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学习】
1、1911年物理学家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2、在探究微小粒子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后来又发现了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质子带电荷,中子,电子带电荷
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微粒构成的。
四、【合作探究】:
1.学习课本:(原子结构模型)
从静电现象开始,科学家们提出了各种不同的原子模型,谁的最有说服力呢?
2、学习科学家探索物质微粒的进展。
A、自学课本:
(1)、在探究微小粒子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后来又发现了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质子带电荷,中子,电子带电荷
(2)、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微粒构成的。
B、(形象比拟)把一滴水一分两半,再把余下的一半一分两半,这样不断的分下去,分到只剩下一个水分子时,再分下去,物质就不再是水了,水分子将变成三个微粒,分别是一个氧原子和两个氢原子。还可以接着再分、、。3、学习生活、物理、社会。
了解加速器在科研、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五、【达标巩固】:
1、1911年物理学家建立了类似行星绕日的核式结构模型;
2、在探究微小粒子中,人们首先发现了进而认识到原子是由和构成的。后来又发现了原子核是由和构成的;质子带电荷,中子,电子带电荷
3、20世纪60年代科学家又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的更小微粒构成的。
4、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不断地探索微小粒子,且已取得了辉煌的成果。请任选两位,在横线上写出他们名字及主要贡献。如下图:
5、什么是分子,有人提出以下三点看法,请将其中错误的地方改正:
①分子就是不能再分割的最小粒子;②分子就是保持物质原有性质的小粉末;③分子是由原子和原子核组成
照片的放大
在很快动作时候的视觉
月亮在我们眼里有多大
近视眼发病率的调查和预防措施分析
尼普科夫圆盘
天蛾
兔子为什么斜着眼看东西
想象的力量
实体镜是什么
书的高度
放大镜的惊人作用
钟楼上时钟的大小
潜望镜和万花筒
看照片的艺术
演示凹面水透镜的发散作用
用一只眼睛和两只眼睛
潜水员是怎样看东西的
电影院里的好座位
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
奇怪的车轮
眼睛
光圈指数中的规律
活的相片
实体镜里的星空
给画报读者一个忠告
怎样寻找回声
揭露假票据的简单方法
巨人的视力
凸透镜的会聚作用和凹透镜的发散作用
通过颜色眼镜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