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综合检测题及答案是内能的测试题,内能(internal energy) 组成物体分子的无规则热运动动能和分子间相互作用势能的总和。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综合检测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
A. 炒菜时,香味四处飘逸 B. 沙尘暴卷起漫天的黄尘
C. 煮稀饭时,米粒在水中翻滚 D. 扫地时,空中尘埃飞扬
2. 如图所示,图甲是一个铁丝圈,中间松松地系着一根棉线;图乙是浸过肥皂水并附着肥皂液膜的铁丝圈;图丙表示用手轻轻地碰一下棉线的任意一侧;图丁表示这侧的肥皂液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另一侧。这一实验说明了( )
A. 常见的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
B. 分子之间存在间隙
C. 分子之间存在着引力
D. 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3. 生活中的下列现象,用分子热运动的相关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湿衣服在日照下比在阴凉处干得更快,说明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
B. 水沸腾时,掀起壶盖,说明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成熟的菠萝蜜会散发出浓浓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 液化石油气经加压后贮存在钢瓶中,说明分子之间有间隙
4. 下列事例中,属于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 冬天晒太阳感觉暖和 B. 冬天在暖气房里感觉暖和
C. 冬天围着火炉烤火感觉暖和 D. 冬天两手互相摩擦,手感觉暖和
5. 下列现象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 )
A. 钢锯锯木头时,锯条发热 B. 火车经过铁轨后,铁轨发热
C. 保瓶瓶的塞子被水蒸气冲开 D. 砂轮打磨工件时火星四溅
6. 爆米花是将玉米放入铁锅内,边加热边翻动一段时间后,“砰”的一声变成玉米花。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玉米粒主要通过翻动铁锅对其做功,使其内能增加
B. 玉米粒主要通过与铁锅间的热传递,使其内能增加
C.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不变
D. 玉米粒水份受热膨胀对粒壳做功爆开,内能增加
7. 两个物体放在一起并互相接触,它们之间没有发生热传递,则它们具有相同的 ( )
A. 温度 B. 比热容
C. 内能 D. 质量
8. 将一个铝块截成相同的两半,取走一半,则余下的一半铝块 ( )
A. 密度和比热容均减半 B. 密度减半,比热容不变
C. 密度不变,比热容减半 D. 密度和比热容均不变
9. 铜的比热容是铅的3倍,质量相等的铜块和铅块,如果它们吸收的热量一样多,则铜块温度升高的度数是铅块温度升高的度数的 ( )
A. 1倍 B. 倍 C. 9倍 D. 3倍
10. 质量、初温相同的水和铜块,吸收相等的热量后,再将铜块投入水中,则会出现 ( )
A. 铜块与水之间不发生热传递 B. 铜块吸热,水放热
C. 铜块放热,水吸热 D. 水的内能传递到铜块上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7分)
11. 两个人向相反的方向拉一根绳子,绳子没有拉断,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 力,除此以外,分子之间还存在着 力。
12. 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侧面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
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 能转化为 能,
这是通过 的方式实现的。
13. 物理学中的“热”可以表示温度、内能、热量等含义,下面几句话中“热”的含义分别表示:①摩擦生热: ,②冰块吸热而熔化: ,③夏天天气很热: 。
14. 水稻是喜温植物,春季育秧时,通常傍晚向秧田灌水,早晨将水放出,以防秧苗冻坏。隐含的物理知识是,水的 较大,气温降低时,水 (选填“放出”或“吸收”)较多的 (选填“温度”、“内能”或“热量”)。
15. “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 ;二是建筑群、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更明显;三是城市水面小,水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16. 水的比热容为4.2×103J / (kg•℃),若将2kg的水倒掉一半,则剩下的水的比热容是
J/(kg•℃);水结冰后它的比热容将 (选填“改变”或“不变”);初温为20℃、质量为1kg的水吸收2.1×105J的热量后温度将升高到 ℃。
三、实验探究题(共19分)
17.(5分)如图所示,拿一个大口玻璃瓶,瓶内装少量的水,用塞子塞紧,通过塞子上的开口往瓶里打气。
(1)当塞子从瓶口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会出现 。
(2)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瓶内的空气膨胀做功时,内能
,温度 ,使瓶内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
成小水珠。
(3)由此实验及其它大量实验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
18.(6分)阅读下表: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J/(kg•℃)]
通过阅读上表,你一定能有所发现,请填出其中任意三条:
(1) ;
(2) ;
