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功的概念,能根据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来判断力对物体是否做功.2.能运用功的计算公式进行功的简单计算.3.了解功的物理意义.
自学指导
一、阅读课本P56前两段,知道什么是力学中的功,知道力何时能做功.并填写下列空格:
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力学里就说这个力做了功.
二、观察课本P56的图8.1-1中三个图,找出三个实例的共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
P56的图8.1-2中,力都没有做功,想一想这些力为什么没有做功?并写出原因:
甲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乙图:没有做功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P57第一段,找出力学力所说的功包含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_______________;另一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本P57第二段,了解两种不做功的情况,要知道为什么不做功.通过各个实例可知力学里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可,必须同时具备,力才做功.
课堂达标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力就对物体做了功()
(2)物体只要移动了距离,就做了功()
(3)物体从高处落下重力做了功()
(4)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又移动了距离,这个力就做了功()
(5)受提着重物在水平地面上行走,人做了功()
(6)人用力推车,但车未动,人没有做功()
三、阅读课本P57“功的计算”部分的内容,然后合上课本,填写下列空白.
作用在物体上的力越大,使物体移动的距离越大,力所做的功就___________.在物理学中,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功.
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
符号的意义及单位:W----功-----_________()
F----____-----_________()
S----____-----_________()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距离的单位是________,功的单位是_________,它有一个专门的名称叫做_________,简称_______,符号是______,且1J=_____N·m
【典型例题】质量为100kg的物体,在拉力F=200N的作用下沿水平地面前进了10m,则拉力所做的功是多少?
课堂达标1.已知物体受10N的拉力,并沿拉力方向匀速前进了5m,拉力对物体做功_________J.
2.用100N的拉力将重500N的木箱在水平地面上运速移动了5m,拉力做功________J,重力做功为_______J.
3.马拉着质量为2000kg的车在平路上前进,马的水平拉力是500N,做了2×105J的功,则马拉车前进了_______m.
4.某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着重1500N在水平路面上匀速前进10m,已知受到的阻力为100N,求它推车做的功.
课后巩固1.下面几种情况下,力做了功的是()
A用力把杠铃举在空中不动B用力提着水桶水平匀速移动
C用力在斜面上拉车前进D物体在光滑的平面上运速移动
2.一个物体的质量是5kg,用10N的水平拉力在地面上前进了10m,则拉力做的功是_____J,若把物体匀速向上提起10m,则需要的拉力是_______N,拉力所做的功又是_________J.
3.起重机将重3×103N的楼板以1m/s的速度举到10m高的三层楼后,又将楼板水平移动了3m,在整个过程中,起重机对楼板做的功是()
A6×103JB9×103JC3×104JD3.9×104J
4.某同学用50N的力将重10N的足球踢出去15m远,该同学对足球做的功是()
A750JB150JC没有做功D做了功,但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5.两辆车的重力分别是100N和500N,用200N的力都使它们前进了15m,则()
A拉大车做的功多
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策略
高中物理课改的利与弊
理想课堂的五部曲
物理探究式教学的策略
物理学史的科学教育功能
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式教学的探讨
铁丝穿冰课外实验
物理课改中存在问题的思考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的演示实验
体验式学习在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未来教育新定律
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提高学习效率的几点方法
奇异光的穿透本领实验课题研究
如何使用科学教材的一些思考
用玩具电动机作发电机实验设计
物理试卷评析课教学初探
在新课标物理课堂上怎样培养学生表达能力
科学史在基础科学教育中的角色
教师“终身教育、终身学习”观念的几点思考
自由落体运动备课的所想
物理教育的路该怎样走
高中教学的理性思考
物理教学存在的两个问题及其对策
培养学生兴趣和能力
物理计算题解题的规范
物理学习分化探因与对策
基础物理教学的改革路向
中学物理美学的内涵
机械效率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