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提高教学效率是一个重要话题,其原因首先是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学生初次系统学习物理课,对课程的认识和把握不够全面深入,比较难掌握学习物理的方法和规律,所以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对物理知识的转化率不高,甚至对物理产生畏惧心理影响之后的学习;另外物理是一门理论与实验相结合的学科,物理概念、规律、应用的教法和学法不尽相同,要让学生在课堂中理解知识、学会应用、养成物理思维,对教师的教学方法要求甚高。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在教学方法上多琢磨多尝试,并在充分了解学生后给学生多点学法指导,改变传统课堂中学生被动接受、以教师的教为主的状况,帮助学生掌握物理规律、内化物理知识、形成物理思维。本文认为从以下几种途径可以有效提高初中物理课堂的教学效率。
一、把握新课引入环节,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让学生学好一门知识的重要动机,一堂好物理课应当要做到能激发并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物理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新奇的,初中物理课中有很多内容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本身对学生来说是应该有学习乐趣的,因此教师在教授新课时要重点把握好新课引入关节,这个环节要结合新课内容的特色,采用不同的引入方法,并把学生带领到一个问题情境中,让学生产生探索热情和学习激情。例如采用实验引入法,如在《摩擦力》一课中,教师以一个塑料袋提起玻璃瓶的实验作为课堂引入,塑料袋套在上下开口的玻璃瓶内,教师往塑料袋中灌入红色液体,学生可以观察到塑料袋和玻璃瓶内壁紧密接触,这时教师提起塑料袋,学生会担心玻璃瓶滑下来摔破,但是实验证明,玻璃瓶套在装满水的塑料袋外并不会往下滑。这个实验结果和学生的担心情况不一致,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会进入“玻璃瓶是受到什么力的作用呢?”、“这种力在什么条件下产生呢?”这样的问题情境中,并兴致勃勃地开始讨论和发表自己的意见。还可以通过物理故事来引入,例如阿基米德与浮力的故事,又如牛顿与万有引力定律的故事,结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兴趣特点,教师用生动的语言甚至教辅视频来演绎这些物理故事,并且在故事中挖掘一些物理问题,可以让学生更有兴致学习,并且可以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培养物理情感。此外,新课改倡导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知识联系生活,在新课引入中可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联系物理知识,让学生重新思考生活经验中的物理规律。新课引入的方法有很多,教师要以激发学生兴趣、诱导学生思考作为目标导向,并结合各种教学规律来安排这个环节的教学活动。
二、帮助学生构建学科知识结构,联结知识点,融会贯通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派别中,认知派主张让学生了解一门学科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学生更有效掌握这门学科,他们认为学习新知识一定要与旧知识产生一定的联系,才能内化新知识;建构派在此基础上,认为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对知识融会贯通。物理课要提高教学效率,要应用这些教学心理规律,让学生把握物理学科的横向结构和纵向结构。横向结构是指初中物理课总体而言,有声、光、力、运动、热、电磁、能等多个学习内容,各个内容又包括并列的多个知识点,如光学中有光的反射、光的折射,折射现象中联系透镜的知识,又包括凸透镜的折射规律和凹透镜的折射规律。教师在教学中注重构建物理的横向结构,可以让学生有全局观,学习新知识时能迅速找到认知支点,并能采取相似认知结构的学习方法来进行更有效的学习。物理的纵向结构是指,一个物理知识在课程上的编排是一般依照从现象到规律再到本质的顺序,不同知识点对学生的掌握要求不同,初中物理总体更侧重于让学生认识物理现象以及掌握一些相对简单的物理规律,如学习浮力,学生先从认识浮力现象再到探究浮力规律,但是不对学生掌握浮力本质有硬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清晰地告诉学生学习的顺序和要求,让学生在学习具体的知识前心中有数,形成一个知识的纵向学习结构。
三、掌握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把握重点难点的教法和学生学法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学生的认知活动总是遵循从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顺序,螺旋式上升,学生的认知发展是稳定性与可变性、阶段性与连续性,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帮助学生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击破教学内容中的难度。例如在《光的折射》一课中,“凸透镜成像”是教学中的重
难点,先从放大镜、望远镜等凸透镜成像的具体实例切入知识点,这些实例与生活息息相关,对学生而言有直接体验。通过教师实验操作或者学生合作实验,引导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另外教师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给学生提供学法上的指导,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四、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上好一堂物理课,只采用传统的讲授法会让课堂单调且效率不高,学生在这样单调的教学环境中会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教师在物理课堂上应当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实验法,讨论法,演示法等等,充分利用课堂资源,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具等等,让课堂活动丰富而紧凑,也拓宽学生的学习广度和深度。
雷雨中物理知识
大自然的利剑——雷电
地震基本知识
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军用的望远镜
大磁铁为什么吸不起热钢锭?
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
鸟类威胁航空安全
如果地球停止不转
人是被电人是被“电”吸住了吗
在下班之后学会将压力“隔离”
万物理论探究时间为何无法回转 或成物理学分支
地球动力与天体运动
2013年八年级上册物理寒假作业答案
原子论的创始人
球顶形扬声器基本知识
关于静电除尘
中学物理教学方法
金牛星座-超新星爆炸云团
响尾蛇导弹
科学家称在年轻星团的恒星中重力并非主导力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重力教案
人造卫星的发射轨道
关于遥控飞机的介绍
雨衣上的学问
磁学中的一个谜
运载火箭
量子物理或可“操纵”过去事件
房屋抗震常识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