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理分层辅导教学的主旨内涵
分层辅导教学是根据学生的智能差异,对不同智能特点的学生创设不同层次的教学环境,协调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和要求,把不同层次的教学要求置于不同层次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之中,使教学要求和辅导计划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互适应的教学策略。
由于初中生在数学思维方面差异的加大,导致物理学习中的理解和接受能力出现层次差异。而根据学生物理学习的这些差异进行分层教学与分层辅导,将给不同层次和不同个性的学生创造各不相同的物理学习环境,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在各自的记忆和思维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和进步,实现学时个人的最大价值化。
二、实施分层辅导教学的源动力
1、面向全体
“教育是从爱里产生出来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热爱学生,首先要面向全体,就是要尽可能多的关注和尊重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多的深入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要本着“手心手背都是肉”的原始思想,对每个层次的学生付出全责,不仅要关注自己喜欢的一些“得意门生”,对后进生也要倾注爱意和热情。
2、正视偏差
分层教学与分层辅导突破了传统的对待学生之间差异的态度——消除差异,而将视角转向了对学生差异的培植、利用和开发,找准教学与各层次学生的认知水平的结合点,根据学生的差异特点和发展要求,分层制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模式,确定辅导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学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既适合大多数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又照顾到所教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4、每个学生都能学好物理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称职的老师”。只要提供给学生良好的物理学习情景,采取不同的对学生学习障碍的矫正策略,不同的学生都会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从而建构起与自己能力相称的新的物理认知结构,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新的情感体验,进而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达到物理知识与实践能力双赢的学习结局。
三、本学期自己所教班级的现状呈现
1、优秀生:智商和情商都较高。这部分学生不仅接受能力强,学习态度积极,养成习惯良好。既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又能监督其它学生的学习。
2、中间生:大约五成左右的学生都在此之列。不理想的学习成绩要么是不良的养成习惯所致,要么是学习方法不当或学习策略不科学所造成。
3、后进生(学困生)占学生总数的两成左右。其中又可分为以下几类:
(1)学习态度不端正。课堂上走神、开小差,作业草草了事。转化方法:让优秀生逐一监督,并在课堂上多提问他们,
(2)对学习缺乏兴趣,且畏难心理严重。治疗方法为:适当降低难度,鼓励为主,先激起他们对学习的兴趣,并能从学习中得到成功的喜悦,然后帮助他们制定学习计划,并示意学生主动寻找成绩好的同学监督。
(3)软硬不吃的。主要表现为把批评当糖吃,人前一套,背后一套。治疗方法:用死盯硬磨和家长配合进行转化。
(为保护学生隐私,此处略去119个字)
四、实施分层辅导教学的具体策略
1、依类分层与分组
分层:就是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的差异和提高学习效率的要求,结合教材和学生的能力水平,再结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及性格特征,按教学大纲所要达到的基本目标、中层目标、发展目标这三个层次的教学要求,将学生依下、中、上按2:5:3或3:5:2的比例分为A、B、C三个层次:A层是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即能在教师和C层同学的帮助下掌握教学内容,完成练习及部分简单习题;B层是成绩中等的学生,即能掌握教学内容,独立完成练习,在教师的启发下完成习题,积极向C层同学请教;C层是拔尖的优等生,即能掌握教学内容,独立完成习题,完成教师布置的复习参考题及补充题,可主动帮助和解答B层、A层的难点,与A层学生结成学习伙伴。
分组:是以“学案导学,展示激学”模式中的合作学习为契机,将分层的学生再合理搭配,精心混编成若干个“合作学习小组”,然后再责任到人,在合作小组内建立“一帮一”、“一帮多”的帮扶式对子,共同完成学习目标和任务。小组的负责人,由学习成绩优秀和组织管理能力俱佳的优等生担任。在课上的合作学习过程和课下的巩固提问和作业完成中,对本小组中的学困生或者自己的帮扶对象履行检查和督促的职责。
合作学习和帮扶学习不仅能够有效地解决学困生的转化问题,同时也能促进学优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学优生要想帮助他人,自己就得先要充分地理解要讲解的知识,学习上就会有紧迫感。因为,能把自己学到的知识清晰地表述出来,本身就是知识的内化和提高。而且,合作小组和帮扶对子的建立,帮助老师部分地完成分层辅导任务,大大减轻了老师的负担,解决了辅导时间不足的矛盾,可谓一举多得。
2、分层教学:
其中又分为
(1)课前预习的分层
即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预习要求。在让学生预习时,可要求A层学生主动复习旧知识,并预习新课内容;B层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试着完成相应的练习题,遇阻时,能自觉复习旧知识,带着疑问听课,能主动求教或帮助别组不懂的学习伙伴;C层学生深刻理解和掌握预习内容,例题要先行解答,能独立完成相应的习题,力求从理论和方法上消化预习内容,并能自觉帮助别组同学。
(2)课堂教学的分层
是在分层教学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安排教学进程的时候,必须以B层学生为基准,同时兼顾A、C两层。一些深难的问题,课堂上可以不讲,课后再给C层学生讲。课堂教学要始终遵守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由简到繁,逐步上升的规律,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尽量做到衔接自然,层次分明。
(3)课堂练习的分层
