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荷间的相互作用: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
自然界只有两种电荷——被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带的电荷是正电荷“+”;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上带的电荷叫做负电荷“-”。
电荷:电荷的多少叫做电荷量,简称电荷,符号是Q。电荷的单位是库仑(C)。
检验物体带电的方法:
①使用验电器。
验电器的构造:金属球、金属杆、金属箔。
验电器的原理:同种电荷相互排斥。
从验电器张角的大小,可以判断所带电荷的多少。但验电器不能检验带电体带的是正电荷还是负电荷。
②利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③利用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3、摩擦起电:用摩擦的方法使物体带电。
在通常情况下,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与核外所有电子总共带的负电荷在数量上相等,整个原子呈中性,也就是原子对外不显带电的性质。
摩擦起电原因:由于不同物质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不同。两个物体相互摩擦时,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弱的物体,要失去电子,因缺少电子而带正电,原子核束缚电子的本领强的物体,要得到电子,因为有了多余电子而带等量的负电。
注意:
①在摩擦起电的过程中只能转移带负电荷的电子;
②摩擦起电的两个物体将带上等量异种电荷;
③由同种物质组成的两物体摩擦不会起电;
④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分开,但电荷总量守恒。
能量转化:机械能-→电能
4、导体和绝缘体: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绝缘体。
常见的导体:金属、石墨、人体、大地、湿润的物体、含杂质的水、酸碱盐的水溶液等。 常见的绝缘体:橡胶、玻璃、塑料、油、陶瓷、纯水、空气等。
导体容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大量的自由电荷(既可能是正电荷也可能是负电荷),它们可以脱离原子核的束缚,而在导体内部自由移动。
绝缘体不容易导电的原因:在绝缘体中电荷几乎都被束缚在原子范围内,不能自由移动。(绝缘体中有电荷,只是电荷不能自由移动)
金属导体容易导电靠的是自由电子;酸碱盐的水溶液容易导电靠的是正负离子。
导体和绝缘体之间并没有绝对的界限,在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一定条件下,绝缘体也可变为导体。绝缘体不能导电但能带电。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电流和电路
2016年高考物理复习运动的合成与分解专题训练(有答案)
物理寒假作业:弹力与弹簧测力计
物理2016山东高考一轮复习提升练习试题(带答案)
2014年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实验题
高考物理计算题解题技巧
初三电流和电路物理寒假作业
高考物理题型分析及答题技巧
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之多项选择题练习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动能定理及其应用专题训练(有答案)
高考物理选择题的解题技巧例析
九年级第十六章物理寒假作业
2014年初三物理寒假作业—填空题
高二物理选修一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知识点总结
2015-2016学年高考物理复习提升试题(带答案)
黑龙江实验中学2016年高三上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题(附答案)
2016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试题(带答案)
2013高考物理答题技巧:如何提高解题能力
高考物理不同题型解题技巧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十六章
2016山东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提升练习题(带答案)
2014年初三物理寒假作业试题:单项选择
高二物理选修一电磁波谱知识点归纳
物理寒假作业:二力平衡
山东师大附中2016级高三物理第二次模拟考试(附答案)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第十五章
九年级物理寒假作业—实验与探究题
初三物理寒假作业第十三章
名师解读高考物理压轴题解题技巧
初三电路物理寒假作业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