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3-15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是1m B.普通学生的质量为50kg
C.人步行的速度是3.6m/s D.家用冰箱的功率为1000w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倒车雷达
C.
超声波清洗机 D.
真空罩中的闹钟
3.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的形成 C.
霜打枝头 D.
冰的形成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手影 B.
对着镜子画脸谱
C.
海市蜃楼 D.
雨后彩虹
5.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
紧固锤头 B.
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
C.
安全气囊 D.
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6.2016年6月4日四川广元“双龙”号游船翻沉,水下机器人下水执行搜寻任务,在机器人全部浸入水中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是( )
A.压强不变 浮力不变 B.压强不变 浮力变大
C.压强变大 浮力不变 D.压强变大 浮力变大
7.假期里小明一家乘飞机去外地旅游,飞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小明的能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机械能总量不变 D.机械能总量增加
8.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钳子 B.
船桨 C.
自行车手闸 D.
剪枝剪刀
9.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
10.如图所示,选取一根自动铅笔芯,固定夹子A,夹子B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亮
B.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亮
C.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
D.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暗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1:4 B.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3:1
C.R1、R2的阻值之比是1:3 D.R1、R2的电功率之比是1:3
12.如图所示的动圈式话筒,能说明其原理的是图( )
A. B. C. D.
13.下列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有( )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
B.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C.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D.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
1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有( )
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B.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
D.增加物体的重力
1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电压表接入0~3V量程,电流表接入0~0.6A量程,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闭合开关,在保证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3A~0.6A
B.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1.5V~3V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5Ω~20Ω
D.电路总功率最大值2.7W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6.如图所示,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长缘天蛾,闻到花香说明 ,长缘天蛾吸食花蜜时,以花为参照物它是 的.
17.跳水运动员是我国在国际比赛中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18.如图所示是小红文具盒中的卷笔刀,削铅笔方便又快捷,原因是内有锋利的刀片起到 的作用,卷笔刀外壳边缘刻有花纹是为了 .
19.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水时,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 Pa,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 N.
20.生活中“抽”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有不同,用抽水机“抽”水时,水是在 作用下被“抽”上来的,用抽油烟机“抽”油烟时,油烟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 的缘故被“抽”出去的.
21.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水和浓盐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则鸡蛋在两液体中的浮力关系是F甲 F乙,若鸡蛋的质量为50g,则鸡蛋在乙杯盐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 N.
2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一个冲程,该冲程是 能转化为 能.
23.如图是关于电阻R1、R2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则R1 R2,若将R1、R2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中,则干路的电流为 A.
24.如图所示为一种人体秤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体重显示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定值电阻R0起保护电路作用,其电阻值为10Ω,在人体秤上不施加力时滑片P在电阻R的最上端,施加的力最大时滑片P移至电阻R的最下端,该人体秤测量范围0~100kg,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0.1~0.6A,则电源电压为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 Ω.
25.在家庭电路中,冰箱、电视机、电脑、电灯等用电器之间是 联的.为防止触电,必须把控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 线和用电器之间.
26.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查看了卫星通信、蓝宝石晶体材料、石墨烯等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卫星通信是利用 传递信息的,我国在石墨烯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制成光学调制器,其传输速度比铜导线快约千倍,这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 性.(选填“导电”或“绝缘”)
27.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广泛利用太阳能可以有效缓解地球的温室效应,太阳能是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请你说出太阳能的一个优点 .
三、解答题(28题6分,29题6分,30题8分,31-34每小题6分)
28.(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 的结论,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
(2)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在光屏上会接收到一个倒立 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 .小华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移至适当位置,则光屏上的像会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小雨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发放营养配餐牛奶,小雨为知道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下雨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烧杯中再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重质量,然后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牛奶的体积,小聪对小雨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估,由于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会 ,使测得的密度值偏 .
(2)小聪和小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牛奶,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得总质量为123.8g.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导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甲所示
③测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请你帮小聪和小雨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 牛奶的密度g/cm3
123.8
30.在“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 处.
(2)甲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处 .(选填“短路”或“断路”)
(3)乙组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再把它改接到正确的位置上.
