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复习必备考点调研题: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母题探究
典例1
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桌子振动的实验现象,你的操作方法是:
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人讲话时,喉头在振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说明音又是振动的,运用转换法,敲桌子时,可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通过这些轻小物体的跳动来感知桌子的振动.
【答案】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在桌面上撒一些纸屑或放一些轻小物体.
典例2
两人相距较远说话时,听不到对方的声音,但同样情况下,用自制的土电话就可以听到对方的说话声;耳朵贴在铁轨上能听到远处火车开来的声音,而站起来就听不到了,对此,请你提出一个要研究的问题:
【答案】声波在固体中传播的能量损失比在空气中少吗?声波的传播距离与介质有关吗?声波在固体中的传播距离比在空气中远吗?(其他答案只要合理即可)
题型攻略
1.声音的产生: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发声体发声时的振动可通过转换法来观察.
2.声音的传播:
(1)声音靠介质传播,气体、液体和固体都可以传播声音;真空不能传声.
(2)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形式传播,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与介质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速度最快,在液体中第二,气体中最慢.(软木是例外,软木细胞壁薄,内部气泡多)
(3)声速还与温度有关,声音在15℃的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左右,温度越高声的传播速度越快.
在教学中探索物理实验的地位再析
《电阻的串联》说课讲稿
新课程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三种境界
2016年高中物理寒假作业:交变电流
(人教版)2015-2016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江苏2016高考考试说明解读与分析(物理)
浅谈物理实验教学中教育心理学应用
2016年高中物理高考二轮复习的指导思想和方法措施
名师:学好高中物理不能死做题
浅议小实验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作用
加强物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
运用模拟型课件 优化物理课堂教学
物理高一期末自由落体运动复习题(2015—2016)
上学期高一物理期末复习要点:弹力
天体物理学家用线上预印本服务器建同行评议平台
2015—2016高一上学期寒假物理试卷
高二上学期物理教学反思
尝试教学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农村学困生初中物理教法、学法的探讨
高二物理上学期教学反思
浅谈物理教学中如何引入实验课
2016学年高一物理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期末练习
如何重视物理实验教学
2016年上学期高一物理上册期末试卷(有答案)
2016学年高一上学期寒假物理试卷
初中物理教法与学法指导的几点做法
开展物理小实验的探讨
原子物理学年谱
中学生高效学习法则:效率法则
今年北京中考语文名著阅读增至10分 物理取消填空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