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学生物理知识的得到,绝大部分是从课堂40分钟而来。学生对物理的认识、兴趣、爱好的培养,对物理规律的掌握都离不开这堂课堂40分钟的教学,教师对学生智力的开发,物理方法的传授,研究分析物理问题能力的培养,实验能力的提高等也大都在课堂内完成。课堂教学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物理的结果,所以教师必须注意课堂教学的艺术性。在课堂上充分注意情感的激发,做到形象生动、幽默风趣,使物理课能给学生以激情和美的享受,从而激起学生高涨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对物理的兴趣,使学生热爱物理、喜欢物理,进而学好物理。
关键词:物理;艺术;提问;语言;多媒体;实验
一、物理课堂艺术之提问
(一)提问要有启发性
要求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够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去探索、去发现。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不是填空式问答,把一个完整的句子截成几段,教师问上半句,学生答下半句;也不是判断式发问,学生无须做多少思考,凭猜测便能正确回答;更不是搞“提灌式”,用提问的方法去“灌”。
(二)提问要突出重点、难点
一堂课40分钟,不能都由问答式进行,也不可能对所有的问题都详细展开研究,提问的重点就是要将问题集中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问在最需要、最值得问的地方,以突出重点,攻克难点。对于课堂中的同类问题不平均用力,尽量做到前详后略,提高课堂效率。
(三)提问要有层次
提问的层次性原则要求教师紧扣教材重点、难点和关键点,分析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逻辑顺序和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按照由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的认识规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设计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渐深入、提高。设计问题,在知识范围上可以由小到大,先设问,后反问,再追问,最后得出概括的结论,使学生把握思维的正确方向,提高概括能力;设问也可以从大处入手,问题提得大,并不要求学生立即回答,目的是让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明确思维的方向及途径。
二、物理课堂教学艺术之多媒体
(一)物理现象演示模拟
演示模拟是把计算机当做挂图和电视屏幕,通过向学生演示各种图像、动画、图表和描述等进行教学活动,非常适合于辅助课堂教学。演示模拟能展现通常难以观察的微观世界和宏观世界。物理中许多微观结构和微观现象既看不见,又摸不着,演示实验也无法做成。应用物理课件进行现象演示模拟,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二)物理过程模拟
自然界中,有许多稍纵即逝的物理过程,只有通过极为细心的观察才能把握,经过认真的分析才能理解,然而对于观察能力还不够强的学生来说,却是件很困难的事情,要想在教学中达到良好的效果,就必须把这样的快镜头变为慢镜头,适当延长过程的时间,让学生有比较充裕的时间进行观察和分析,从而掌握现象的本质。
例如,讲授“电流的形成”时,虽然电流是真实存在的,但却看不见也摸不着。如果靠学生自己去想象,难度是较大的,而借助多媒体课件用动画的形式模拟出电流的形成,并与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短暂电流的形成”与“短暂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将“持续电流的形成”与“持续水流的形成”进行类比,制作了4个动画片段,变抽象为直观、形象,从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这一知识点,突破本节的难点和重点,整个过程既生动形象,又揭示物理本质。
(三)演示实验模拟
一些传统的演示实验,有如准确性差、过程模糊、受控因素多等缺点。因此,教学中如能在发挥传统演示实验的基础上,配合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可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物理课堂艺术之语言原则
(一)严密准确、逻辑性强
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教师的语言必须科学准确,符合逻辑。这样,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清晰正确的知识,而且使学生受到严格的物理语言训练,形成一丝不苟、严谨治学的风气。如在讲“光的反射定射”时,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而应说:反射角等入射角。因为反射角的大小是由入射角的大小决定的,两个角之间具有因果关系。所以,作为物理教师,要认真考虑自己的课堂语言设计是否科学合理、合乎逻辑。不能将日常生活俗语、方言当做物理语言搬到课堂,如将物理语言“熔化”、“沸腾”说成“化了”、“开了”等。
(二)抑扬顿挫,感染力强
所谓抑扬顿挫,就是教学语言应该有高有低,有快有慢,富有节奏感。将表情、手势、停顿、操作等无声语言与声调、轻重音等有声语言恰当地配合起来,使教师的讲解有声有色,更能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从而使课堂气氛有节奏、有旋律、有起伏,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不断地把学生的学习情绪推向高潮。鲁迅先生在日本不乏很多好的老师,但是藤野先生之所以在鲁迅的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我认为原因之一就是藤野先生的课堂语言抑扬顿挫,富有感染力。所以,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之处,适当提高声音,促其注意;关键之处,稍作停顿;需熟记的内容,不妨和以声韵,以利记忆。这样,就可以增强感染力,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
物理教学艺术的表现还不止以上这些,实际上以上介绍的艺术表现也包括了其他艺术形成和手段,如物理学科本身的艺术、板书的艺术等。一节课成功的教学,是各种艺术因素综合作用的体现,真正的课堂教学艺术,应该是师生双方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达到一种和谐、完美的教学境界,它必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翻跟头魔丸的制作与原理
探究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简单机械、功》复习导学案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
《杠杆和其他简单机械》考点解析
学好简单机械的关键
《大气压强》教学设计
对物理9年级几个实验的改进建议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一
关于“弹簧”的几种实验探究
《力和机械》复习提纲
《杠杆的应用》教学课件
简单机械问题的考查趋势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一(参考答案)
《重力》教学课件
其他简单机械拾遗
小发明大作用
《滑轮》课件
《杠杆及其它简单机械》考点分析
杠杆还会平衡吗?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二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速度有关吗?
阿基米德能撬起地球吗?
《力和机械》考点考题展示
走出摩擦力认识的误区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四(参考答案)
抓住重点和关键 理解重力概念
《杠杆》课件
《力和机械》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弹力 弹簧测力计》教学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