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声音的发生:由物体的振动而产生。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靠介质传播。真空不能传声。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空气传来的。
3.声速:在空气中传播速度是:340米/秒。声音在固体传播比液体快,而在液体传播又比空气体快。
4.利用回声可测距离:S=1/2vt
5.乐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音色。(1)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系。(2)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跟发声体的振幅、声源与听者的距离有关系。
6.减弱噪声的途径:(1)在声源处减弱;(2)在传播过程中减弱;(3)在人耳处减弱。
7.可听声:频率在20Hz~20000Hz之间的声波: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
8.超声波特点: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声能较集中。具体应用有:声呐、B超、超声波速度测定器、超声波清洗器、超声波焊接器等。
9.次声波的特点:可以传播很远,很容易绕过障碍物,而且无孔不入。一定强度的次声波对人体会造成危害,甚至毁坏机械建筑等。它主要产生于自然界中的火山爆发、海啸地震等,另外人类制造的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汽车的奔驰、核爆炸等也能产生次声波。
对刘炳昇教授的教学思想的综述
分析工科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
浅谈情感教育与高中物理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
如何培养初中生的物理实验探究能力
关于水声被动定位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物理课堂实验教学浅说
物理探究过程中学生猜想能力的培养
对苏科版初二物理“熔化和凝固”的教学案例分析
[初中物理]把握初中物理起始阶段的教学
地理课堂中“三维教学模式”的探索
对于结构钢的低温冷脆及断裂机理概述
运用电教媒体,优化课堂教学
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一堂初中物理课教学的体会
实验改进三则
浅谈高中物理教学的基本训练
对仿真蔡氏电路混沌效应的教学讨论
浅论物理学之思想和方法
初中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
浅谈物理学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高中物理]消除高一学生物理学习障碍的对策
高中新课程探究能力提高的方向和方式
如何巧用物理学史设置物理情境
分析如何微商在力学问题中的妙用
关于初中物理学习方法之我见
对于铁磁金属薄膜纳米点连接的磁电阻
关于国内科学探究能力评价研究的描述
分析初中测量电阻的几种常用方法
物理课堂实验的探究质量评价的定性描述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