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到学校调研视导,根据课堂老师的授课和课后座谈结合平时的思考,想谈谈物理课程目标的理解和落实问题,特提出以上话题。
物理课程标准除规定明确物理课程性质、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外,突出提出了物理课程三维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也是各学科提出的共性目标。在新课程实施多年的今天,老师们对物理的“三维目标”包括课程的基本理念可以说已耳熟能详、甚至烂熟于心了,但从课堂教学的现实来看,能准确把握“三维目标”内涵,有效落实物理课改理念的课堂仍然鲜见。多数教师的多数课堂依然多是重知识与技能“双基”目标的落实(甚或技能目标也远未达成),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难以有效落实。笔者认为,这除了教师对落实物理课程“三维目标”重要意义缺乏深刻认识、同时又存在教学惯性外,对物理课程理念理解浮浅,对“三维目标”内涵没能准确把握更是重要原因。
就物理“三维目标”而言,笔者一直认为,“知识与技能”是基础目标,“过程与方法”是核心目标,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终极目标。传统课程和教学以知识为本,突出学科本位,忽视课程与人的联系,忽视人的情感需要,造成人与课程的割裂,创新与传承的分离,也造成学生从起初喜欢物理到恐惧物理最后讨厌放弃物理的可悲局面。新课改在重视传统“双基”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要加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的教学和培养,它不仅能促使学生“知识与技能”目标的达成并提升智能,也能使学生感到物理学习的轻松与快乐,更能使学生在学习物理的同时增进科学情感、学习科学方法、丰富科学思维、开启科学智慧、具有科学精神(合作探究、求实求真、执着严谨、探索实践、怀疑创新等),这正是物理学的本质和灵魂,应是物理教学的价值追求,也是物理新课程人文精神的重要体现。
“三维目标”中各目标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交融的有机统一体。“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基础,没有知识的依托,“过程与方法”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体现和研究的根基。而知识与技能和获得同样离不开“过程与方法”。传统的重知识、轻过程,重结论、轻方法,重理论、轻能力的结果必然造成学生学习物理困难和形成高分低能。正是在教学中给学生了提供丰富的物理过程,才能使学生对物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有了明晰的认识,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自然深刻全面,也记忆牢固运用自如,同时重视方法渗透和指导培养,不仅帮助理解更启迪智慧增强能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提出培养学生“四种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的要求,就要靠“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也是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落实过程中得以体现和达成。物理课程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内涵深刻,素材丰富,在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目标的同时,教研教学时要深入研究、着力挖掘并竭力体现。要致力落实物理新课程倡导的“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构建新的评价体系”课程理念,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组织多主体和多元评价,“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的育人功能。这既是物理课程的本真,是物理课程改革的精神要求,也是培养学生优秀品质和健全人格的基本途径。
关于“过程与方法”目标,笔者在教学教研实践中思考和体会到,它分别具有实践和思维两个层面的含义。在建立物理概念和认识物理规律时,首先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思考,激励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给学生提供研究问题的环境或鼓励学生自主创设条件研究并组织学生对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在探究的基础上,再引领激励学生分析探究现象或处理探究信息,概括总结并陈述探究结论,这个过程不能缺失,否则物理概念和规律只能是生吞活剥,学生难以理解也失去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没有价值。在整个过程中自然伴有实践层面的探究方法和思维层面的思想方法,如实践层面的动手实验、合作探究,思维层面的计划制定、设计方案和控制变量法、理想化模型法、分析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等。即是多靠理论分析得出的结论,如速度、热量、场强、万有引力和电场力公式等的建立都应给学生提供丰富的过程和方法,如设置思维梯度、对比联系等,方能使学生理解掌握。在例题分析时,也应引领学生认真分析题意,厘清过程,寻找联系,认识题目考察的目的,总结优化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不仅仅是为了解题和巩固活化知识,更发挥开启思维提升智慧的多重功能之目的。
总之,要有效落实物理课程理念,确保物理教学服务学生发展需要,物理教师要做一个研究者、思想者,要突出“三个研究”,即对物理课程理念,三种学习方式和物理课程(教材)的学习研究。要组织开展“学课标、说教材”活动进行专题研究,要学会教学反思,善于思考总结,只有把功夫下在课外研究上,方能在课堂上获得较好的成效.
2016中考物理考点梳理简单机械和功
2016中考物理考点解析内能和热量
2016中考物理电学相关知识点大全
2016中考物理考点梳理长度的测量
2016中考物理复习辅导易错知识点
2016中考物理考点辅导现象和平面镜成像
2016中考物理考点力学相关
2016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电磁铁的应用
2016中考物理考点总结电学公式大全
2016中考物理考点辅导家庭电路
2016中考物理复习辅导牛顿与理想化法
2016中考物理考前知识点复习燃料及热值
2016中考物理考点之简单机械与滑轮
2016中考物理常考考点机械效率和功
2016中考物理考点总结电磁铁的应用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杠杆》课后练习答案
2016中考物理复习辅导超导电性简介
2016中考物理考点复习辅导超导电性简介
2016中考物理考点复习辅导杠杆的平衡条件
2016中考物理考点整理压力与压强
2016中考物理考点复习辅导公式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2016中考物理考点总结机械和功的知识
2016中考物理考前冲刺辅导易错易混知识考点
精编初二下学期物理《滑轮》随堂测试
2016中考物理知识点解析电路初探知识
2016中考物理核心考点物态变化
2016中考物理考点整理电阻与温度的关系
2016中考物理知识点总结凝固点的因素
2016中考物理复习知识考点二力平衡
2016中考物理必备知识考点参考简单点现象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