(4)乙组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先测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的电功率,若要继续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移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Ω.(保留一位小数)
31.仔细观察以下四个标志,仿照示例请在其余三个标志中任选两个说出标志名称或标志的含义,并用物理知识说明设立标志的原因.
所选标志 名称(含义) 原因
丁 高压危险 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易发生触电事故
32.电热毯(俗称“电褥子”)是根据电流的 效应制成的.小亮家的电热毯通电后指示灯不亮,小亮检修时发现是电热丝断了,他把电热丝的两个断头连接起来,他发现连接处比别处更热,这是为什么?
3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正在用叉车搬运货物,现将质量为1t的货物匀速提高1.5m用时5s.试求:
(1)货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2)货物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叉车提升货物时对货物所做的功是多少?
(4)叉车提升货物的功率是多少?
34.学习了电功率的知识后,小亮想利用家中的电能表(如图所示)测量电水壶的电功率和热效率.他把质量为1kg温度是20℃的冷水倒入电水壶中,然后把家中的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电水壶工作,在5分钟内将这壶水烧开(在标准器压下),他观察到电能表转盘转了70转.试求:
(1)将这壶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水壶的电功率为多少?
(3)电水壶的热效率为多少?
2016年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13-15双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
1.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
A.学生课桌的高度是1m B.普通学生的质量为50kg
C.人步行的速度是3.6m/s D.家用冰箱的功率为1000w
【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电功率.
【分析】学会通过生活中一些物理量的了解完成.
【解答】解:A、学生课桌高度大概人身高的一半大概0.7m﹣0.8m,故A错误.
B、一个学生大概100斤,50kg,故B正确.
C、人步行的速度是1.1m/s,故C错误.
D、家用冰箱的功率为100W﹣200W,故D错误.
故选B
2.下列声现象中,能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的是( )
A.
蝙蝠靠超声波发现昆虫 B.
倒车雷达
C.
超声波清洗机 D.
真空罩中的闹钟
【考点】声音的传播条件.
【分析】①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从而反射回来的现象叫回声;
②声音能够传递能量;
③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解答】解:
A、蝙蝠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昆虫反射发现目标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不符合题意;
B、倒车雷达是靠发出的超声波被障碍物反射发现车后物体的,此现象说明声音能够反射,形成回声.不符合题意;
C、利用超声波可以清洗精密仪器,说明声音能够传递能量.不符合题意;
D、当逐渐抽掉罩内空气时,闹钟声音减小,由此可以推论,当罩内是真空时,声音将完全消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A.
冰雪消融 B.
露珠的形成 C.
霜打枝头 D.
冰的形成
【考点】熔化与熔化吸热特点.
【分析】(1)在一定条件下,物体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之间会发生相互转化,这就是物态变化;
(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叫凝华,物质由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叫升华;由气态变为液态叫液化,由液态变为气态叫汽化;由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由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3)六种物态变化过程中,都伴随着吸热或放热;其中放出热量的物态变化有:凝固、液化、凝华;吸热的有:熔化、汽化、升华.
【解答】解:
A、冰雪融化,冰由固态变成液态,是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符合题意;
B、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水滴,需要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冰晶,需要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D、冰的形成,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是凝固过程,需要放出热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A.
手影 B.
对着镜子画脸谱
C.
海市蜃楼 D.
雨后彩虹
【考点】光在均匀介质中直线传播.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物质中沿直线传播,在日常生活中,激光准直、小孔成像和影子的形成等都表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2、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
3、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看水里的鱼比实际位置浅等.
【解答】解:A、手影的形成是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A符合题意;
B、对着镜子画脸谱属于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B不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故C不合题意;
D、雨后彩虹是光的色散现象,其实质是光的折射形成的,故D不合题意.
故选A.
5.下列不属于惯性现象的是( )
A.
紧固锤头 B.
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
C.
安全气囊 D.
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
【考点】惯性现象.
【分析】惯性是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有时我们要利用惯性,有时要防止惯性带来伤害.
