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 |||||
学习 目标 | 知识目标: 1.能根据实验探究得到的电流、电压、电阻的关系得出欧姆定律; 2.理解欧姆定律,并能利用欧姆定律进行简单的计算; 3.能根据串联电路中电压及电流的规律,利用欧姆定律得到串联电路中电阻的规律。 | |||||
过程方法: 1.通过计算,学会解答电学计算题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解答电学题的良好习惯。 2.根据实验现象体会等效电阻的含义,了解等效电阻的研究方法。 | ||||||
情感目标: 通过了解科学家发明和发现的过程,学习科学家坚忍不拔,探求真理的伟大精神和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努力学习的积极性和勇于为科学献身的热情。 | ||||||
学习 重点 |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 | 学习 难点 | 欧姆定律的应用 | |||
教学 方式 | 观察法、讨论法、讲练法. | 课型 | 应用 | |||
教具与媒体 | 多媒体教室 | |||||
教 学 程 序 | 内容与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设计依据 | |||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3min) 〖师〗上节实验课我们得了关于电流、电压和电阻的什么结论? 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师〗电流、电压和电阻这三个物理量在数值上有怎样的关系? 这个关系首先是被德国的科学家欧姆发现的,所以我们把这个规律叫做欧姆定律。(板书课题) 二、进入新课,科学探究 (一)欧姆定律:(10min) [师]由上节课的结论可知: 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我们把它综合起来,用一句表示就是: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个结论就是欧姆定律。 〖师〗我们再看上节课的实验数值,你会发现,每组数值的电压与电阻的比值都等于其电流的大小。 | 学生回答 学生回答 学生记录 | 回忆上节课知识以引出欧姆定律的内容 体现对物理结论的概念能力 | ||||
同学们验证一下上节课数值是不是存在上述关系。 所以欧姆定律还可以用这样的公式表示: 这就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用符号表示为:I= 式中的I表示电流,单位是安培(A);U表示电压,单位是伏特(V);R表示电阻,单位是欧姆(Ω)。 [师]电阻的单位必须用“欧姆”,电压的单位必须用“伏特”,由公式得出的电流单位才是“安培”。 【名人轶事】欧姆灵巧的手艺是从事科学实验之本,他的家境十分困难,但从小受到良好的重陶,父亲是个技术熟练的锁匠,还爱好数学和哲学。父亲对他的技术启蒙,使欧姆养成了动手的好习惯,他心灵手巧,做什么都像样。物理是一门实验学科,如果只会动脑不会动手,是做不出什么重大贡献的,要不是欧姆有这一手好手艺,木工、车工、钳工样样都能来一手,他也是不可能获得如此成就的。在进行了电流随电压变化的实验中,正是欧姆巧妙地利用电流的磁效应,自己动手制成了电流扭秤,用它来测量电流强度,才取得了较精确的结果。 欧姆定律不是一下子就被发现的,而是经过了许多次的改进实验,克服了许多的缺点才得出的,人类一切文明进步的成果都是与科学家的辛勤工作是分不开的。我们要珍惜今天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用我们将来的发明创造去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例题与变式(10min) 1.让学生自己看例题。 变式:如果改变题中的一些数值,再次求流过人体的电流是多少? 爬黑板并由此注意解题步骤。 (1)解中包括已知条件;(2)注意写出原始公式;(3)对物理符号尽量有必要的文字说明;(4)代入的数值要带单位;(5)最后说明所求的量,不必写答。 2.由例2可以得出解电学题审题的一般思路:(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2)在电路图上标明已知量的符号、数值、未知量的符号;(3)利用相应公式进行求解。 3.由例2也要产生变式,然后爬黑板,并由此检查学生对步骤、审题方式的一些失误,一并纠正。 (三)额定电压(3min) 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压叫做额定电压,尽量要求用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如果所加在实际电压比额定电压高,用电器容易损坏;如果实际电压低很多,则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 (四)短路(4min) 1.电源短路:电源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所以电阻及乎为零,那么由欧姆定律可知,其电流会很大,电源难以承受,损坏电源。 2.用电器短路:把用电器两端直接用导线连接起来,电流将不通过用电器,或通过得非常非常小,认为忽略不计。 (五)串、并联电路中电阻的特点(12min) 1.对于串联电路来说: 电压规律:U=U1+U2;电流规律:I=I1=I2 欧姆定律:I= 欧姆定律适用于单个的用电器和由几个用电器组成的一段电路,所以 对R1:I1= 将I1.I2.I变形后得U1=I1R1,U2=I2R2,U=IR,代入电压规律得:IR=I1R1+I2R2。 由于I=I1=I2,所以R=R1+R2。 即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串联电阻之和。 2.对于并联电路来说 请同学们自行推证并联电路的等效电阻。 