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的显着特点是“突出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所有的探究活动都是以强烈的求知需求为动力的,而求知需求是在有吸引力的问题情境中激发出来的。所以,教师非常有必要研究课堂教学中提问的方法和技巧,营造出使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积极思考的良好课堂氛围,让学生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提高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在多年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采用下述几种提问策略,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导入新课要提出契合生活实际的问题,层层深入,引出学习内容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上,教师通过设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引入新课,让学生在强烈的探究欲的驱动下,跟随着教师的引导,在快乐中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对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整节课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讲解“串联电路的特点”时,我分析了本节关键内容“串联电路各部分电压电流关系”与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关联,并充分利用学过的电流强度、电压、电阻等知识,提出如下问题:亮度可调台灯的亮度与什么有关?学生回答:“与电流强度有关。 ”改变电流大小有哪些方法?学生回答:“改变电压或电阻。 ”改变电阻有哪些方法?学生回答:“改变导体的材料、截面积、长度以及温度。 ”我们学过的什么仪器可调节电流的大小?学生回答:“滑动变阻器。 ”滑动变阻器如何连接在电路中?学生回答:“串联。 ”我随即提出:“滑动变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后,各部分电路中的电压、电流如何? ”自然导入了新课。这样设计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起到了复习旧知识的效果,还把学生紧紧吸引到探究新知的世界里。
二、利用复习课进行系列提问
通过复习课,对问题进行归纳解决,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更加有条理,从而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单元或综合复习时,由学生联系所学的物理知识,列举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说明物理现象或原理。例如,在“简单机械”单元复习课上,我提出“举例说明省力(省距离)的简单机械,并表示出各个例子中外力所做功的大小”这样的系列问题。这一类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努力搜寻记忆中的生活知识,梳理出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我让学生分组举例,在相互启发下,学生举出更多的例子,并通过讨论将本组的结果列举在黑板上,由学生代表对其他组别的例子进行讨论,再把正确的结果进行分类。学生按省力、费力、既不省力也不费力的杠杆原理进行分类,最后归纳出简单机械不省功的道理。这样处理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三、开设生活课,巧设自问自答环节,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持久兴趣
理论知识本身来源于生活,但经过提炼加工后,单纯讲解理论,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针对这个问题,在加强实验教学的同时,我还利用一些课余时间开设物理生活课,让学生把平时遇到的跟物理有关的问题和现象收集起来,在生活课上由兴趣小组成员进行梳理,特别是那些跟最近所学知识有关的问题优先进行研究,让学生用所学知识进行自问和解答。每次生活课,学生把一些废旧的电器、生活用品都搬到课堂上,他们能运用物理知识成功地解释或解决生活中的现象和问题,他们不但积极思考,还感到学以致用获得成功的喜悦。通过这种方法,培养了学生动手动脑解决实际问题的好习惯。在学习“热传递”内容后,学生把热水瓶小心地拆解开,一部分一部分地研究,学生把热学知识与生活实际很好地结合起来,并找出旧暖水瓶不保温的原因。另外,我还针对课堂提出的问题,安排学生课后进行一些小实验、小修理、小制作,对加深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有帮助。例如,我们在研究暖水瓶的生活课后,我让学生把纸杯改造成保温杯,并比赛谁的保温时间长,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兴趣。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和解决策略,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
四、改变课堂提问方式课堂提问方式
不能一成不变,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生特点进行合理设置。在教学过程中,我灵活地利用激疑性、探究性、发散性、铺垫性、激趣性、巩固性提问等方式进行课堂教学。例如,我在授课时提出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问题,促使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和途径联系自己所学的知识去思考和研究,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能力,从而促使了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设置的问题要有一定的难度,并且要充分考虑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控能力。例如,教师在讲述完一个新的知识点、一个例题后,可以对问题进行引申,进行一题多问,或者逆着题意进行设问,这样既能让学生趁热打铁,对熟悉的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和分析,又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探索能力。
孔子说过:“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启发为出发点,以置疑为着力点,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好习惯。提问只是教学手段中的一种,而合理的提问技巧却能把学生引入揭示世界奥妙的佳境。
物理教学中差生逆反心理的成因及对策
用认识论指导物理教学
巧加砝码的规则
重视物理课本中章节导语的教学
对试验教材把几何光学置于静力学之前的理解
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法课程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课程标准遵循的几个基本原则
利用“信息”激发学生探究物理的活力
初中物理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提高中差生物理成绩之我见
中学物理第二课堂加强科技教育的探讨
表象活动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
中学物理教学渗透德育初探
寓“学习迁移”于教学之中
电磁场理论教学中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物理问答题的基本解法
在中学物理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探究学习”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怎样克服前概念的不利影响
前概念的特征及物理教学对策
教给初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
谈自行设计物理演示实验的原则
信息技术与中学理科课程教学的整合
谈谈物理课堂提问
试论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方法
物理单元达标教学的实践
诗词与物理教学
物理教学如何突破重难点
物理教学中主体主导主线的辩证关系
初中物理课堂提问的几种方法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