【解答】解:
A、撞击中,锤头和锤柄一块运动,锤柄受力静止,而锤头由于惯性还要继续运动,与锤柄结合的更结实,属于惯性现象,不合题意;
B、不再蹬地滑板车继续前行,是因为滑板车具有惯性,仍要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属于惯性现象,不合题意;
C、当汽车的后部遇到撞击时,汽车迅速向前,而人由于惯性会向后倾,安全气囊可对人起到保护作用,属于惯性现象,不合题意;
D、撑杆跳运动员上升过程是受到杆的弹力,是弹性势能转化为人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不是惯性现象,符合题意.
故选D.
6.2016年6月4日四川广元“双龙”号游船翻沉,水下机器人下水执行搜寻任务,在机器人全部浸入水中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它所受到的压强和浮力变化情况是( )
A.压强不变 浮力不变 B.压强不变 浮力变大
C.压强变大 浮力不变 D.压强变大 浮力变大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特点;阿基米德原理.
【分析】由于机器人是完全潜入水中,机器人排开水的体积不变,根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浮力的变化.
机器人在下潜过程中,海水深度越来越大,根据公式p=ρgh可知所受液体压强的变化.
【解答】解:在机器人全部浸入水中后继续下降的过程中,排开液体的体积不变,g不变,液体密度不变,根据F浮=G排=ρ液gV排,所以物体受到的浮力不变;
但由于下潜深度逐渐增大,根据p=ρgh可知,压强逐渐变大.
故选C.
7.假期里小明一家乘飞机去外地旅游,飞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关于小明的能量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动能增加,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
C.机械能总量不变 D.机械能总量增加
【考点】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变化.
【分析】影响动能的影响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运动的速度,影响重力势能的因素是物体的质量和物体的高度,其中动能和势能统称为机械能.在分析各个能量的变化时,根据各自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解答】解:在飞机加速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小明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其动能增大;高度升高,重力势能增大;机械能等于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和,所以机械能总量增加;故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8.下列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
A.
钳子 B.
船桨 C.
自行车手闸 D.
剪枝剪刀
【考点】杠杆的分类.
【分析】结合图片和生活经验,先判断杠杆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关系,再判断它是属于哪种类型的杠杆.
【解答】解:A、钳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B、船桨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是费力杠杆;
C、自行车手闸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D、剪枝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是省力杠杆.
故选B.
9.下列事件中在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上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
搓手取暖 B.
玩滑梯,臀部发热
C.
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 D.
压缩空气
【考点】热传递改变物体内能.
【分析】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两种:做功和热传递.
做功的实质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内能和其他形式能的相互转化.
热传递的实质是能量转移的过程,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有温度差.
【解答】解:ABD、搓手取暖、玩滑梯以及压缩空气都是克服摩擦做功使手的内能增加的;
C、放大镜聚光烤焦纸片是通过热传递使纸的内能增加的;
显然C选项与其它三个选项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不同.
故选C.
10.如图所示,选取一根自动铅笔芯,固定夹子A,夹子B向右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亮
B.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亮
C.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灯泡变暗
D.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灯泡变暗
【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分析清楚电路结构,根据夹子B的移动方向判断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阻值如何变化,然后应用串联电路特点结合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分析答题.
【解答】解:
由图示电路图可知,灯泡与铅笔芯串联,当夹子B向右移动时,铅笔芯接入电路的阻值变大,电路总电阻变大;
电源电压不变,由欧姆定律I= 可知,电路电流减小,由P=UI可知,灯泡实际功率变小,灯泡变暗,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11.如图所示,闭合开关后,电流表A1,A2的示数比为1:4,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是1:4 B.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3:1
C.R1、R2的阻值之比是1:3 D.R1、R2的电功率之比是1:3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它们两端的电压关系,根据欧姆定律可知R1、R2的阻值之比,利用P=UI求出R1、R2的电功率之比.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R1支路的电流,电流表A2测干路电流.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通过R1、R2的电流之比:
= = = ,故A错误;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R1、R2两端的电压之比是1:1,故B错误;
由I= 可得,R1、R2的阻值之比:
= = = ,故C错误;
由P=UI可得,R1、R2的电功率之比:
= = = ,故D正确.
故选D.
12.如图所示的动圈式话筒,能说明其原理的是图( )
A. B. C. D.
【考点】电磁感应;动圈式话筒的构造和原理.
