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
物理形象的形成,可采用实验、模型、类比、画图、等多种方式。
1、重视实验,利用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实验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活动,是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中学物理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验证物理规律、物理概念、物理过程,同时也具有直观性、真实性、趣味性,易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为此在课堂教学中应尽可能的去做好每一个演示实验。在做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将实验所得的形象加以理想化,把实验现象与其物理本质联系起来,建立理想化的模型或理想化的动态形象,储存在学生的头脑中。例如:在进行沸腾内容教学中,安排观察水沸腾的学生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水温升到多少时水中出现由大到小变化的气泡,水温升到多少时水中气泡由小到大,升到液面而破裂,此时继续加热水温是否变化?有些学生认为只要水中产生气泡就是沸腾。此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气泡先由大到小而过一段时间又产生由小到大变化的原因,使学生认识到当水中气泡由小到大变化时水才沸腾,帮助学生建立水沸腾的正确形象。并要求学生以后一提到沸腾,眼前就应呈现出由小到大冒气泡的形象。又如在磁场的教学中,通过小磁针和铁屑在磁体周围的排列情况的实验,形象地画出描述磁场的磁感线,要求学生见到磁体就想象出它的磁感线的空间分布形象。通过实验帮助学生从直观的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从而理解物理现象,掌握物理规律。
2、运用电化教学手段,增强形象思维能力
在物理教学中,利用投影、录像、多媒体技术等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动态的画面将一些看不见、摸不着、课堂教学不便演示的实验现象、物理图景、物理过程展示出来,再现物理情景,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物理形象,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各种电化教学中,电脑辅助教学是一种富有特色的新型教学形式,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如在讲授“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内容时,由于实验器材的原因,实验比较难做,而且直观性差。我就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了“光的反射、光的折射”。先用变色闪烁来介绍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折射光线、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等有关概念;接着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学生可以清楚看到光通过的路线和连续改变入射角的动态形象,充分调动学生的各个感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学生经过讨论、分析、归纳得出光的反射、光的折射规律,容易在学生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在学习“凸透镜成像特点”内容时,安排学生做了实验,但学生做的结果可能不准确,而且实验过程不完整、不连续,因此,我在学生做过实验的基础上,再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演示了凸透镜成像动态的连续过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凸透镜成像形象。
3、充分构建物理模型,不断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一般来讲,物理问题的解决经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调用贮存在右半脑的形象材料,进行形象思维,做整体和定性分析;第二阶段主要是调用左半脑的抽象材料,进行抽象分析。根据这个指导思想,物理知识教学应遵循以下程序:(一)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构建典型形象,形成正确清晰的物理图景;(二)启发学生依据对象、过程、条件正确选取物理定律、公式,并将物理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三)指导学生运用数学进行推演、讨论和计算,得出结论。在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每一个知识点就是一个物理模型。在教学中应该帮助学生把同类现象构建成物理形象,即物理模型,不断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会把复杂问题变为简单问题。例如:讲解苏科版初中物理第五章例题:一列长360m的火车匀速穿过一条长1800m
的隧道,测得火车完全通过隧道需时108s。求:(1)火车的运行速度,(2)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首先通过画图分析,让学生弄清“火车完全通过隧道”和“火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含义,帮助学生建立物理形象。然后要求学生根据形象明确路程跟隧道长及火车长之间的关系。最后利用速度公式进行解题。
4、充分运用“类比”方法和课文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应尽可能将书中的概念、规律用学生易接受的语言表达出来,或绘成图形,使学生觉得书中的概念、规律看得见,摸得着。生动形象的语言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为学生在想象空间中营造出物理情境。在学习电流、电压内容时,通过类比水流、水压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电流、电压形象。学生学习时时常注重文字而忽略插图,教师在教学中应注重图文结合,在读图上下功夫,要求学生了解插图反映的物理现象、物理过程,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和表象。我在教学中经常用图形表示物理情境和物理过程,例如:在做测量密度试验时,把每一个实验步骤用一个图形表示。再如: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壹元硬币直径,如果用文字描述测量过程很难,但用一个图形表示测量方法就很清楚简单。要认真分析课本中插图帮助学生体验物理情境,建立起正确的物理形象,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二、培养学生运用物理形象思考问题的习惯
物理形象的建立是为了运用形象分析研究问题。针对一些学生缺乏运用物理形象进行思维的习惯,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学会运用物理形象思考问题。在教学中注意阐明怎样带着物理形象去分析、研究问题,有意识地激发学生回忆物理形象。例如:在解释“用0℃的冰和0℃的水冷却食物,哪个效果好”这一问题时,引导学生回忆晶体的熔化过程并在黑板上画出冰的熔化图象,请学生在图象上找出0℃冰和0℃水的位置,利用图象分析它们吸热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又如:在做“杠杆”方面的习题时,要求学生先想象出杠杆的示意图并画出来,在示意图上明确标出支点、动力、阻力、动力臂、阻力臂。这样习题就很容易解决。由于在教学中加强了对学生形象思维的训练,学生逐步养成了形象思维的习惯,在解题过程中能把题中的问题与已经形成的形象联系在一起思考,能习惯于根据题意画示意图,并运用图形分析问题,提高了答题的正确率。
结 论
总之, 形象思维不仅是学习物理知识的基础和手段,也是解决物理问题乃至发明创造必不可少的思维形式。形象思维不仅在人的认识活动较低阶段发挥作用,也参与高级的智力活动,可以说它在人们的一生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一定要根据他们的思维特点通过多种形式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生活图景变换为物理图景,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继续努力,在教学中不断探索,为提高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做出更多贡献。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4节升华和凝华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1)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6课时欧姆定律的应用I(伏安法测电阻,最简单计算)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末试卷同步练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测试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B卷同步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5节光的色散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9课时电路分析与计算Ⅱ(综合性分析与计算)同步练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2节运动的描述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检测B卷同步练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2节声音的特性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一章简单机械和功单元检测A卷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单元检测A卷同步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2节光的反射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五章第4节眼睛和眼镜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单元测试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2课时变阻器同步练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第3节汽化和液化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三章单元测试题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二章第4节噪声的危害和控制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三章电路初探单元检测A卷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7课时欧姆定律的应用Ⅱ(串、并联电路,部分短路问题)同步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4节光的折射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检测B卷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欧姆定律单元检测B卷同步练习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一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二章机械能和内能单元检测A卷同步练习答案
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第3节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知识与能力训练答案人教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第十四章第10课时本章复习(综合练习)同步练习答案
苏科版九年级上册物理期中测试同步练习答案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