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给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后,马上抛出问题:“你觉得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会怎样变化呢?”学生给出了一致的回答:“会不断升高。”“大家的猜测是否正确,让我们一起通过实验来检验。”接着出示硫代硫酸钠和松香,介绍完实验仪器并搭建好之后分配任务:让一位学生计时,每隔半分钟喊“时间到”,另外的两位学生一位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另一位说当时物质对应的状态。下面的学生记录相关数据。一切准备完毕,开始实验了。才过了1-2分钟,麻烦就来了:在温度计示数还是43℃时,试管底部的硫代硫酸钠已经部分熔化了,即出现了固液共存状态;接着,温度继续升高,最后温度停在了46℃,液态的硫代硫酸钠越来越多。
松香的熔化则放在了试管中,为了减少时间,直接用酒精灯对试管加热,温度上升很快,根本来不及计时。
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其中的规律——物质熔化的特点,接着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你能从实验数据中找出硫代硫酸钠和松香在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规律吗?学生给出答案后,再提问:面对数据,你还有别的能够更直观地看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方法吗?在指导学生作图之后,接下来应该对图中各阶段的状态和温度变化进行分析了。可是,实验事实与理论有很大的出入,该怎么办呢?
我首先让学生在图上标出各段硫代硫酸钠对应的状态,再出示理论上硫代硫酸钠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并在理论图上标出相应的温度下硫代硫酸钠的状态;再说一说哪段显示的是海波的熔化,海波在熔化前、熔化时、熔化后的温度变化情况以及“熔点”的概念。接着,让学生比较实验的结果与理论有什么区别?学生回答出:1、理论图中的海波在达到48℃时才开始熔化,达到固液共存状态;实验中的海波在43℃就已经在熔化了,已经是固液共存态了,且温度还在上升。2、理论图中的海波的熔点是48℃,实验中海波的熔点却是46℃。接着,我让学生试着去分析是什么原因使得实验结果和理论有这些差别?最后总结出:导致区别1的原因——因为我们实验中看到的先出现固液共存状态的是在试管的底部和边上,这部分海波的温度比试管中间部分的海波的温度高,而温度计测量的是试管中间部分的海波的温度,当温度计显示43℃时,试管底和壁上的海波的温度可能已经达到了海波的熔点了。导致区别2的原因——因为不能的晶体熔点往往不同,可能实验用的海波不纯,里面有杂质。
有人说:“错误是美丽的”,也有人说:“失败乃成功之母”。在我们的科学实验中会有失败,也会有错误。当出现一些细小的失误时,我们应该有清晰的认识——实验的目的在于提供认识事物的感性材料,并根据这些客观的材料得出自然科学的规律,因此要求我们在实验中必须“实事求是”。实验失败是常有的现象,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情。作为教师要以一个正确的心态来对待实验失败,决不能含混其词,蒙混过关。面对实验的失败,我们应当与学生共同解决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想象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016新版八年物理上实验专题复习题
北师大版九年级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
2014厦门一中16.1电压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一)
2014厦门一中16.4变阻器练习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期末试题卷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初三物理期末考试题
2014厦门一中17.1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练习题及答案
2016初三物理第三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2013-2014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期末测试题有答案
2015九年级物理12月段电功率、生活用电、电与磁检测题
2014厦门一中15.4电流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初三物理电学复习试卷
2015年12月八年级电阻的串并联试卷及答案解析
第十五章探究电路期末复习题及答案解析
2015年12月八年级物态变化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6—2014学年九年级物理上期末试题含答案
2016年平林中学九年级物理第15~17章试题卷
2016新版八年物理上光学画图题专题复习题
2014厦门一中17.3电阻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
2016年平林中学九年级物理第18~20章试题卷
2016年初三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题(三)
2015北师大版第十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检测题+中考典题补充
少普中学2013—2014学年度九年级物理期末试题
武汉市2015年九年级12月考物理化学合卷及答案
2014厦门一中15.2电流和电路练习题及答案
2013-2014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四章 内能的利用测试题及答
2014厦门一中15.3串联和并联练习题及答案
2013-2014年下学期九年级物理期中考试题及答案
2013-201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期中试题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