【分析】动圈式话筒工作过程是:声波振动→引起膜片振动→带动线圈振动→线圈切割永久磁体的磁场产生感应电流→经放大传给扬声器.由此可知其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
【解答】解:动圈式话筒是利用电磁感应现象的原理制成的.
A、图中说明通电导体的周围存在磁场,故A不符合题意;
B、图中有电源,研究的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电动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故B不符合题意;
C、图中是闭合电路的部分导体切割磁感线运动,研究的是电磁感应现象,故C符合题意;
D、图中电磁铁的应用,是利用电流的磁效应的原理工作的,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下列实验中用到控制变量法的有( )
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
B.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的实验
C.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
D.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
【考点】物理学方法.
【分析】通过对控制变量法的了解,控制变量就是研究某一个物理量时,应控制其它因素不变,结合初中常见研究方法的了解完成此题.
【解答】解:A、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的实验,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关系时,控制受力面积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关系时,控制压力一定,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所以A正确.
B、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通过对动力、动力臂、阻力、阻力臂,数据进行分析得出杠杆平衡条件,没有控制变量,所以B错误.
C、探究“物体的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研究动能与质量的关系时,控制速度一定,研究动能与速度关系时,控制质量一定,采用了控制变量法,所以C正确.
D、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的实验,通过对电流的分析,归纳总结出规律,没有控制变量,所以D错误.
故选:AC.
14.用如图所示的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忽略绳重及摩擦),下列做法能提高滑轮组机械效率的有( )
A.增加物体被提升的高度
B.减轻动滑轮的重力
C.改变绳子的绕法,减少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
D.增加物体的重力
【考点】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分析】不计绳重和摩擦,克服物块重力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克服物块和动滑轮重力所做的功为总功,根据η= ×100%= ×100%= ×100%进行解答.
【解答】解:不计绳重和摩擦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
η= ×100%= ×100%= ×100%= ×100%,
A.由表达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物体被提升的高度无关,故A错误;
B.由表达式可知,减轻动滑轮的重力G动,1+ 变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故B正确;
C.由表达式可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与承担重物的绳子的段数无关,故C错误;
D.由表达式可知,增加物体的重力G,1+ 变小,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变大,故D正确.
故选BD.
1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4.5V,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10Ω,电压表接入0~3V量程,电流表接入0~0.6A量程,滑动变阻器标有“20Ω 1A”,闭合开关,在保证各元件安全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3A~0.6A
B.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1.5V~3V
C.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5Ω~20Ω
D.电路总功率最大值2.7W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功率的计算.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然后与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电流表的量程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根据P=UI求出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压表的最小示数,然后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定值电阻R与滑动变阻器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当电压表的示数UR=3V时,电路中的电流,
I= = =0.3A,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A,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I大=0.3A,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小,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最大,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 =15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滑=R总﹣R=15Ω﹣10Ω=5Ω,
则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范围5Ω~20Ω,故C正确;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P大=UI大=4.5V×0.3A=1.35W,故D错误;
(2)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时,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电压表的示数最小,
则电路中的最小电流:
I小= = =0.15A,
所以,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0.15A~0.3A,故A错误;
电压表的最小示数:
UR′=I小R=0.15A×10Ω=1.5V,
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化范围1.5V~3V,故B正确.
故选BC.
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6.如图所示,盛夏时节百花绽放.四溢的花香引来长缘天蛾,闻到花香说明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长缘天蛾吸食花蜜时,以花为参照物它是 静止 的.
【考点】分子的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
【分析】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有间隙,物体间位置是否有改变,确定是静止还是运动.
【解答】解:能够闻到花香,空气中有大量的花粉分子,说明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天蛾与花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是静止的.
故答案为: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静止.
17.跳水运动员是我国在国际比赛中的优势项目.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是一对 平衡力 (选填“平衡力”或“相互作用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形状 .
【考点】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分;力的作用效果.
【分析】(1)二力平衡的条件是:同物、等大、反向、共线,同时满足时,两个力彼此平衡;
(2)力的作用效果是: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解答】解: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重力和支持力符合二力平衡的条件,因此是一对平衡力;
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故答案为:平衡力;形状.
18.如图所示是小红文具盒中的卷笔刀,削铅笔方便又快捷,原因是内有锋利的刀片起到 增大压强 的作用,卷笔刀外壳边缘刻有花纹是为了 增大摩擦 .
