的提高。敢于批判是最基本的科学态度之一,用批判的目光看待事物,往往是发现问题的开始。鼓励学生学会用怀疑的目光看待事物,并非是盲目地要求学生用仅有的知识和能力去批判一切,而是让学生在学会怀疑的过程中培养起一种不盲从潮流的品质。我们可以预测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但绝不能因此而扼杀学生大胆怀疑的权利。或许,学生所具有的这种不甘于接受一切的态度正是他们在今后能发现新生事物的开端。怀疑和批判同时会增强学生的探索欲望,成为学习者勇于探索的不竭动力。
新课程实施的目标中明确指出:学生必须学会学习,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校学习阶段不可能学会所有的知识,教师也不可能预见学生在今后可能会遇到的一切问题。这就要求我们努力培养学生后继学习的能力,获得终身学习的本领。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依据学生的学习特征和心理特征,从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入手,有意识地加大对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力度,一定会取得一定的成效。
针对八年级下册寒假作业物理精选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练习(例文)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2015苏教版
八年级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八年级寒假生活指导答案轻松上初中(物理)
(人教版)2015物理八年级寒假作业答案
针对八年级下册寒假作业练习物理
新八年级寒假作业物理练习
初二年级下物理寒假作业答案推荐
推荐寒假接力棒初二物理寒假练习作业
推荐八年级第二学期物理寒假作业
八年级下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2015(各题型)
初二物理寒假作业练习题15年
物理八年级寒假作业答案2015
2015年版八年级下寒假作业练习
(分享)初二年级物理下册寒假作业答案
物理下学期寒假练习初二年级(附答案人教版)
(必备)初二寒假生活物理指导答案
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寒假训练营)
2015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人教版)
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答案(参考)
第二学期初二年级物理寒假作业练习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学期寒假作业
初二寒假作业物理2015推荐
(范文)寒假作业练习物理八年级下册
2015年版初二年级下册物理寒假作业
寒假作业八年级答案(物理)
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寒假作业推荐
八年级下物理寒假作业答案2015
寒假作业八年级下册物理精选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