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I=I1+I2;电压规律:U1=U2 对R1:I1= 则 即并联电路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和。 (六)练习(略) | 学生记录 学生看书、计算 对做错的加以纠正 学生练习画图 师生讨论解决 学生简单计算得出结论 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总结推理得出电阻的关系 | 注意物理公式的单位统一问题 情感教育,让学生受到熏陶、领略科学探究的艰辛 例题让学生自己看,通过变式强调解题步骤的书写 审题的规范性要提前培养 教师略提及即可 对短=路进行理性分析,增加对知识的进一步理解 对前面知识的总结,如果有时间就让学生感受一下,如果没时间就放在本章的复习课中进行,总之,教师的处理一定要灵活,这部分知识教材没提及,但一定要让学生认识到位 | ||||
作 业 | P21页1.2.3 | |||||
小 节 |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欧姆定律的内容、它的公式及计算时应该统一单位等问题;又认识到用电器的额定电压及短路的危害原因等知识,对有关计算题的步骤及审题方法也做了总结,这是电学的基础,以后还会遇到复杂的计算题,但无论题目如何复杂,它都是由这些基本的审题一节组成的。 | |||||
教学流程 | ||||||
板 书 设 计 | 第四节:欧姆定律(2) 一、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公式:I= 二、例题和变式: 三、额定电压:用电器在正常工作时所需的电压叫额定电压 四、短路 五、串、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 串联电路中:R=R1+R2 关联电路中: | |||||
课 后 反 思 | 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同,本课的内容可自行调节,讲得适中才好,对于程度好的学生,我认为还是多放手,让他们自己去解决些问题,对程度差的学生步子还是放慢一些,多举例,多让它们爬黑板,在众多学生面前暴露自己的失误,以引起广大学生的注意。 对于欧姆定律,现在不必强调太多,更多的问题是在习题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渐得到落实,现在强调最基本的东西就行了。 对例题,还是提倡变式练习,在原例题上重复不重复去,学生的兴趣逐渐就会减弱,而变式练习则可以促使它进一步看懂例题,用例题的思路、方法、模式去解决新的问题,这不就等于提高了了他们的能力吗? |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10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4《物质的比热容》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1《压强》WORD教案3
苏科版物理八下《压强和浮力》word习题课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3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4《物质的比热容》WORD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3《气体的压强》WORD教案4
苏科版物理八下《液体的压强》word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3《气体的压强》WORD教案2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3《气体的压强》WORD教案3
苏科版物理八下《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学实践报告
苏科版物理八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设计方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4《物质的比热容》WORD教案8
苏科版物理八下《牛顿第一定律》word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4《物质的比热容》WORD教案5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7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2
苏科版物理八下《浮力》word教案
苏科版物理八下《气体的压强》word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5《物质的物理属性》WORD教案4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4《物质的比热容》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3《气体的压强》WORD教案1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3《气体的压强》WORD教案5
苏科版物理八下《物体的浮与沉》word学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10.4《浮力》WORD教案1
苏科版物理八下《重力 力的示意图》word说课教案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6
苏科版初中物理八下6.3《物质的密度》WORD教案9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