【考点】增大压强的方法及其应用;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分析】(1)增大压强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
(2)增大摩擦力的方法: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在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
【解答】解:(1)锋利的刀片是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2)卷笔刀外壳边缘刻有花纹是在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手和外壳之间的摩擦力.
故答案为:增大压强;增大摩擦.
19.如图所示,一个底面积为20cm2,深度为10cm的杯子装满水时,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 1×103 Pa,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力为 2 N.
【考点】液体的压强的计算;压力及重力与压力的区别.
【分析】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和压力:先计算压强(p=ρgh),后计算压力(F=pS).
【解答】解:水对杯子底的压强:
p=ρgh=1×103kg/m3×10N/kg×0.1m=1×103Pa,
根据p= 可得,水对杯子底的压力:
F=pS=1×103Pa×20×10﹣4m2=2N.
故答案为:1×103;2.
20.生活中“抽”字表述的现象,其原因各有不同,用抽水机“抽”水时,水是在 大气压 作用下被“抽”上来的,用抽油烟机“抽”油烟时,油烟是由于空气流速越大,压强越 小 的缘故被“抽”出去的.
【考点】大气压的综合应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分析】(1)抽水机是先将筒内的空气排出,使其内部压强较小,水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到高处.
(2)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在气体和液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利用这一知识点去分析.
【解答】解:(1)抽水机抽水时,抽水机是先将筒内的空气排出,此时筒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大气压将水从低处压到高处;
(2)由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可知抽油烟机在工作时,由于转动的扇叶处气体的流速大,压强小,从而在周围大气压的作用下将油烟压向扇口排出.
故答案为:大气压;小.
21.将一个新鲜的鸡蛋分别浸入水和浓盐水中,静止后如图所示,则鸡蛋在两液体中的浮力关系是F甲 < F乙,若鸡蛋的质量为50g,则鸡蛋在乙杯盐水中所受到的浮力为 0.5 N.
【考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图示可知,鸡蛋在水和浓盐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根据阿基米德原理鸡蛋受到浮力的关系;
根据图示可知,鸡蛋在浓盐水中悬浮,悬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根据G=mg即可求出浮力的大小.
【解答】解:根据图示可知,鸡蛋在水和浓盐水中排开液体的体积相同;
因为水的密度小于浓盐水的密度,因此由F浮=ρ液gV排可得,鸡蛋在浓盐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故F甲
又因为鸡蛋在浓盐水中处于悬浮状态,因此鸡蛋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即F浮=G=mg=0.05kg×10N/kg=0.5N.
故答案为:<;0.5.
22.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工作过程的一个冲程,该冲程是 内 能转化为 机械 能.
【考点】内燃机的四个冲程.
【分析】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分别是吸气、做功、压缩和排气,各冲程的特点不同,因此根据气门的状态和活塞的运行方向确定冲程;并且只有做功冲程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另外还有压缩冲程有能量转化,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解答】解:
从图中可以看出,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和活塞向下移动的特点,可以判断这个冲程是做功冲程,此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故答案为:内;机械.
23.如图是关于电阻R1、R2的电流与电压关系的图象,则R1 < R2,若将R1、R2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中,则干路的电流为 0.5 A.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将R1、R2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图象读出通过两电阻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比较两电阻的阻值关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的电流.
【解答】解:将R1、R2并联接在电压为2V的电路中,
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所以,两电阻两端的电压均为2V,
由图象可知,通过两电阻的电流分别为I1=0.4A,I2=0.1A,
由I= 的变形式R= 可知,R1
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
所以,干路的电流:
I=I1+I2=0.4A+0.1A=0.5A.
故答案为:<;0.5.
24.如图所示为一种人体秤的工作原理示意图,电源电压恒定不变.体重显示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定值电阻R0起保护电路作用,其电阻值为10Ω,在人体秤上不施加力时滑片P在电阻R的最上端,施加的力最大时滑片P移至电阻R的最下端,该人体秤测量范围0~100kg,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0.1~0.6A,则电源电压为 6 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为 50 Ω.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施加的力最大时滑片P移至电阻R的最下端,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的示数最大,由题意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源的电压;
(2)在人体秤上不施加力时滑片P在电阻R的最上端,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与R0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
(1)施加的力最大时滑片P移至电阻R的最下端,电路为R0的简单电路,电流表的示数最大,
由I= 可得,电源的电压:
U=I大R0=0.6A×10Ω=6V;
(2)在人体秤上不施加力时滑片P在电阻R的最上端,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 = =60Ω,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值:
R=R总﹣R0=60Ω﹣10Ω=50Ω.
