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下午16:30,为期两天的2016年武汉中考平安顺利结束,武汉市招考办公布今年“武汉市中考物理试题说明”。
一、依据课标,合理布局
依据《课程标准》,合理分布各主题权重,其中“物质”“运动与相互作用”“能量”基本按10%、46%和44%分布,其中科学探究占38.6% ;依据《课程标准》,合理设置难度结构,基础题、中档题、较难题的分配为6:3:1,体现了“两考合一的精神”。试题对所考查知识点的密度、阅读量、思维量、书写量进行了合理控制,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信度和效度。
二、依照说明,突出重点
依照《考试说明》,聚焦核心考点,重点突出,主次分明。试题考查了全部19个b级知识点和部分a级知识点。突出考查了密度、压强、欧姆定律、电功和电功率等5个核心知识点。其中第19、20、23、25、26等题将难点分散,降低了最后压轴题的难度,让能力中等以上的学生尝试解答最后的压轴题,在合理控制难度系数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试题的效度。
三、依托课本,注重原创
试题基于教材又活化教材,注重对课本素材的挖掘、改造、拓展和延伸。如第13、14、16、17、19、21、22、23、24、25题,均是对课本中正文或课后习题进行改编和再创造,引导教师智慧地用好课程资源,摒弃题海战术,真正做到减负增效。
四、体现特点,突出探究
试题善于挖掘20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和平时教学中容易忽视的问题,进行合理设问,深入考查了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实验现象的能力、分析处理实验数据的能力、归纳表述实验结论的能力、以及对实验进行评估和再处理的能力,体现了鲜明的学科特点。引导我们的教学重视实验探究,让学生爱物理、学物理、用物理,真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如第14、16、23、24、25、26题。
五、联系实际,适度创新
试题选取学生熟悉的场景进行考查,贴近学生,源于实际,力求将物理知识与生产生活、社会科技紧密联系起来,强化在具体的情景中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9、10、11、15、18、19、21、22题源于自然现象和社会实际生活;第12、13、17、27题是科学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第24题对教材中比热容实验装置的用途进行了创新开发;第20、21、26题体现了条件、结论、解题过程和方法的适度开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27题将核心考点和核心能力渗透到新的情景中进行考查,确保了压轴题的信度。
六、关注能力,注重衔接
试题注重考查了物理学科的核心能力、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为高中阶段的学习做好储备和铺垫。如第23、24、25、26、20、27题,充分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建模能力、数理结合能力,既有利于发挥试题的选拔功能,又能引导我们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汽化、液化演示器
制作二力平衡演示器方法一
重心板
简易喷雾器
简易集热箱制作方法一
远红外辐射法演示萘的熔化与凝固
压缩空气做功
内筒与内筒刻度尺
活塞式抽水筒
气球自动膨胀
冷水“烧”开水
活塞泵方法三
弹簧滚摆
病人自动喂水器
简易太阳灶
玻璃管演示气体膨胀做功消耗自身内能
空吸抽水机
简易集热箱制作方法二
针筒式抽水机
蒸汽锅炉
活塞式抽水机原理演示器
离心式水泵模型
太阳能水泵
引水出瓶
加烟促进雾化法演示气体膨胀做功消耗自身内能
太阳能热风发动机
简易集热箱制作方法三
喷泉实验
双套管法演示萘的熔化与凝固
自制烧瓶实验法演示沸点与压强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