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功率的计算公式
1. P=W/t 主要适用于已知电能和时间求功率
2. P=UI 主要适用于已知电压和电流求功率
3. P=U^2/R =I^2R主要适用于纯电阻电路
一般用于并联电路或电压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4.P=I^2R 主要用于纯电阻电路一般用于串联电路或电流和电阻中有一个变量求解电功率
5.P=n/Nt 主要适用于有电能表和钟表求解电功率
t-----用电器单独工作的时间,单位为小时
n----用电器单独工作 t 时间内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N----电能表铭牌上每消耗 1 千瓦时电能表转盘转过的转数
6.功率的比例关系串联电路:P/P'=R/R' P总=P'*P''/P'+P"并联电路:P/P'=R'/R P总=P'+P"
计算
⑴电阻 R
①电阻等于材料电阻率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ρ×(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2;/P
电阻:R=U^2/P
⑵电功是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通公式)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 W=UQ
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2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2/R)×t(同上)
电功率P[3]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2*R(纯电阻电路,多用于串联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2/R(纯电阻电路,多用于并联电路)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5.电功率P=UI
注:当相同的电阻在同一电路中时,功率会变成之前的四分之一。
⑷电热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Q=I^2Rt(普通公式)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
电热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Q=(U^2/R)t(纯电阻电路)
电热在一般情况下是等于消耗的电能的,前提条件是在纯电阻的用电器中。
所有公式
计算公式
⑴串联电路P(电功率)U(电压)I(电流)W(电功)R(电阻)T(时间)
电流处处相等 I1=I2=I 总
总电压等于各用电器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R=R1+R2
分压公式: U1:U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W1:W2=R1:R2=U1:U2 P1:P2=R1:R2=U1:U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⑵并联电路 总电流等于各处电流之和 I=I1+I2
各处电压相等 U=U1=U2
总电阻等于各电阻之积除以各电阻之和 R=R1·R2/(R1+R2)
总电功等于各电功之和 W=W1+W2
分流公式 I1:I2=R2:R1 W1:W2=I1:I2=R2:R1 P1:P2=R2:R1=I1:I2
总功率等于各功率之和 P=P1+P2
⑶同一用电器的电功率
①额定功率比实际功率等于额定电压比实际电压的平方 Pe/Ps=(Ue/Us)的平方
有关电路的公式
⑴电阻
R公式R=ρl÷S(横截面积)
ρ材料 l长度 S面积 有时还与温度有关
①电阻等于材料电阻率乘以(长度除以横截面积) R=电阻率×(L÷S)
②电阻等于电压除以电流 R=U/I
③电阻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功率 R=U^2/P
⑵电功
W 电功等于电流乘电压乘时间
W=U·I·T(普式公式,可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功率乘以时间
W=P·T 电功等于电荷乘电压;电功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W=I×I·R·T(纯电阻电路)
电功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再乘以时间 W=U^2/R×T(同上)
⑶电功率P
①电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P=U·I
②电功率等于电流平方乘以电阻 P=I^2·R(纯电阻电路)
③电功率等于电压平方除以电阻 P=U^2/R(同上)
④电功率等于电功除以时间 P=W/T
⑷电热Q
电热等于电流平方乘电阻乘时间 Q=I^2R·t(通用公式,可用于非纯电阻电路)
电热等于电流乘以电压乘时间 Q=U·I·T=W(纯电阻电路)
计算公式我们知道功率的计算公式是 ,电功率也可以式计算。
[4] 另外,此公式还可以按以下步骤变为:
W=Pt=IUt
两种公式都可使用,但必须注意条件。
(P:电功率;W:电功;t:时间;U:电压;I:电流)
“减负,增效”课堂潜力大
分析学生思维障碍提高习题教学效益
试谈中学物理教学的艺术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造就创新人才
创新教育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深化教改,提高物理课堂教学质量
一次“不合情理”的实验评价
“学生说题教学法”初探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
课堂创新教学模式探究
自制学具浅谈
“物理难学,物理难教”现象形成的教师因素分析
对物理实验教学在新课标中作用的再认识
初中物理教学中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物理教学中大力加强环保教育
有关物理教学中的提问
注重同类变式培养学生能力
立足实验教学 培养创新能力
物理信息处理的几种有效策略
构成分析和解决物理问题能力的要素
在物理习题教学中培养学生发散思维
“兴趣物理”在中学物理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漂浮的棱柱
关于“信心激励教学法”的探索
论人文精神在物理教学中的培养
从观察牵牛花得到的启发
如何讲好“研究液体的压强”这一课
归纳法的启发式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物理表达能力“解读”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