故答案为:6;50.
25.在家庭电路中,冰箱、电视机、电脑、电灯等用电器之间是 并 联的.为防止触电,必须把控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 火 线和用电器之间.
【考点】家庭电路的连接.
【分析】家庭电路中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开关和开关控制的用电器之间是串联、且开关要接在用电器与火线之间.
【解答】解:家庭电路的电压是220V,用电器额定电压是220V,只有用电器并联在电路中才能正常工作.故在家庭电路中,冰箱、电视机、电脑、电灯等用电器之间是并联的;
为防止触电,必须把控制用电器的开关接在火线和用电器之间,这样在断开开关时,用电器才不会带电.
故答案为:并;火.
26.2016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哈尔滨市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单位,查看了卫星通信、蓝宝石晶体材料、石墨烯等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卫星通信是利用 电磁波 传递信息的,我国在石墨烯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之一是制成光学调制器,其传输速度比铜导线快约千倍,这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 导电 性.(选填“导电”或“绝缘”)
【考点】卫星中继通信;导体.
【分析】(1)卫星通迅利用了电磁波来传递信息;
(2)铜是导体,石墨烯传输电信号的速度比铜导线快约千倍,据此分析石墨烯具有的性质.
【解答】解: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卫星通信是依靠电磁波传递信息的;
铜是导体,石墨烯传输电信号的速度比铜导线快约千倍,这说明石墨烯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故答案为:电磁波;导电.
27.太阳是人类能源的宝库,广泛利用太阳能可以有效缓解地球的温室效应,太阳能是 可再生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请你说出太阳能的一个优点 无污染 .
【考点】太阳能的利用.
【分析】(1)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不能从自然界源源不断获得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源.
(2)太阳能热从节能、环保、安全等方面分析回答.
【解答】解:
太阳能从自然界里源源不断的得到补充,属于可再生能源;
太阳能的优点是:利用太阳能,可以节约能源,并且无污染.
故答案为:可再生;无污染.
三、解答题(28题6分,29题6分,30题8分,31-34每小题6分)
28.(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如图甲小华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EO和反射光OF的径迹,接着她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如图乙),在纸板上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由此得出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的结论,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 光路是可逆的 .
(2)小华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蜡烛、透镜、光屏的位置如图丙所示,在光屏上会接收到一个倒立 缩小 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 照相机 .小华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同时将光屏移至适当位置,则光屏上的像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考点】光学实验设计与探究.
【分析】(1)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若把法线左边的纸板向后或向前折,则在纸板上将不能看到反射光线.光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2)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知道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同时知道当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变小.
【解答】解:(1)如图所示,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则在纸板上不能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图甲所示的实验中,如果让光沿FO方向射到镜面,会发现反射光沿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2)如图丙所示,物距大于像距,物距大于2倍焦距,则在光屏上会接收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这一原理可制成照相机.
如果再将蜡烛远离透镜,则物距增大,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物距增大时,像距减小,像变小,所以光屏上的像会变小.
故答案为:(1)不能;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光路是可逆的.
(2)缩小;照相机;变小.
29.小雨所在的学校为学生发放营养配餐牛奶,小雨为知道牛奶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1)下雨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在烧杯中再倒入适量的牛奶测出烧杯和牛奶的重质量,然后将烧杯中的牛奶全部倒入量筒中测牛奶的体积,小聪对小雨的测量方法进行了分析评估,由于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会 粘在烧杯壁上少部分 ,使测得的密度值偏 大 .
(2)小聪和小雨对实验进行了改进,实验过程如下:
①在烧杯中倒入牛奶,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测得总质量为123.8g.
