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广东高考第一次采用全国卷试题,物理科目的分数由以前的100分升高为110分。从考试结果和数据上看,全国卷的难度要超过以往广东卷。在新形势下,新高三学生要充分做好规划,这样复习才能有的放矢,效率更高。
1 、暑假阶段开始新课学习:知识及心理准备期
利用暑假一个月全面回顾教材,复习原有笔记及相关例题,巩固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然后利用学校补课的一个月学习选修的内容新课3-3热学知识或者3-5动量及原子物理知识。如果已经学完选修的内容,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提前进入一轮复习。学有余力的同学可找出过往五年的全国新课标I卷来试着练习,熟悉全国卷的难度及出题特点。
2 、9月到春节前后进行一轮复习:基础能力过关时期
主要针对各单元知识点进行分析、归纳,明确各概念间的相互关系、物理规律的应用和基本解题方法;特别注意掌握核心内容,抓住主干知识。
笔者提供高中阶段所有一轮复习的知识要点(选修选3-5)供考生参考:
(1)直线运动:S、t、v、a的基本含义;匀速直线运动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S-t、v-t图像;竖直上抛运动;打点计时器的纸带分析。
(2)力、力和运动:基本力(重力、弹力和摩擦力);力的合成与分解;正交分解法的使用;解平衡状态;牛顿第二定律及其运用;斜面模型;超重和失重。
(3)曲线运动(含圆周):曲线运动的条件;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平抛运动;斜抛运动;圆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S、t、v、a、w、T的含义;向心力;圆周运动的各种模型;离心运动。
(4)万有引力定律:定律的基本含义;引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黄金代换式;环绕卫星;同步卫星;宇宙速度;变轨问题。
(5)功与能:功、功率、动能定理、机械能守恒定律、功能关系、汽车启动问题。
(6)动量:冲量与动量定理;动量守恒定律;板块模型;碰撞模型。
(7)电场:库仑定律;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电场力;电势能;电势;电势差;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各类运动;类平抛运动;电容器。
(8)电路:闭合电路欧姆定律;串并联电路规律;电功率与电热;电动机与电源效率;动态电路分析。
(9)磁场:磁感应强度的由来;安培力;洛伦兹力;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带电粒子在复合场或组合场中的运动;速度选择器;质谱仪;回旋加速器。
(10)电磁感应:磁通量及其变化;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楞次定律;电磁感应的各种模型。
(11)交变电流:正余弦交变电流的表达式、图像及四值(瞬时、最大、有效、平均);理想变压器;远距离输电。
(12)原子物理:光电效应;原子结构;氢原子光谱与能级结构;原子核;物理学史知识。
(13)实验:十一个力、电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操作;基本仪器的使用;有效数字;数据处理与分析;误差分析。
3 、3月上旬到5月上旬,进行二轮专题复习:综合能力突破时期
这个阶段主要构建知识体系,熟悉物理模型,进行专项练习。高中物理常见的模型有:力学中的整体隔离法、共点力的动态平衡状态、机械能守恒的几种常见情景、选修3-5动量守恒定律的各种模型(滑块、碰撞、反冲、爆炸等),电学里的电磁感应与力学电路和能量的综合、带电粒子在复合电磁场中的运动等等。最好能强化训练,锻炼解题思维、查漏补缺,总结典型物理题所蕴含的思想方法,做到全面扎实、系统灵活。
本阶段推荐同学们开始渐渐网化知识体系了。我们的建议是在最短的时间内根据自身获得最大的效果,适合随大流的跟着学校老师走,基础掉队同学们就该上课的时候记好笔记,其余时间多花些时间在课本与基础习题上(课本章节后习题练习),感觉在学校已经无法提升的同学,利用套题演练,类型归纳来总结和提高自己的做题精确度和速度,这时候往往是思维的比拼,而不是“努力程度”的比拼。与其花费大量时间盲目做题,不如多花点时间总结归纳会做的题型中的思维步骤,解答步骤。对于会做题,临场发挥不佳的学生,可以通过连续长时间的做套题,或者想办法耗尽精力后(如长跑后,冲刺跑后),再做卷子,或压缩做题时间(2/3~3/4的考试时间做完卷子),以训练考场状态。
4 、5月中旬至5月底,进行第三轮复习:应用能力提高时期
本阶段主要是套卷练习来查漏补缺,通过限时训练来训练自己的考场心态和时间分配。每次模拟练习的错题一定要弄清楚原因,是知识方面的问题还是粗心大意的失误,不同的类型要有不同的策略去解决。建议同学可以参照标准答案归纳一些计算题的答题模板,并在每一次训练后针对标准格式来检查,严格锻炼自己的答题规范能力。
5 、考前最后一周:应试及心理调整时期
到了考前一周,尽量调整好心态上考场。平时不要钻牛角尖,以看题思考为主,切忌还在全力攻克陌生的超难题。应以回顾为主,课本知识点有无遗忘,平时常做题型熟悉与否等。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和自信心最为重要。
最后有四点建议给到同学们
(1)重视基本概念、基础规律的复习,归纳各单元知识结构网络,熟识基本物理模型,并通过练习完成对基本概念的辨析理解、对基本规律的综合应用;
(2)注重解决物理问题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如类推法、等效法、对称法、理想法、假设法、逆向思维法、类比和迁移法等,要认真领会并掌握运用;
(3)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问、一题多变、多题归一等形式,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重点热点知识真正做到融会贯通;
(4)用记图方式快速做好笔记,整理易错点,并经常性地针对笔记进行“看题”训练,掌握重要物理规律的应用。如:动能定理的应用、用图象法求解物理问题、极值临界问题的分析研判等。
总之,要做好高考物理总复习,必须要有周密的计划、科学的方法、得力的措施,要重视对物理状态、物理情境、物理过程的分析,要加强信息迁移问题的训练,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取得高考的胜利。
人教版必修二7.6《经典力学的局限性》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PPT课件7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8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7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9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7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7.5《宇宙航行》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二7.9《宇宙航行》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PPT课件6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PPT课件5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二7.9《宇宙航行》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8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6
人教版必修二7.5《宇宙航行》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7.8《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6
人教版必修二7.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PPT课件10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1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二6.3《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2
人教版必修二6.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二7.1《行星的运动》PPT课件3
人教版必修二7.5《宇宙航行》PPT课件4
人教版必修二7.7《万有引力定律》PPT课件10
人教版必修二7.4《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PPT课件8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