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灯丝是导体,切勿要忘记。”,在很多人看来就是一句大白话,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不!不是大家想的那么简单,确实值得大惊小怪。因为学生在判断和分析有关含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故障问题时,总是忘记了小灯泡的灯丝是导体,导致判断失误,产生错误。
尽管九年级的初中生在小学《科学》课中已经学习了“金属”“导体”“电流”等有关知识,并且知道小灯泡的灯丝是由金属钨制成的,但是,他们仅仅是知道而已,不仅不善于而且不会在学习和实际中加以应用。不善于且不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相关问题,这是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现状,更是初中学生学习的现状。作为初中物理教师,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
我们九年级物理学科使用的是沪科版教科书(2013年6月第1版),可能是为了知识体系安排的方便,教科书把“导体”的有关知识放在这本教科书的最后一章——“能源、材料与社会”的最后一节——“第三节 材料的开发与利用”中的“材料的导电性”这一部分内容中。实际上,教科书这样的安排不仅不利于学生应用有关“导体”的知识解决相关的问题,而且还给“电流”(非“电流强度”简称的“电流”)知识的学习,特别是“电流方向”的学习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对于“导体”的有关知识,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处理的:把九年级物理教科书的第二十章 第三节的“材料的导电性”知识前移到教科书的第十四章 第二节的“电路的组成”之后,在引导学生学习时一并简单的介绍了金属导体、导电溶液等导体的导电机制,加深学生对“导体”相关知识的认识,为后面学习“电流方向”和运用“导体”知识解决问题打下基础。
学生在解决含有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电路故障问题时,在“开路”故障中,涉及小灯泡完好、正确连入电路但不会发光的现象,他们总忘记了小灯泡的灯丝是导体,认为小灯泡处不发光时,小灯泡处就是开路的。对于这种情况下的电压表通过小灯泡和电源的正极或负极连通,更感到不可思议。但当我们用“灯丝是导体,切勿要忘记。”提醒同学们时,大家便恍然大悟。问题迎刃而解。
在后续知识的学习中,学生在判断和分析含有完好的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的、存在“开路”故障的电路时,还会认为没有“开路”故障的定值电阻和滑动变阻器是开路的。这都是学生忘记了小灯泡的灯丝、定值电阻的电阻丝和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是导体的缘故。
详解2011年湖北省黄石市中考物理试卷
初二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题
《压强和浮力》复习课 教案
201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 万有引力检测(一)
高一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教案
201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36)--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热传递基础知识跟各种导热材料应用
高三物理分层教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1.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教案2
高三物理专题复习课
人教版八年级1.1 长度、时间及其测量 教案1
新课标八年级物理第十一章《功和机械能》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教案
物质的导热性
2009届高三物理复习教学案
高一必修一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教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24动量、动量定理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选修3-3教学案
高三物理一轮复习精品教案:第3章 力和运动
高中物理教案第一章
高三综合科物理复习第三章《牛顿运动定律》教学案
高三物理第二轮专题复习教案(全套)
高三物理第二轮复习教案(第六讲 作图)
热传递教案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高一必修一第一章第四节实验: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教案
对波粒二象性的理解与认识
高二物理选修3-4教案:简谐运动
2011高三物理一轮复习教学案(32)--宇宙航行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