②把烧杯中的部分牛奶导入量筒中,其示数如图甲所示
③测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
请你帮小聪和小雨将数据及计算结果填在下表中.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 牛奶的密度g/cm3
123.8
【考点】液体的密度测量实验.
【分析】(1)在测量液体的体积时,在将液体全部倒入量筒时,难免会在容器壁上留有液滴,所以测得液体的体积会偏小;
(2)在进行量筒的读数时,注意分度值,视线应与液面的凹底相平;
天平平衡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将牛奶的质量和体积代入公式ρ= 便可求出其密度.
【解答】解:
(1)当将烧杯中的牛奶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难免会沾有小液滴,所以测量值会比牛奶的实际体积偏小,由公式ρ= 知,牛奶密度偏大;
(2)由图甲知,量筒的分度值为2ml,所以牛奶的体积为60ml,即60cm3.
由图乙知,烧杯和剩余牛奶的总质量为50g+10g+2g=62g.
牛奶的质量m=123.8g﹣62g=61.8g,
牛奶的密度:ρ= = =1.03g/cm3.
故答案为:(1)粘在烧杯壁上少部分;大;
(2)
烧杯和牛奶的质量m1/g 烧杯和剩余牛奶的质量m2/g 量筒中牛奶的质量m/g 量筒中牛奶的体积V/cm3 牛奶的密度g/cm3
123.8 62 61.8 60 1.03
30.在“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中,小灯泡标有“2.5V”字样.
(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 断开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移至 最大阻值 处.
(2)甲组同学连接好电路后,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流表无示数,但电压表有示数,电路故障可能是小灯泡处 断路 .(选填“短路”或“断路”)
(3)乙组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甲所示,其中有一根导线接错了,请在接错的导线上打“×”再把它改接到正确的位置上.
(4)乙组同学正确连接电路后,先测小灯泡两端电压为2V时的电功率,若要继续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此时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右 移动,当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0.3 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0.75 W,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 8.3 Ω.(保留一位小数)
【考点】电功率的测量.
【分析】(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
(2)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电压表中间断路.
(3)电路连接检查,首先检查两表,电压表、电流表的连接和量程的选择,然后检查滑动变阻器连线,确定连线问题,按照要求改正.
(4)要测量额定电压说明灯泡电压要增大,根据串联分压滑动变阻器电压变小则电阻变小,根据电流表量程读出电流,根据P=UI计算电功率.
【解答】解:(1)连接电路前,开关应断开,滑片滑到最大阻值处,保护电路.
(2)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路中存在断路,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与电压表并联的灯泡断路.
(3)检查电路发现,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电流表并联在灯泡两端,要求改动一根导线,暂时不管电压表,结合电流表正进负出,让电流表、灯泡、滑动变阻器串联,再检查电压表是否并联在灯泡两端,如图所示.
(4)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5V,现在灯泡的实际电压为2V,需要使灯泡两端电压变大,根据串联分压的规律可知,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应变小,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应变小,所以滑片应该向右端移动.
根据图乙可知,电流表量程为0~0.6A,电流表示数I=0.3A,
灯泡额定功率:P=UI=2.5V×0.3A=0.75W,
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R= = ≈8.3Ω.
故答案为:
(1)断开;最大阻值;(2)断路;(3)如上图所示;(4)右;0.3;0.75;8.3.
31.仔细观察以下四个标志,仿照示例请在其余三个标志中任选两个说出标志名称或标志的含义,并用物理知识说明设立标志的原因.
所选标志 名称(含义) 原因
丁 高压危险 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易发生触电事故
【考点】物理常识.
【分析】根据我们对于各种标志的认识及对应的物理规律来解答.
【解答】解:
甲是禁止鸣笛的标志,原因是防止噪声的产生;
乙是限速标志,原因是在质量一定时,汽车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危害越大;
丙是限重标志,原因是质量大,惯性,运动状态难以改变.
故答案为:
所选标志 名称(含义) 原因
甲 禁止鸣笛 防止噪声的产生
乙 限速标志 在质量一定时,汽车速度越大,动能越大,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危害越大
32.电热毯(俗称“电褥子”)是根据电流的 热 效应制成的.小亮家的电热毯通电后指示灯不亮,小亮检修时发现是电热丝断了,他把电热丝的两个断头连接起来,他发现连接处比别处更热,这是为什么?
