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无处不在,在我们小小的厨房里,就暗藏着研究浩瀚宇宙中天体的一门科学——天体物理学。
●打翻的牛奶与II型超新星
如果不小心在厨房里打翻刚刚打开的瓶装牛奶或果汁,一般人只会觉得有些懊恼。而对于澳洲昆士兰科技大学物理专业高级讲师史蒂芬·休斯来说,他由打翻的液体瞬间联想到的,是和II型超新星爆炸有关的物理学——当一颗大质量恒星接近演化末期时产生剧烈的爆炸,就产生了II型超新星。
爆炸由恒星中心的铁核突然塌缩而引发,星体的其余部分随之向反弹的铁核猛烈撞击,形成一股自内而外的冲击波。当冲击波到达表层时没有可以再冲击的物质,星体的外层就向太空猛烈喷出。
在厨房,饮料掉落后瓶子底部受到挤压并冲击液体,也形成了一股冲击波。当冲击波到达瓶口时没有可以再冲击的液体,液体也就随之溅出。
●烤箱里的小宇宙
厨房里的烘焙过程也有类似宇宙演变的现象。天体物理学家经常用“葡萄干面包”比喻宇宙扩张——做面包的面团相当于宇宙,葡萄干就好比星系。
想象一下烤箱正开着,自己坐在面团中央的一颗葡萄干上,当面团膨胀时,你可以看到周围其他的葡萄干在向远处移动。同样,在宇宙中,从银河系观察,几乎每一个星系都在向远处移动。发现这一现象的是发现“哈勃定律”的美国天文学家埃德温·哈勃。
●玻璃杯中的日落
孩子们经常会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很多父母都不知怎样回答,其实可以在厨房里做个简单的小演示。
装一玻璃杯的水(最好杯子侧壁是直的),在水中滴入一滴牛奶并搅拌一下。用一个LED手电筒向水里照射,就会看到光束末端是黄色的。如果看不到光线,那就需要把加了牛奶的水稀释一下。光束末端之所以是黄色的,是因为蓝光被分离,就是通常所说的散射。如果晚上做实验,把厨房里的灯都关掉,从侧面观察这杯水,就会看到淡淡的蓝光,那就是被牛奶散射的光。
现实中,大气层里的空气分子反射阳光中的蓝光,人的肉眼从各个方向接收到蓝光,因此看到的天空就是蓝色的。(王芳)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2《光的反射》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7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8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9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1《光的传播》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8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6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1《光的传播》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力》WORD教案8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2《怎样描述力》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力》WORD教案7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1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3《光的折射》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6《眼睛与视力矫正》WORD教案2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3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5《凸透镜成像》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3《弹力与弹簧测力计》WORD教案5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2《光的反射》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4.4《光的色散》WORD教案4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5.1《力》WORD教案9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