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1
汇森中学 杨倩
运动问题分为“运动和静止”和“运动的快慢”两部分知识。近年来中考试题中有关这个考点知识的试题,多是给参照物判断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或是给运动情况判断是以什么物体为参照物。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只能从实际现象中加以理解和掌握,复习时要注意联系实际获取感性认识,要多观察,多体验,感悟生活中的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运动和静止
1.问:怎样判断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答:要判断一个物体是否运动,可按以下步骤进行:
(1)首先,确定研究对象──被研究的物体。
(2)然后,根据题意选定一个参照物。
(3)最后,你就把自己放到这个参照物上去看研究的物体,从而得出物体的运动情况。
注意:我们可以理解为“参照物上长着观察者的眼睛”,利用这一方法给我们判断参照物及其运动带来方便。
2.问:为什么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答: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择的参照物,而参照物可以根据需要任意选择。对于同一物体而言,由于选定的参照物不同,所得出的结论会不同。例如,坐在行驶的汽车里的乘客,若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他是运动的,因为乘客位置相对于树在不断发生变化。若以车厢为参照物,他是静止的,因为乘客相对于车厢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说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一般我们认为:同速同向的物体之间,是相对静止的。
运动的快慢
1.问:怎样理解速度的概念?
答:速度是用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的多少。比较物体运动快慢通常有两种方法:①在相同时间内比较物体通过的路程;②在相同的路程内,比较物体运动所需的时间。
2.问:在利用速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解题时,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要写出依据的公式; (2)应该统一单位;(3)将已知条件代入公式时,既要代数值,又要代单位。
3.问:怎样正确全面地理解匀速直线运动?
答:(1)定义:物体沿着直线快慢不变的运动。
(2)特点: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任何一段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在任何时刻、任何一段路程内,速度都是相等的。
(3)计算: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大小可用公式υ=■求出,但速度的大小与s、t的大小无关。
4.问:怎样理解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
答:(1)速度变化的直线运动叫做变速直线运动。
(2)平均速度可以粗略地反映作变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快慢。
(3)平均速度可用公式υ=■求出。特别注意:平均速度并不是速度的平均值,而是总路程与总时间的比值。
(4)计算平均速度时,式中的路程s和时间t要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因不同路程(或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不同,故计算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段路程(或时间)内的。
5.问:怎样用图象来表示匀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答: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比较重要,有两种表达方式:
(1)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路程,就得到了路程——时间图象。(如图a)
(2)用横坐标表示时间,纵坐标表示速度,就得到了速度——时间图象。(如图b)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学案2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课件6
外力作用下的振动学案
互感和自感学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课后练习题34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课时知识点点检测37
研究摩擦力学案4
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学案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课后练习题37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选修知识点综合检测题57
研究摩擦力学案2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课后练习题28
物体运动的速度学案2
运动的描述当堂训练题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学案6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课后练习题27
走进分子世界同步练习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学案2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学案1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知识点课后练习题26
走进分子世界课时训练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学案1
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学案3
重力课时训练2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选修知识点综合检测题69
运动的快慢练习题
匀速圆周运动快慢的描述学案5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册选修知识点综合检测题70
2016-2017学年高二物理上学期课时调研检测题17
探究电场的力的性质学案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