【考点】焦耳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分析】(1)电流通过导体发热的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
(2)在家庭电路中,导线连接往往接触不好,易造成电阻变大,根据Q=I2Rt可知,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电阻大的产生的热量多.
【解答】解:(1)电热毯是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工作的;
(2)把电热丝的两个断头连接起来后,连接处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
由Q=I2Rt可知,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连接处产生的热量多,
所以连接处比别处更热.
答:热;把电热丝的两个断头连接起来后,连接处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由Q=I2Rt可知,在电流、通电时间相同时,连接处产生的热量多.
33.如图所示工人师傅正在用叉车搬运货物,现将质量为1t的货物匀速提高1.5m用时5s.试求:
(1)货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
(2)货物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少?
(3)叉车提升货物时对货物所做的功是多少?
(4)叉车提升货物的功率是多少?
【考点】速度与物体运动;重力的计算;功的计算;功率的计算.
【分析】(1)由v= 计算货物上升的速度;
(2)由G=mg计算货物所受到的重力;
(3)由W=Fs=Gh计算对货物所做的功;
(4)由P= 计算叉车提升货物的功率.
【解答】解:
(1)匀速提高1.5m用时5s,货物上升的速度:
v= = = =0.3m/s;
(2)货物质量为1t,货物所受到的重力:
G=mg=1000kg×10N/kg=1×104N;
(3)叉车提升货物时对货物所做的功:
W=Gh=1×104N×1.5m=1.5×104J;
(4)叉车提升货物的功率:
P= = =3000W.
答:(1)货物上升的速度是0.3m/s;
(2)货物所受到的重力是1×104N;
(3)叉车提升货物时对货物所做的功是1.5×104J;
(4)叉车提升货物的功率是3000W.
34.学习了电功率的知识后,小亮想利用家中的电能表(如图所示)测量电水壶的电功率和热效率.他把质量为1kg温度是20℃的冷水倒入电水壶中,然后把家中的用电器都与电源断开,仅让电水壶工作,在5分钟内将这壶水烧开(在标准器压下),他观察到电能表转盘转了70转.试求:
(1)将这壶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多少?
(2)电水壶的电功率为多少?
(3)电水壶的热效率为多少?
【考点】电功与热量的综合计算;能量利用效率.
【分析】(1)知道水的质量、初温、末温(在标准器压下水的沸点为100℃)以及比热容,根据Q吸=cm(t﹣t0)求出水吸收的热量;
(2)600Revs/kW•h表示电路中每消耗1kW•h的电能,电能表的转盘转600r,据此求出转盘转70r消耗的电能,根据P= 求出电水壶的电功率;
(3)水吸收的热量和消耗电能的比值即为电水壶的热效率.
【解答】解:(1)在标准器压下水的沸点为100℃,则水吸收热量:
Q吸=cm(t﹣t0)
=4.2×103J/(kg•℃)×1kg×
=3.36×105J;
(2)电能表转盘转了70转消耗电能:
W= kW•h= ×3.6×106J=4.2×105J,
电水壶的电功率:
P= = =1400W;
(3)电水壶的热效率:
η= ×100%= ×100%=80%.
答:(1)将这壶水烧开,水吸收的热量是3.36×105J;
(2)电水壶的电功率为1400W;
(3)电水壶的热效率为80%.
人教版《9.2磁场》同步教辅练习及答案
电学实验专题方法和练习
我们周围的物质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磁现象和磁场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第七节 探究运动和力的关系习题精选及答案
探究汽化和液化的特点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电磁波的海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二力平衡同步练习
变阻器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从粒子到宇宙同步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尝试科学探究同步练习
尝试科学探究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从地球变暖谈起同步测试题及答案
功和功率同步检测试题
电压同步练习及答案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点击新材料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联考试卷(有答案)
《11.2 电路的组成和连接方式》课堂测评题及答案
电功率和安全用电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电和热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功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我们周围的物质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人教版《9.4电磁铁》同步教辅练习及答案
电生磁和电磁铁达标测试题及答案
从地球变暖谈起过关训练试题及答案
飞机为什么能上天同步训练试题及答案
探究物体不受力时怎样运动同步检测试题及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