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质量的概念
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物理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称为质量,用字母m表示。从字面上看,“质量”中的“质”指的是物质,“量”即数量、多少,合起来就是指物质的多少。如桌子、凳子是物体,它们都是由木头构成的,木头是物质。桌子含有的木头比凳子多,所以桌子的质量比凳子大。
【例1】天平的每个砝码都有一定的质量,它们的质量在下述情况中会发生变化的是( )
A.用摄子取放砝码
B.气温升高
C.掉在干净的水泥地板上砸了一下
D.生锈了
【解析】题目考察质量的定义。质量是指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从这个定义可以看出,只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能影响质量的大小,其它因素如形状、位置、状态、温度等不能影响。砝码掉在干净的水泥地板上,可能会引起形状的变化,不影响质量。砝码生锈表明有新的物质生成,质量要改变。
【答案】D
二、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是:kg。常用的质量单位还有吨(t)、克(g)、毫克(mg)。它们的换算关系是:1t=103kg 1kg=103g 1g=103mg
四个国际单位中,从大到小依次为吨、千克、克、毫克,相邻两个单位前面的是后面的103倍,后面的是前面的10-3倍。进行单位换算时,最好运用科学记数法,但如果数学上这部分学的不好,就不要用了,免得增加犯错误的机会。
【例2】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3×105kg=t=mg;
【解析】先把三个单位从大到小排序,t大kg小,且二者相邻,所以把kg换算成t时直接乘以10-3;要换算成mg,建议不要从t接着进行,而是还从kg开始换算,这样能避免因中间换算出现错误而导致最后结果错误。kg、mg中间隔着g,所以要乘以106。
【答案】3×102;3×1011
三、估测物体的质量
要估测物体的质量,就需要大家对质量的单位建立感性认识,方法是结合日常生活中物体的质量去感受1kg、1g等有多大。这里需要知道日常生活中质量的单位常用公斤、斤、两,它们不是法定计量单位,但知道它们与千克的关系有利于对质量国际单位的估算。1千克=1公斤=2斤,1斤=10两。如用磅秤称你的体重是100斤,合50kg;跟妈妈去菜市场买一只公鸡有4斤,合2kg;一只苹果有4两,合0.2kg或200g等。记住下列物体的质量:一头大象约5t;一名中学生约50kg;一枚一元硬币约6g;一张邮票约50mg
【例3】下列物体中质量约为2kg的是( )
A.两个鸡蛋 B.一只老母鸡 C.一头大绵羊 D.一张课桌
【解析】一个鸡蛋约50g,一头大绵羊几十千克,一张课桌也有十几千克,所以正确答案是鸡.
【答案】B
四、用天平测量质量
日常生活中常用的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杆秤。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是托盘天平。天平的使用关键在“平”,天平之“平”体现在三处:一是底座要放水平;二是称量之前横梁要水平,这需要调节平衡螺母;三是称量时横梁要水平,这时决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需要的是加减砝码和移动游码。
【例4】小东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归零后,发现指针静止时如图1所示,这时他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调节(选填“左”或“右”),使天平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他应该。
【解析】从图中看出,指针右偏,说明横梁左端高右端低,应把平衡螺母向左调(左右两端的都向左)。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这种情况,说明右盘中砝码质量偏大,或游码向右移的太多,应该换更小的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答案】左;换更小的砝码或向左移动游码
五、测量微小固体的质量
微小的物体(如一枚大头针、一张纸、一张邮票等)含有的物质较少,质量太小,可能小于天平的分度值,所以无法直接测量其的质量。可以先取相同的微小物体n个,用天平称出总质量M,则一个小物体的质量m=M/n。这种方法叫“测多算少”或“累积法”。采用这种方法,不仅可以测量微小物体,还能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度,减小测量误差。
【例5】用天平测一粒米的质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A.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B.把一粒米放在一杯子中,称出其总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出其平均值
D.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每粒米的质量
【解析】一粒米的质量小于天平的感量,所以无论怎样仔细,也不可能测出质量,A错。同时C也错。米放在一杯子中,虽然能称出其总质量,但杯子去掉一粒米,用天平测得的质量不会变小,这样会得出一粒米的质量为零,不可能得出米的质量。B错。
【答案】D
六、测量液体的质量
液体的质量不能在天平上直接测量,必须借助于烧杯等容器进行。比如要测量墨水瓶中最多能盛多少水,必须要进行如下操作:①墨水瓶装满水,用天平测出墨水瓶和水的总质量;②用天平测出空墨水瓶的质量;③计算出水的质量。操作顺序可以有两种:①②③或②①③,哪一种操作顺序比较准确、科学呢?应该是后一种。若按前一种操作顺序,必须把墨水瓶里的水向外倒干净,可是墨水瓶里的水是倒不干净的,瓶壁上多少会沾有一些水,这样测量的水的质量不准确。大家应注意避免由设计的实验顺序不同而产生实验误差。
【例6】下面是用托盘天平称量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请按合理的顺序将代表各步骤的字母填写在题后的横线上。
A.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总;
B.称出烧杯的质量m杯;
C.计算盐水的质量m盐水=m总-m杯;
D.将盐水倒入烧杯中。
合理的顺序为。
【解析】本实验是测量盐水的质量,应注意减小误差。若先测量总质量,再倒出盐水,测量烧杯质量,液体多少会沾在容器壁上一些,是倒不干净的,测量时应注意避免由此而产生实验误差。
【答案】BDAC
4.3光的折射课件2课件
4.4光的色散课件1课件
4.3光的折射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2透镜4课件课件
第7节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认识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2透镜3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5望远镜与显微镜3课件课件
4.1光的传播课件2课件
4.4光的色散课件课件
第3节生活中的透镜课件
4.3光的折射课件1课件
6.1电压课件
7.4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课件
家庭电路故障分析课件
力的测量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5望远镜与显微镜2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2课件课件
7.1质量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2课件课件
第6节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有课件
7.2学习使用天平和量筒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5望远镜与显微镜1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3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3课件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4.5望远镜与显微镜4课件课件
4.2光的反射课件3课件
认识惯性课件
八年级上苏科版5.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课件课件
第5节二力平衡课件
7.2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