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考试性质
初中毕业生的物理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目的是全面准确地反映初中毕业生在物理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考试结果既是作为衡量学生是否达到初中毕业标准的主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
二、命题依据
以《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为依据,以本届毕业生所用教材为重要参考。结合教学实际,按照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考查“科学探究”和“科学内容”,综合考查物理课程三维目标的达成情况。
三、命题原则
1.基础性:试题注重考查物理学科的基础知识,突出对学生基本素养的评价,即学生在学习物理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方法。
2.科学性:试题在考查学生实验基础知识的同时,加强对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
3.创新性:试题将考查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应具备的创新能力和进一步学习发展的能力。
4.适切性:试题注重考查学生在实际生活情境中,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问题设置的情景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规律, 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力求公正、客观、全面、准确地评价学生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学习所获得的相应发展。
四、考试内容与要求
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考试内容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
(一)知识与技能方面
知识与技能内容遵守《课程标准》中“科学内容”规定的“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能量”三个主题。知识目标要求水平为了解、认识、理解三个层次;技能目标要求水平为独立操作。具体内容见课程标准。
(二)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按照内蒙古教育厅关于《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的命题原则及要求》,命题注重考查知识与技能的同时,适当增加过程与方法的考查,把过程与方法的考查和解决简单物理问题结合起来,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融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考查之中,体现《课程标准》中“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意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注重科学探究”的理念。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水平为经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要求水平为认同、内化。
五、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物理试题满分为70分,与化学合考,共120分。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考试时间共120分钟
试题类型:试题由单项选择题、填空题、作图与实验题、计算题四个题型组成。其中单项选择题分值比例约为40%,填空题分值比例约为14%,作图与实验题分值比例约为23%,计算题分值比例约为23%。
科学知识内容比例:《主题一 物质》约占20%,《主题二 运动和相互作用》约占40%,《主题三 能量》约占40%。
试题难易比例:易、中、难题的比例约为6:3:1。
运载火箭
人是被电人是被“电”吸住了吗
军用的望远镜
雷雨中物理知识
雨衣上的学问
大磁铁为什么吸不起热钢锭?
在下班之后学会将压力“隔离”
地球中心为什么很热?
为什么古代士兵枕着箭筒睡觉
余震发生的原因
科学史一些不可思议错误
磁学中的一个谜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
如果地球停止不转
关于遥控飞机的介绍
量子物理或可“操纵”过去事件
晶闸管的选用经验
大自然的利剑——雷电
万物理论探究时间为何无法回转 或成物理学分支
物质有10种物态
鸟类威胁航空安全
地磁场奥秘
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
八年级物理——第四节重力教案
在生活中存在的物理
科学家称在年轻星团的恒星中重力并非主导力
电冰箱原理
可爱的汽车,可怕的尾气
球顶形扬声器基本知识
房屋抗震常识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