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我们课堂模式大家都已经很熟悉了,以你们为主体,老师退居了二线,感觉以前用了几十年的传统课堂模式突然失去了生命力。可一年多以来,同学的思维能力不见提高,同学转为拼命完成任务,导学案变成了负担。我一直在思考:传统课堂的优势是老师讲得精彩,启发到位,完成面上的工作,但学生参与度少,而高效课堂模式让学生主动思考,自己主演,自己动手,的有机结合,但学生思维深度不够,多题归一,一题多解无法达到。如何让两者有效的结合,我借鉴了别人的经验,然后根据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思考,总结了下面的教学流程,这将成为我们以后物理课堂教学流程:
一、课前预习:目标:自我完成教材的解读,对概念、模型形成自己的认识。教师通过微课视频进行知识突破,具体而言:
1、自我知识认识:阅读教材,查阅资料(练习册知识),了解本节内容,解决基础知识问题。
2、教师制作视频或引导同学们完成教师提前预设的预习案,学生根据预习案深入挖掘教材、通过辅助资料的提示,完成对本节内容的深入理解。(10分钟)
3、完成解读后,每个同学形成本节的知识清单。通过你对对本节内容的思考形成清单。(于头一天晚自习结束后上交。)……
知识清单内容一般包含:①、自我认知的知识网络结构示意图
②、对概念的深入理解、公式来源、推导和使用范围。
③、对本节知识应用的类型、总结应对的策略。
4、自我检测:完成自主检测A级训练,并自我修订,根据自我修订的在返回思考不足。不能解决的罗列问题,请教老师或者同学。(10分钟)
二、课堂流程
1、知识回顾:展示一些优秀的知识清单,并有老师讲解其中重要的知识点……(5分钟以内)
2、课堂测试,(根据情况制定时间,一般在15分钟,独学)
3、小组讨论:学科组长组织小组纠错,讨论做题过程中的思路。
讨论步骤:①、小组统一的答案。②、发现试题类型。③、总结这类题的难点或者陷阱。④、学科组长收集本组问题,需要老师讲的部分。(10分钟)
4、问题收集:由课代表到各组收集问题。
5、老师精讲:针对性的讲解一、两个问题。(10分钟)
①、说模型、说思路,教审题、抓字眼,抓关键。
②、将规律、讲陷进。
三、循环延伸:反馈训练卷的使用
将课堂反馈分为两部分:
1、在完成预习部分的时间:完成第一次反馈训练:完成反馈训练1。(第一节晚自习前交)
2、第二天课堂延伸:
①、老师根据作业完成情况。精评反馈训练卷1(10分钟)。
②、完成反馈训练卷2:根据学生作业完成情况,针对命制15分钟左右的试题。
③、直接进入展示环节,学生晒思路、晒过程、晒板书,学生评讲。
学科问题解决团成员:XXX、YYY、ZZZ、HHH,下放到小组解决问题。
卧式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
演示通电螺线管磁场方法四
波状镜
立式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
电动机的应用
小型内磁式直流电动机
演示通电螺线管磁场方法二
直流发电机模型
验磁器
手摇交直流发电机方法一
铁棒在地磁场中被磁化
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的往复运动
磁电滚摆
多用底座和支架的制作
用光屏演示光路
半导通并联式多个通电线圈在磁场中的转动
小孔成像方法三
多用交直流电机
简单自润滑电动机
简易充磁退磁装置
玻璃凸透镜
空间磁场演示器
直流电动机换向演示
用带差动放大器的灵敏电流计和专用磁铁演示电磁感应
磁极的相互作用
光源盒
二极转子式电动机
交流发电机模型
简易电磁感应演示装置
演示通电螺线管磁场方法一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