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首相连,尾尾相接”是在指导学生判断基本电路连接方式是总结出来的,它告诉了学生判断电路元件为并联的一种方法——电路中的电路元件(不只是用电器),在电路中的连接情况是“首”与“首”连在一块,“尾”与“尾”接在一起,那么,这些电路元件就是并联连接的。
现行的九年级的义务教育物理教科书,不管是哪种版本,尽管对“并联”这种电路元件的连接方式的描述并不完全相同,但都说的十分清楚。如,人教版的九年级教科书(2013年6月第1版)P41的说法是:“像图15.3—2那样,两个小灯泡的两端分别连在一起,然后接入电路中,我们说这两个小灯泡是并联的。”沪科版的九年级教科书(2013年6月第1版)P68的说法是:“两个灯泡的两端并列地连在一起,然后在接入电路中,这两个灯泡的连接方式叫并联。”
在实际教学中,特别是使用沪科版的教师的教学中,在比较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不同时,总要列出“连接方式”的不同,并且总结为:串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是“逐个顺次”连接,并联电路的连接方式是“并列连接”。看似突出了突出了串并联电路连接方式的不同,实则没有突出串并联电路连接方式不同的实质。“并列连接”的总结很不恰当,因为“并列连接”还没完,还要把“并列后”的两端连接在电路的某两点间,这是很多教师容易忽视的一点,学生当然也不会去注意了。所以,相当一部分教师,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这一部分,花很大力气、找很多题目(有时是编很多脱离实际的题目)让学生分辨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效果也不特别理想。
对我个人来说,我比较倾向于人教版教科书的表述。所以,我便引导学生和我一起总结出 “首首相连,尾尾相接”这样通俗易懂的语言,使学生由此自然想到并联的各电路元件要连接在电路的某两点间。这样,不仅突出了并联电路中各元件的连接特点的实质,而且使学生在判断并联电路时利用并联电路的特征方便地进行判断。
高中物理《光的折射》
高一物理 抛体运动的规律(苏教版)
【选修3-4】13.8 激光1
【选修3-4】15.4 广义相对论 3合1
【选修3-4】12.7 多普勒效应3
高二物理《光的折射》
高一物理 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FLASH
【选修3-4】13.4 光的颜色 色散2
【选修3-4】14.1 电磁波的发现1
【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2
【选修3-4】13.6 光的偏振2
【选修3-4】12.7 多普勒效应2
【选修3-4】13.2 光的干涉
【选修3-4】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1
【选修3-4】13.4 光的颜色 色散3
【选修3-4】13.3实验:用双缝干涉测量光的波长
【选修3-4】14.1 电磁波的发现3
高一物理 曲线运动
【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1
高一3.1.1《物质的量》
【选修3-4】13.1 光的折射1
【选修3-4】13.5 光的衍射5
【选修3-4】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2
高一物理 第四节 平抛运动
【选修3-4】14.1 电磁波的发现2
【选修3-4】11.1简谐运动3
【选修3-4】14.2 电磁振荡1
高一物理 力学 正交分解法
【选修3-4】13.5 光的衍射2
【选修3-4】13.5 光的衍射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