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实验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学生对物理感念、原理和定律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和遵守纪律、爱护仪器的优良品质。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应十分注重实验教学、切实加强实验教学。
然而,由于长期受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在很大范围内物理实验教学在某种程度上仍然处于“讲起来重要,教起来次要,考起来不要”的状态。实验教学因长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而成为物理教学中的薄弱环节。采取“以讲代做”的实验教学方式大有人在。教学大纲上规定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分组实验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和落实,导致实验室和仪器设备使用效率十分低下,教育资源严重浪费。
实践证明:只有通过训练有素的实验教学,才能使学生在获取物理知识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如: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同样,只有加强实验教学,才能培养出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学生。而这种能力正是日后成为合格劳动者所必需的劳动技能素质的基础。
一、通过实验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众所周知,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影响学习积极性的最直接的因素。那些新奇的、对生活有意义的知识和问题,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在观察这些物理现象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整个现象发生的过程,产生条件和特征等。如在演示“摩擦起电”时,要提醒学生特别注意:(1)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对碎纸屑有什么作用?(2)同时用毛皮摩擦过的两根橡胶棒在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3)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和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在相互靠近时会发生什么现象?学生通过观察在加上老师的引导比较容易得出:“摩擦过的物体带电及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这一结论。通过上述物理现象的观察,不仅成功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而且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实验课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中学物理实验又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操作的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做实验时,都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读数,处理实验数据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结论。如在电学实验中,在学生掌握电流表、伏特表的正确使用之后,让学生学会用欧姆定律正确估算量程,避免量程过大测量值的误差大,量程小损坏仪表,在此基础之上,让学生自己完成电学中所遇到的实验,必要时教师作适当的指导。总的来说,学生掌握了基本的实验技能,打好了实验的基础,就能独立动手操作,能学到课本上没有的或者是一带而过的知识,通过实验,不仅能让学生学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演示实验对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素养有一定的示范作用
通过演示实验,可以使学生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物理感念和定律,演示实验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可以使学生对物理现象获得生动深刻的印象。教师在演示实验的设计上要注意:
1、演示要确保成功。实验之前,要估计到各种可能的不利条件,以便预先作好充分准备。任何实验,误差是难免的,对于取材简陋的演示实验,更是如此。所以,在进行演示实验的测量时不应避谈误差,更不要弄虚作假,要认真地向学生说明存在的误差,并与学生一起共同分析造成误差的原因,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事实求是的科学态度。
为了确保演示成功,课前必须充分准备并进行试做。试做时不只是考虑实验如何做成功,还需考虑实际可能的教学效果。
2、 实验要与思维相结合。为了确定事物或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需要实验与思维相结合。演示实验一般采取“提出问题,通过实验建立初步表象;再做实验,并由实验进一步提出问题,进行探索,找出规律;应用规律对现象作出判断或预测并用实验来验证”这样的思维程序进行
四、分组实验能让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能逐步培养学生探索问题的能力
在分组实验课上,由于学生的活动多而且不一致,因此教师要做好组织工作,实验小组人数以二人为宜,最多不能超过三人,因为人数太多,有的学生将无事可做得不到锻炼,还会影响秩序。分组实验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1、准备阶段 可让学生复习、掌握实验所需要的理论知识、明确实验目的、方法和步骤,了解仪器的性能和注意事项。
2、操作阶段 学生进行实验时,教师应巡视于各组之间,如发现个别学生有困难或操作上有差错,应及时进行启发点拨,使学生能顺利进行实验,尽量减小误差,防止不应有的事故。
3、总结阶段 学生完成实验之后, 尽可能由学生自己分析实验结果,也就是让学生懂得通过物理实验研究物理学的重要性,并逐步掌握怎样用物理实验研究物理学。教师在必要时给予提示,引导。最后,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总之,随着新课改的稳定推进,教师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应该大胆尝试,通过实验真正做到:“学生力所能及,教师让之;学生力所难及,教师助之;学生力所不及,教师为之”的新课程理念。而且,更重要的是:加强物理实验教学,是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十分有效的途径,对提高学生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将为学生在今后走上社会参加社会实践、为将来学好物理知识打下坚实基础。因此,中学物理教学,应大力加强和优化物理实验教学。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ppt课件1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ppt课件1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3节《动能和势能》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 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 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课件 教案(打包2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液体的压强》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课件 教案 练习(打包4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 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1《浮力》 课件 教案 导学案 达标测试(12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2节《二力平衡 》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ppt课件2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1《功》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PPT课件.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2节《滑轮》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4节《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 课件 教案 导学案 达标测试(10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7章第1节《力》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3节《物体的沉浮条件及应用》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2章第3节《机械效率》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 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ppt课件2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9章第3节《大气压强 》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3《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复习导学案 试题(9份)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 单元复习课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0章第1节《浮力》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3《动能和势能》 课件 教案 导学案 达标测试(8份)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0.2《阿基米德原理》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第11章第4节《机械能及其转化》PPT课件
2017春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11.2《功率》ppt课件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