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在现行的理科教学中,最使学生感到头痛。主要原因是:高中物理所学内容从古代到近代,可以说点多、面广、理深,重在定量分析与计算、矢量运算性较强。从能力要求方面,以数学为工具,以语文为基石,以自然界为背景,包含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审题能力、阅读能力、理解能力、综合分析、判断能力、文字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数、形、图转化能力,等等。面对这样一门课,若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在教学过程中就会产生消极情绪,出现自卑、怯弱、逆反、放弃等不良现象。教师要正确对待,分析各类学生学习困难产生的原因,及时地、有目的性地矫正心态和方法,使学生以健康、饱满的心理迎接每天新的学习。
一、物理学习困难的含义
我们认为,物理学习困难是指智力正常的学生物理学习成效低下,不能适应物理学习要求的状态。
物理学习困难不是智力低下、感官障碍、缺乏学习条件等因素造成的。学习困难是指物理学习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状态,而不是依据最终结果作出的判断与评价。不同学生的物理学习困难程度不等,成因不一。但是学习困难是暂时的,物理学习能力可以通过锻炼提高。
二、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分析
1.高一物理存在台阶。
初、高中教材内容深度、覆盖面及表述方式和要求的悬殊,是造成台阶的原因之一。初中物理重在定性研究,所研究的现象具有较强的直观性,教学要求以识记为主;高中物理所研究的现象比较复杂而抽象,多数要用定量的方法进行分析、推理和论证,教学要求重在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讨论和解决实际问题。初中物理介绍物理量重点讲它的量度、定义,而对其物理意义讲解较少。如对力这一物理量,仅要求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目的仅让学生知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避而不谈。高中物理在介绍物理量时,重点要介绍其物理意义。如介绍位移,着重介绍它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涉及矢量。着重介绍基本规律是在什么条件下产生的,再介绍它的物理意义。
2.存在学习心理障碍。
学生普遍存在畏难情绪,心理压力较大。而且高一物理的运算又迅速地从单纯的算术、代数运算过渡到函数、图像、向量、极值等运算。这就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概括、推理、想象等思维能力,应用数学分析能力,以及与之对应的优化方法、学习习惯和思维质量。这对于刚上高中的只有形象思维或具有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但尚处于经验型阶段的高一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思维方式中质量上的飞跃。不良的竞争,过大心理压力的长期作用会使青少年的心理不胜负荷,从而产生学习障碍。
3.存在学习的思维障碍。
(1)用错误的生活经验分析具体的物理现象。
高中学生已经从生活中和初中的物理课中接触了大量的物理现象,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有些生活经验是正确的,是我们建立物理概念的基础,有些生活经验是错误的。错误的生活经验往往会导致他们的思维障碍。如:生活经验告诉学生“摩擦力是阻碍物体运动的”,会使学生产生滑动摩擦力和运动方向始终相反的错误结论。又如:生活经验告诉学生“手握瓶的力越大,瓶越不容易掉下来”,很容易使学生产生“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手的握力有关”的错误观点。
&n
bsp; (2)思维定势。
所谓思维定势就是人脑受到某种外来信号的刺激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
学生极易按照习惯的思考方法处理问题,往往会陷入思维功能僵化,处理问题绝对模式化的困境。在高中讲了功的表达式W=FScosθ后,若问:“一个人用大小为F的水平力推一物体沿半径为R的圆周走完一周后,推力做了多少功?许多学生马上回答做功为零。因为沿圆周一周位移为零。再联系W=Fscosθ所以做功必为零,忽视了F是变力这一重要因素。
(3)以数学关系式代替物理概念。
学生在思考物理问题时带有一种“数学惯性”,将物理问题数学化,忽视事物的物理事实和物理意义,以数学关系代替物理概念。
例:空间某点的电场强度可用公式E=F/q来表示,若问当q增大、减小或不存在时,该点电场强度如何变化?很多同学会简单地从E=F/q出发,用数学知识进行分析回答,忽视其表达的物理含义,从而造成错误,形成思维障碍。不少同学都单纯从公式出发,用数学知识分析,回答趋于无穷大,脱离了物理事实(质点)的限制而得到错误的结论。
(4)只重结果,忽视思考过程,不能深入理解物理概念及规律的本质和内在的联系。
只要得出正确的结果,就不愿多想其他的解决方法。在解决问题时很难展开联想,影响思维的流畅性。例:在电场这章的学习中,问学生带电粒子在电场中运动时动能的变化和什么因素有关?学生会回答和重力做功有关。由于没能真正理解物体做功和功能变化的关系,没有考虑到电场力做功的作用。
三、克服高中物理学习困难的几点教学措施和尝试
1.对教师自身的要求。
(1)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从更高的层面和更广阔的视角把握教材,并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发展需要做出新的构思和处理。不断提高对教学实践进行反思的能力。(2)注重教学过程。教师要采取多种方式,利用多种媒体,创设各种情境,诱导学生主动学习,多启发,使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得到较大限度的开发。(3)正确使用评价手段。我们要客观评价,注重试题的内容分析,及时找学生座谈,了解存在问题,解决问题,对成绩差的学生绝对不能打击、讽刺、挖苦,而要寻找他们在物理学习中的闪光点,鼓励,多安慰。(4)善于听取学生肤浅或错误的看法,并进行矫正。要主动与学生交谈,以长辈的胸怀消除师生的代沟。当发现学生物理学习退步后,老师与学生又不能达成共识时,多与其他教师沟通,必要时与家长沟通,及时了解他们存在的问题,找准病因,知道他们的思想动向,调整他们的心理状态,维护他们的自尊,逐渐引导他们,使他们自我觉醒。
2.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浓厚兴趣。
兴趣是学好物理的潜在动力。培养兴趣的途径很多,应注意到物理与日常生活、生产、现代科技密切联系。在身边有很多的物理现象,用到了很多物理知识,如说话时,声带振动在空气中形成声波,声波传到耳朵,引起鼓膜振动,产生听觉。
3.让学生积极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
活动的参与,可以使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实用化,使学生感到物理是很有用的。学生通过参与研究性学习,能提高动手能力,变得对物理越来越感兴趣。
4.经常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要求学生积极预习,认真听讲,及时整理,独立作业,重视订正。引导学生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教师要真正做到想学生所想,想学生所疑,想学生所难,想学生所错,想学生所忘,想学生所会,想学生所乐,从而以高度娴熟的
教育技巧和机智,灵活自如、出神入化地带领学生在知识的海洋遨游,用自己的思路引导学生的思路,用自己的智慧启迪学生的智慧,用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情感,用自己的意志调节学生的意志,用自己的个性影响学生的个性,用自己的心灵呼应学生的心灵,使师生心心相印,肝胆相照。
综上所述,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状态和思维习惯,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只要我们切实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建立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不断培养学生优良的物理思维品质,及时解决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各种困难,物理教学就会越来越生动,就一定会使学生更爱学物理,更会学物理。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0
高二物理下册6月月考检测卷1
机械能守恒定律教案3
机械能和能源教案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5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3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1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4
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教案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1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2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3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2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7
核能课件2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考试试卷2
经典力学的成就与局限性教案
高二物理下册5月月考模块检测题2
描述圆周运动教案
高二物理下册5月月考模块检测题1
斜抛运动教案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6
2016届高考物理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6
高二物理下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2
高二物理下册学业水平考试试题1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29
天体运动教案
高二物理下册期中模块考试试卷1
高二物理下册5月阶段性检测1
2016届高考物理第二轮考点冲刺复习课件33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