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前言
本文对初中物理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并对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进行分析,为提高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提供借鉴。
二、初中物理教学现状分析
目前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到初中物理教学效率,主要表现如下:
首先,教学设备与设施较为落后,由于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教育教学起步阶段,教学内容基础性较强、难度不大,因此学校和教师都认为物理教学只需要简单的教学道具足以[1]。在教学中缺乏先进教学设备与设施,这严重影响到物理教学效果,物理教学中学生只能通过教师单纯语言讲述来了解教学内容,并在教师教条件简陋下进行物理实验,由于缺乏先进的教学设备与设施,使物理教学中难点无法从教师讲述中充分的体现出来,不仅影响到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不利于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提高。
其次,初中物理教学方法单一,使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部分教师在物理教学中没有注重教学方法改善,通常采用填鸭式教学法,物理教学周而复始重复课前提问、讲课、笔记、作业、考试等教学内容,在教学中严重缺乏新鲜元素,不能够满足初中学生好奇、好动心理需求,传统、单一教学方法阻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与创新能力培养,同时也违背了物理教学实践性原则,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第三,初中物理教学是物理教学的初级阶段,虽然教师认为教学内容难度不大,但是对初中学生而言,物理作为一门新的学科,接受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这就是物理教学中的难点。这些难点单纯通过教师讲解,很难使学生理解透彻,严重影响了物理教学的质量。
三、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原则
多媒体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充分结合了物理教学特征,用直观、形象的方式将物理教学中难点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从多角度观察与了解物理教学内容,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效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效率[2]。但是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才能使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应用更加有效,具体原则如下:
1、互补性原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首先要遵循互补性原则,是指要遵循多媒体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内容与教师教学方法互补,利用多媒体教学特点弥补教学内容空洞性与教师教学方法单一化,多媒体技术教学能够通过丰富画面、音效、视觉冲击效果等将教学内容变的生动鲜活,充实了教学内容,同时多媒体技术利用视频、音频等方式进行教学补充了教师教学过程中较为单一教学方法,充分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兴趣。
2、实用性原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要遵循实用性原则,有些学校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初中物理教学中最终目的并不是使多媒体技术充分为教学服务,而是为了体现学校硬件教学能力,盲目跟随信息技术潮流,使多媒体硬件设施缺乏实用性。因此应遵循实用性原则,使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起到良好的辅助教学作用,为教学增添新鲜元素、活化教材,应利用多媒体技术特点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物理教学中难点与实验教学重点,以此提高物理教学效率。
3、适时性原则,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要遵循适时性原则,适时性原则是指多媒体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应用,应根据时机,恰当接入才能使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如果物理教学课中第一时间利用多媒体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展示,将大大减少了学生想象空间,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教师应首先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与想象之后适时的加入多媒体技术,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与丰富,以此增强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效果。
四、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通过视频、音频及动画的形式使物理教学内容具有直观、生动、活泼、形象等特点,充分满足了初中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年龄特征,能够有效的提高初中物理教学效率,其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具体应用如下。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
应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在物理教学中创设情境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对物理教学内容进行了解与掌握,对提高学生物理学习质量尤为重要。例如在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三章物态变化中的第一节《温度》教学中,教师可事先通过网络资源找到有关《温度》教学内容的素材,科学的将其整理制作成理想的情境课件投入到多媒体技术的教学应用中,教师将空气温度的变化及变化现象利用春夏秋冬四季图片进行情境体现,对水温等温度通过视频动画的情境展现,之后用多媒体技术通过图片展示和视频播放使学生通过形象生动的多媒体画面理解温度的定义,及温度的变化与温度的单位等教学内容,之后教师再播放一组温度计使用的视频,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技术学习到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与正确的读数方法[3]。在对课件播放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融入到多媒体画面及视频情境中,使学生想象图片中的情境,由于四季空气温度的变化是学生日常的生活现象及规律,因此学生很容易进入画面情境,在视频播放水温从低到高的变化时,学生从给水加温的视频容易联想到日常生活中烧开水的画面,温度计的使用视频能够使学生进入了量体温等生活情境。因此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是提高物理教学效率的最佳方法之一。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将物理实验教学直观化
多媒体技术具有直观特点,因此应利用多媒体技术这一特点将教学实验直观化,以此增强多媒体技术在物理教学应用的效果。例如在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二章《力学》实验中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技术设计力学实验课件,用图片和视频的方式设计杠杆原理实验图示与动画,学生通过图示与视频中杠杆运动轨迹,充分了解到教学内容中动力、动力臂、阻力与阻力臂的关系,通过直观的视觉与感官效果对杠杆原理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第十章第二节《阿基米德原理》实验教学中由于阿基米德原理实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可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教师利用动画的形式研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了解到物体在液体中的重力以及物体在液体受到的浮力,并将这些变化直观的表现出来,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三)应用多媒体技术将物理教学难点形象化
多媒体技术具有形象化的优点,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形象化特点能够将物理教学中的难点突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例如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浮力》的教学是初中教学的难点,因此可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浮力》教学内容形象化的展现出来,教师设置动画课件,在动画中使一个正方体的物体浸没在水中,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收到水的压力,这时改变正方体在水中的深度,根据教师的指导和多媒体形象的展示,学生充分理解到水的压强与压力之间的关系,理解了浮力、压力与压强的关系。
五、结论
综上所述,多媒体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充分将多媒体技术的特点与物理学科特点完美的结合,使物理教学实验的抽象化更加直观,使物理理论教学中的难点更加形象化,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提高了初中物理教学效率。
三个人挡不住一个人吗
声音是什么 教学设计
关于生命的进化
水下的火山喷发
在手帕上撕出相互垂直的口子
冻鱼巧解冻
在镜子前画画
面粉爆炸
生活中的透镜 教学设计
汽车里的光学知识
测量摆的快慢 教学设计
收音机在晚上为何比在白天收台多
狂暴太阳风
关于安全带的使用
神秘反物质
为何下雪不冷化雪冷
你能折断这根火柴吗
多孔锗材料
古代对浮力的认识和应用
物理学空间
地震仪工作原理
微波的各种妙用
两个拳头放在一起你可以保持不动吗
癌症可以被攻克吗
电能表的电流规格是什么意思
你知道高压静电场可以保鲜鸡蛋吗
如何吹起帽子
显微镜的制作
太阳能发电的原理
欧姆定律 说课设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