(3) 。
19.(4分)小红同学在做“比较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时,使用相同的电加热器给水和煤油加热,用加热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物质吸收热量的多少。她得到如下数据: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水 1 0.1 10 2
2 0.2 10 4
物质 次数 质量m/kg 升高的温度Δt/℃ 加热的时间t/min
煤油 3 0.1 10 1
4 0.2 10 2
(1)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同种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时,质量 ,吸收的热量 。
(2)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20.(4分)为了探究热水瓶盛水量与保温效果之间的
关系,某实验小组用规格和保温性能完全相同的
热水瓶(容积均为2L),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实验。他们在7个热水瓶中装入不同水量但初温
相同的热水,经过相同时间,测量各个热水瓶中
的水温,并根据所得数据经计算绘出下如图所示的图象。
(1)该实验记录的实验数据是盛水量、初温和 。
(2)由图象可知,本次实验中保温瓶的盛水量为 L时,保温效果最好。
四、综合应用题(共14分)
21.(6分)植树造林可以调节气温,防止水土流失,对改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意义。据资料介绍,一公顷森林每天吸收的太阳能约为1.08×1010J,如果这些能量全部被一公顷、质量为4×106kg的泥土吸收,可使其温度升高3℃,试求出泥土的比热容。
22.(8分)使20g冰的温度从-10℃升高到0℃,但未熔化成水,需要多少热量?如果这些热量是由温度从5℃降低到0℃的水来供给的,需要多少质量的5℃的水?[已知c水=4.2×103J/(kg•℃),c冰=2.1×103J/(kg•℃)。]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10. A,C, B, D, C, B, A,D,B,C。
二、填空题
11. 引,斥。 12. 机械,内,做功。
13. 内能,热量,温度。 14. 比热容,放出,热量。
15. 高温废气,比热容,蒸发。 16. 4.2×103,改变,70。
三、实验探究题
18.(1)白雾。(2)减少;降低。(3)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19.(1)水的比热容最大。 (2)同种物质的比热容跟物态有关。 (3)不同物质的
比热容一般不同等。
20.(1)质量。(2)质量相同的煤油和水升高相同的温度时,煤油比水吸收的热量少。
21.(1)末温(后来温度)。(2)1.9。
四、综合应用题
22. 0.9×103 J/(kg•℃)。
23. 4.2×102 J,20g。
九年级物理第13章内能综合检测题及答案到这里就结束了,希望同学们的成绩能够更上一层楼。
鲁科版必修一3.2《形变与弹力》PPT课件2
2013鲁科版必修一5.2《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一4.1《力的合成》PPT课件3
2013鲁科版必修一3.4《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一5.3《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5
2013鲁科版必修一2.4《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2.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5.4《牛顿运动定律的案例分析》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一5.4《超重与失重》PPT课件4
2013鲁科版必修一2.3《匀变速直线运动实例――自由落体运动》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5.5《超重与失重》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4.1《怎样求合力》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5.2.1《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5.3《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5.1《牛顿第一定律》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4.1《力的合成》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一5.3《牛顿第三定律》PPT课件4
2013鲁科版必修一4.3《共点力的平衡及其应用》ppt练习课件
鲁科版必修一3.3《摩擦力》PPT课件2
2013鲁科版必修一2.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探究》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5.4《超重与失重》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1.1《走进运动》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一4.1《力的合成》PPT课件2
鲁科版必修一5.4《超重与失重》PPT课件1
2013鲁科版必修一3.2《形变与弹力》ppt课件
鲁科版必修一4.1《力的合成》PPT课件1
鲁科版必修一3.1《重力与重心》PPT课件2
2013鲁科版必修一5.3《牛顿第二定律》ppt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绪论》ppt教学课件
2013鲁科版必修一1.2《质点和位移》ppt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