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导课:(实用、新颖、简洁)
[复习提问](1)电流是如何形成的?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
[引入新课]电流不但有方向,而且有大小。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电流的大小
[提出问题]电流看不见、摸不着,怎样判断导体中电流的大小?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让我们一起做下面的实验。
[演示实验]将“PZ220—40”的白炽灯接入照明电路中,闭合和断开开关时,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灯泡发光),让学生摸一摸灯泡壁,有什么感觉?(感到发热)。
[讲述]当灯泡中有电流通过的时候,灯丝发热,且热得发光。这种现象就是电流的热效应和光效应。利用电流的热效应可以判定电流的存在,能不能判定电流的大小呢?
[演示实验]将额定电压是2.5伏的小灯泡先后接到一节和两节干电池上,观察灯的亮度有什么不同,说明原因。
由以上两个实验可见:电流越大,相同时间内电流产生的热越多,灯也越亮。
怎样表示电流的大小呢?
我们知道,水管中的水流有大小,水流大,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多;水流小,单位时间内流出的水少。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导体中有电流时,就有电荷在导线中移动。
[总结]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越多,即电量越多,电流就越大。
[学生自学]加油站,了解电荷量
[教师讲述](2)物理学中用电流强度(I)表示电流的强弱(大小)。把1秒内通过导体某横截面的电量(Q),叫做电流强度。简称电流。
引导学生类比以前学过的速度、密度等物理量得出电流强度的定义式
定义式:电流强度=电量/时间※I=Q/t
在国际单位制里,电流的单位是安培,简称安(A)。1A=1C/s。
1A表示的物理意义是如果1s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是1C,那么导体中的电流就是1A。
电流的常用单位还有:毫安(mA),微安(μA)。
1安=1000mA,1mA=1000μA。
【指导学生阅读】“信息窗”,了解常见电器的电流大小,并选择其中几个进行单位换算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2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教案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1《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5《牛顿第一定律》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WORD教案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2《质量》WORD教案7
人教版物理第十二章《运动和力》单元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2《质量》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1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3《长度、时间及其测量》WORD教案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1《运动的描述》WORD教案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6《浮力的应用》WORD教案4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4《力》WORD教案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1.3《密度》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4.4《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WORD教案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3.1《弹力 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2.2《运动的快慢》WORD教案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