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初中同学,每天学习的知识都在不断更新,知识就需要不断地归纳总结,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总结了内能热量知识点梳理,一定要仔细阅读哦!
第二节 内能和热量(3课时)执教岑海林教学目标
1.知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
2.知道什么是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3.知道物体温度改变时,内能随这改变。
4.使学生知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
5.知道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
6.能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
7.知道热传递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一些事例;
8.知道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常见的物理现象。
9.知道热量的初步概念及热量的单位--焦耳
10.知道做功和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是等效的。重点内能的概念和其与温度有关。改变内能的方式:做功; 热传递和内能改变的关系难点内能,物体的内能是另一种形式的能;
用做功和内能改变的关系来解释摩擦生热等常见的物理现象
判定内能改变的方式教具演示
烧杯、清水、红墨水等。压缩空气引火器,机械能转化热能演示器,无色玻璃瓶,橡胶瓶塞,打气筒等学生主 要 教 学 过 程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I)一.复习:
1.机械能分哪些?
2.分子动理论的内容?
3.扩散现象表明了什么?
二.新课讲授。
1.内能的概念: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物体的内能。
2.内能大小与温度有关。
(1)演示实验,
(2)实验表明什么(教师作适当启发)。
结论: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物体内能就越大。
(3):热运动:物体内部大量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称为热运动。内能也常称为热能。
3.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任何情况下都具有)。
4.内能与机械能的区别:(让学生讨论,并归纳回答,教师作启发诱导)
--内能是物体内部分子运动所具有的能量,而机械能是与物体的机械运动有关,是整个物体的情况。
5小结和课后练习。
6五分钟测试和评析。(II)一.复习 :(1)什么叫做物体的内能?(2)物体的内能跟什么有关?
二.引入新课
物体的内能跟物体的温度有关,温度越高,物体的内能越大。也就是说当物体的温度发生了变化时,它的内能就发生了变化。如何改变物体的温度,同学们能够从生活实际上举出许多的事例。今天我们先研究一种改变内能的方法--做功。
三.进行新课
1.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会增大。
(1)演示实验:压缩空气引火实验。出示压缩空气引火器,简单介绍它的构造。取绿豆粒大小的一块干燥硝化棉,用镊子把棉花拉得疏松一些,放入玻璃筒底。将活塞涂上少许蓖麻油(起润滑和密封作用),放入玻璃筒的上口。此时要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筒内的棉花。迅速地压下活塞,可看到硝化棉燃烧发出的火光。
(2)分析现象:组织学生议论"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从而得出压缩空气做功,使空气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引起棉花燃烧。
(3)生活事例:实际这种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同学们也遇到过。例如,在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时,打气筒也会变热,这也是由于压缩空气的缘故。用其他的方法对物体做功,也能使物体内能增加,摩擦生热就是一个例子。让学生解释课本图2-9、图2-11的事例,并列举其他事例。
(4)归纳学生所举事例,得出对物体做功,物体的内能就会增大。
同学们所举的事例都是做功使物体的内能增加,做功能不能使物体的内能喊小呢?
2.物体对外做功时,本身的内能会减小。
(1)演示实验:气体膨胀温度降低的实验。
按照课本图2-12所示,事前组装好仪器。课前在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实验时告诉学生,由于水的蒸发,瓶内存在水蒸气。由于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所以水蒸气是看不到的。提醒学生注意观察瓶塞跳起时容器中有什么现象。
(2)分析现象:瓶塞跳起是水蒸汽对瓶塞做功,那么水蒸气的内能就减小,温度就降低,水蒸气就液化成小水珠,就是我们看到有雾的产生。
3.内能的改变可用做功来量度。做功改变物体内能实质是机械能与内能之间的相互转化。
4.小结: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增加;物体对外做功,物体内能减小。
5.练习、布置做业。(III)一. 复习引入新课:复习内能的概念,复习中强调物体的内能是能够改变的。通常物体温度的升降,反映出内能的改变。那么一个物体温度的升高除了上节课讲的摩擦生热外还有其他方法吗?
二. 新课教学
1.热传递:列举事例说明热传递的现象。并引导学生概括热传递共同特点:
①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发生热传递的条件,直到物体的温度相同为止。
观察并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②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
③归纳:热传递现象实质是:内能从高温的物体传到了低温的物体或从同一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向低温的部分。(即是内能的转移)
2.热量: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做热量。由于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所以高温物体的内能减少,叫做放出了热量;低温物体的内能增加,叫做吸收了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总是存在着放热物体和吸热物体,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越多,它的内能的改变越大。
3.做功和热传递对改变物体的内能是等效的。(例子:锯条温度上升了)
4.热量的单位:焦(j)
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时,可以用功来量度内能的改变;用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时,可用物体放出热量和吸收热量的多少来量度。热量和功都可以用来量度物体内能的改变,所用的单位也应该相同,都是焦耳。
5.小结:
(1)通过师生共同议论,总结热传递现象。
①热传递现象:热传递过程中,高温物体温度降低,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到温度相同时,热传递停止。
②热传递的条件:物体间存在温度差异,或物体不同部分间存在温度差。
③热传递的实质:内能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是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之一。
④热传递的方向:内能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不存在内能由低温物体传向高温物体的现象。
(2)纠正学生错误认识:"热传递过程中传递的是温度"
(3)强调:热量是在热传递过程中才会体现出来。没有热传递就没有热量,不能说成"物体含有多少热量"
三.布置作业:《课课通》
回答问题
学生举例概括总结
查字典物理网为大家提供的内能热量知识点梳理,,大家仔细品味了么,希望在学习上能够帮助到大家。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5.2《热量 比热容》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4《功的原理》ppt课件4
2015秋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上《测量的历史》ppt课件5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1《简单机械》ppt课件3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第十一章 电功和电功率》word学案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5.3《内能》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5.2《热量 比热容》ppt课件1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1《简单机械》ppt课件2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电磁感应 发电机》word教案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电压测量电压》word学案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5.2《热量 比热容》ppt课件3
2015秋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上1.1《声波的产生和传播》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第五章《热与能》ppt复习课件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5.3《内能》ppt课件1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5.3《内能》ppt课件3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探究不同物质的导电性能》word学案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认识电路》word学案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磁场》word学案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3《机械能》ppt课件4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第四章《机械和功》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4《功的原理》ppt课件1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4《功的原理》ppt课件2
2015秋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上《测量的历史》ppt课件2
北京课改版八年级上册1.2《比较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第四章《机械和功》ppt课件1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电磁波》word教案
2012北京课改版九上《欧姆定律的应用》word教案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3《机械能》ppt课件2
2016春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下4.4《功的原理》ppt课件3
2015秋上海教育版物理八上《测量的历史》ppt课件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