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的确变难了很多,比如摩擦力的计算,并不像杠杆平衡那样只用一个方程就可以搞定所有的问题。高中物理中要研究的摩擦力只有两种,在计算上是截然不同的两种模式,不可乱用。通过本文对摩擦力的讲解,不仅帮同学们复习此知识点,还帮助大家理解高中物理学习思路,即把各个知识点的脉络理清,知识点和物理公式(特别是使用前提条件)掌握牢。
当学校讲解到牛顿第二定律这一章节,涉及到的摩擦力问题会变难,因为摩擦力完全可以与牛顿第二定律联系起来命题;这样的综合一下子就增加了摩擦力的难度。遇到考察摩擦力的物理题,首先就是要搞明白摩擦力的性质是什么,即摩擦力属于哪种类型?而后在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
(1)摩擦力的性质(种类)
摩擦力的性质说的就是摩擦力的种类,到底要研究的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
从基本定义来看,滑动摩擦指的是两接触表面间存在相对滑动时的摩擦。
两个物体之间具有相对运动趋势,却没有发生相对滑动的摩擦力我们称之为静摩擦。
(2)不同的摩擦力,要用不同的计算方法。
滑动摩擦力的计算,要用其计算公式f=μN;期中,μ指的是滑动摩擦系数,N指的是正压力。请注意,N是在与速度方向垂直方向上表现出来的压力绝对值,并不是合力(合力肯定为零,否则就会运动)。
同学们需要牢记,静摩擦力的计算,是没有物理公式的,千万不要乱用了滑动摩擦力的物理公式;对静摩擦力的计算,我们总是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来判定的。
举个例子,物体如果处于静止状态,一定是受力平衡的。那么外界导致物体发生运动趋势的外力,一定就是被静摩擦力抵消了。
这个例子给我们的思路就是,研究静摩擦力,先分析其他的外力。
再举个例子,这个例子针对的是已经学过牛顿第二定律的同学。
如果物体m放在M上,并与M一起,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对物体m进行受力分析,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外力(比如M与m之间弹簧连接有弹簧弹力等),和这个静摩擦力(M提供)共同的作用,进而产生合外力F合,其数值等于ma;如果我们知道了这些力(弹力大小),通过运动学方程计算出了加速度a的数值,就可以联系牛顿第二定律计算摩擦力了。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1《波的形成和传播》PPT课件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1《功和内能》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2《简谐运动的描述》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2《热和内能》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1《波的形成和传播》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2《热和内能》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6《惠更斯原理》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5《多普勒效应》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1《波的形成和传播》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5《多普勒效应》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3《简谐运动的回复力和能量》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4《波的衍射和干涉》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5《多普勒效应》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PPT课件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3《热力学第一定律》PPT课件1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5《多普勒效应》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5《多普勒效应》PPT课件6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3《热力学第一定律》PPT课件3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3《波长、频率和波速》PPT课件2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2.2《波的图象》PPT课件5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4)11.1《简谐运动》PPT课件4
新课标人教版(选修3-3)10.1《功和内能》PPT课件1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