课堂练习遵守由浅到深、由简到繁螺旋式的教学规律,应以基本题为主,以B层学生为主线,然后层层推进教学.课堂练习一般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练习,B层以基础性练习为主,同时配有少量提高的题目,C层是基础性练习和有一定的综合题目,并适当增加一些开放性的训练题目。学生做题时,教师巡视并分层做好指导。
⑷、作业的分层
课后布置多层次习题也是分层次教学不可缺少的环节。课后作业一刀切,往往使A组学生吃不消,C组学生吃不饱。为此,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布置不同的课后作业,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A层是基础性作业(课后练习),B层以基础性为主,同时配有少量略有提高的题目(课后习题),C层是基础性作业和有一定灵活、综合性的题目(课后复习题)各半。作业的分层,一方面可以提高学习有困难学生的完成作业的积极性。允许在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根据他们自己的学习情况“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也可以减少或避免学生抄袭其他同学家庭作业的现象,学生能做多少就布置多少。另一方面,作业的分层还可以提高学习比较轻松学生的完成作业的创新性,可以对学习比较轻松的学生设置一些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作业。
3、分层辅导
教师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是有限的,所以,课外分层辅导可以是老师亲自来辅导学生,也可以根据依类分好层后,采取“手拉手”或“结对帮扶”等形式,让学生辅导学生,“一对一”或“一对多”的共同提高,共同进步,这样可以在学生之间产生互动,形成良好的相互帮助,相互促进的学习氛围。
在分层辅导中,“后进生的转化”是实施分层辅导的最关键一环。后进生的转化思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⑴、倾注情感
“亲其师,信其道”,后进生的一个普遍现象是在情感上得到的爱和温暖太少,而得到的嫌弃却很多——这其中主要是来自于学校的,也有来自于社会和家庭的。所以,作为老师,我们不仅不要嫌弃后进生,而是要对他们有所偏爱,加深与他们的沟通,加大对他们的感情投入,多给他们期望和信心,使他们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
⑵、组织教育合力
要组织一切可以发动的力量:学校,家庭,班级,同学甚至街道,形成一定的教育合力。特别是要充分发挥班集体和合作小组的力量,让他们的思想和能力在学习进程和集体活动中得到同化,熏陶,提高。
⑶、充分利用闪光点
一是要细心捕捉后进生身上的闪光之处并及时予以表扬,二是多让后进生在学习进程中扮演一些成功者的角色,让他们也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并从这种喜悦中获取信心,看到希望。因为后进生的个性特征不同,闪光点的呈现形式亦有不同,老师利用闪光点调动后进生的方法和策略也应有所不同。“充分利用闪光点”还可以体现于对学生的“分层评价”上,即对后进生的评价采取横向迁移的目光,看重或肯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是否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或进步,然后给予激励和表扬。
总之, 在实施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今天,为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程度最大限度的发展,实施分层辅导教学不失为一种老思路,新方法。分层辅导教学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教师工作量更大,需要教师有强烈的责任心和求实、创新的工作作风。当然,分层辅导教学的策略和形式要在不断地探索过程中进一步完善, 使分层辅导教学在实践意义较高的物理教学中充分发挥其教学功能, 为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提高教学效益的发挥更大作用。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同步练习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我们周围的物质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磁生电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透镜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电阻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电磁波的海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电压同步练习及答案
点击新材料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节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习题精选及答案
探究物质的密度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探索更小的微粒同步练习
测量实验探究的重要环节同步练习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同步练习及答案
电生磁和电磁铁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测量小灯泡的电阻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我们周围的物质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变阻器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尝试科学探究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二力平衡同步练习
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从地球变暖谈起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功和功率同步检测试题
功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从粒子到宇宙练习题及答案
磁现象和磁场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尝试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弹力和弹簧测力计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电和热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