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动力最小,力臂应该最大。力臂最大做法:在杠杆上找一点,使这一点到支点的距离最远。
19.压强的受力面积是接触面积,单位是平方米。注意接触面积是一个还是多个,更要注意单位换算。
20.液体压强跟液柱的粗细和形状无关,只跟液体的深度有关。深度是指液面到液体内某一点的距离,不是高度。
固体压强先运用F=G计算压力,再运用P=F/S计算压强,液体压强先运用P=gh计算压强,再运用F=PS计算压力(注意单位,对于柱体则两种方法可以通用)
21.托里拆利实验水银柱的高度差和管子的粗细倾斜等因素无关,只跟当时的大气压有关。
22.浮力和深度无关,只跟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浸没时V排=V物,没有浸没时V排<V物求浮力要首先看物体的状态:若漂浮或悬浮则直接根据F浮=G计算,若有弹簧测力计测可以根据F浮=G-F拉计算,若知道密度和体积则根据F浮=gv计算。
23.有力不一定做功。有力有距离,并且力距离要在同一方向才做功。
24.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不是固定不变的。滑轮组的机械效率除了跟动滑轮的重力有关外,还跟所提升物体的重力有关,物体越重,拉力也越大,机械效率越高,但动滑轮的重力不变。
25.物体匀速水平运动时,动能和势能不一定不变。此时还要考虑物体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例如洒水车,投救灾物资的飞机。
26.机械能守恒时,动能最大,势能最小。可以由容易分析的高度和形变大小先判断势能,再判断动能的变化。
27.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同时增大和减小。只是在不同的变化过程中,引力和斥力的变化快慢不一样,导致最后引力和斥力的大小不一样,最终表现为引力或斥力。
28.分子间引力和大气压力的区别:分子力凡是相互吸引的都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但如果伴随着空气被排出或大气压强的变化则说明是大气压力。例:两块玻璃沾水后合在一起分不开是大气压力,水面上提起玻璃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引力。
29.物体内能增大,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化沸腾);物体内能增加,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物体吸热,内能一定增加;物体吸热温度不一定升高(晶体熔化,液体沸腾);物体温度升高,内能不一定升高(还和物体的质量等因素有关);物体温度升高,不一定是热传递(还可以是做功)。
30.内能和温度有关,机械能和物体机械运动情况有关,它们是两种不同形式的能。物体一定有内能,但不一定有机械能。
31.热量只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离开热传递说热量是没有意义的。热量对应的动词是:吸收或放出。
32.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是固定不变的。比热容越大,吸收相同热量,温度变化量小(用人工湖调节气温);升高相同温度,吸收热量多(用水做冷却剂)。
33.内燃机一个工作循环包括4个冲程,曲轴转动2周,做功1次,有2次能量转化。
34.太阳能电池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并不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5.核能属于一次能源,不可再生能源。
36.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和频率,发声体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和振幅,用力的大小,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音色指声音的特色,是区别不同发声体的,和发声体材料,结构有关。
信息技术与物理课程的整合
当前农村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熔化和凝固单元同步练习题:八年级上册物理
2016九年级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压强和浮力
两个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普遍的误区
2016年高考物理寒假复习三点建议
谈中学物理教师的基本素质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知识点:声音的特性
2016年高二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试题(附答案)
2016年高二物理期末考复习题:电荷守恒定律、库仑定律
物理学习之“乐”
2016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及其应用知识点
2016年初二年级上册物理复习检测《物质的物理属性》
案例撰写格式
人教版初三物理期末知识点复习:直线运动公式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复习要点:时间和长度的测量
物理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电场知识归纳及例题讲解
与水类比学物理
2015-2016高考物理一轮备考要点及技巧
物理高二期末考试必背知识点: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2016高考一轮备考物理五种创新复习方法
高二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2015—2016)
2016年高考理综物理第一轮复习:紧跟老师复习进度
学会正确使用电压表
初二年级上册物理复习练习:第七单元
2016年高二物理期末必背知识点:电荷、库仑定律
精选初二上册物理同步练习题:声音的特性
人教版初二上册物理汽化和液化随堂检测题
物理2016高考第一轮复习专题强化提升检测(带答案)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十大策略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