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大家对中考物理名师指点十分关注,我们编辑小组在此为大家搜集整理了2013关注白银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文,供大家参考!
2013关注白银市中考物理试卷分析
2010年中考物理试题题型保持相对稳定,但稳中有变,稳中有改革,从多层次、多方位融合三维目标将基本知识与技能融于社会生活情景中进行考查,同时增强了试题的生活性与开放性,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试题较好地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新课改理念和要求,能极大地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改进和转变。对教育教学有鲜明的导向作用,有利于引导师生领会课改的理念,提高义务教育阶段的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进一步推进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学习、积极主动发展;有利于普通高中的综合评价及择优录取。
一、试卷结构及试题特点
2010年中考的理科综合试题,仍然是物理、化学二科合卷,二科总的考试时间与往年一样仍为150分钟,物理部分满分80分。试题遵循全日制九年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新标准,按照稳中求变的原则,题型、题量及分值分配等与2009年中考物理考试略有变化,全卷共5道大题、22道小题(2009年为20道小题)。其中选择题6道、18分,填空题8道、16分(2009年为6道、11分),识图、作图题3道、9分(2009年为3道、10分),实验探究题2道、17分(2009年为2道、15分),计算与论述题3道、20分(2009年为3道、26分)。试卷中各部分物理知识所占分数为:力学32分,电磁学27分,光学6分,热学11分,声学2分,能量与能源2分。
命题紧扣课标三维目标,体现新课程教学要求,强调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同时注重基本方法和能力的考查。试题注重与学生社会实践和生活实际的联系,突出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其主要特点体现为:
1、试题体现两基知识的考查。
2010年中考物理考试试题的知识覆盖面广,侧重对基础知识、主干知识的考查。为了突出新课程学习的特点与要求,考查中加强基础知识、主干知识与社会、科技、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避免了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试题出现。
2、体现新课改精神,从多层次、多方位自然融合三维目标
试卷中的命题立足于学生学习生活实践,以学生熟悉的现象、事物创设问题情景,使物理知识情景化,物理情景理性化,体现应用性、时代性、探究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试题注意挖掘物理知识的人文教育价值,渗透科学、技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思想,例如第3、4、9、11、14、20、22题分别以光的自然现象形成、冰壶比赛、火箭升空、易拉罐与高压锅的使用、阿勒泰雨雪灾害、电动自行车的使用活动等内容为背景,切实有效地发挥了试题的教育功能。试题全面落实《新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并注重考查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体现探究性、开放性、综合性。
实验与探究题包括第18、19题,其共同点是在科学内容的考查中突出科学探究能力考查,基本涵盖了科学探究能力的各个要素;计算与论述题包括第20、21、22题,体现出较好的开放性、综合性,符合新课程教学要求,且是新课程教学和新课程背景下考试改革应该倡导的发展方向。
4、试题对教学有鲜明的导向作用。
今年中考试题对促进课程改革实验,促进物理教学改革,具有鲜明的指导作用。试题很好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三维目标,即是注重考查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卷中大部分的题都是对基础知识与技能的考查;第18、19题是对过程与方法的考查;第20、22题体现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题源于教材,贴近生活,体现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试题设置实验探究,强调对能力的考查。对此,我们教师要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认真按照课标的三维目标进行教学,是我们今后的行动方向。
二、抽样成绩状况分析
1、全县抽样总体情况(样本210份)
项目单选题填空题识图、作图题实验探究题计算论述题总 分
满分值18169172080
平均分10.412.164.628.7310.5646.47
得分率(%)57.87651.351.453.358.1
全县抽样最高分是75分,抽样平均分为46.47分,得分率为58.1%,总体情况良好。抽样及格率为68%,抽样优生率为26.1%,识图、作图题的得分率为51.3%,实验探究题得分率为51.4%,但仍是我县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试题。
2、各大题抽样分段情况
单项选择题分数段1815129630
人数3528624026193
比例%16.710.529.51912.491.5
填空题分数段1615-1312-109-76-54-21-0
人数213267482796
比例%1015.531.92413.24.32.9
识图、 作图题分数段98-76-54-3210
人数175462472172
比例%8.115.729.522.41030.95
实验与探究题分数段1716-1413-1110-87-54-21-0
人数1948525427152
比例%922.924.825.712.97.20.95
计算题分数段2019-1716-1312-98-54-10
人数2141495333112
比例%1019.523.325.215.75.20.95
选择题得分低于9分的学生比例达到22.9%;填空题得分低于7分的学生比例达20.3%;识图、作图题得分低于3分的学生比例为36.4%;实验与探究题得分低于8分的学生比例为21%;计算题得分低于8分的学生比例为21.15%。
3、总分抽样分段情况
分数段8079-7069-6059-5049-4039-3029-2019-0
人数02648535614103
比例%012.422.925.226.76.74.81.4
高分段人数偏少,中等成绩人数比例高,低分段聚集学生较少,考生基础较好,课程改革的成果得到体现,为我县高中物理教学质量的提高奠定基础。
三、考生答题质量情况分析
第一大题选择题考查学生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以及应用图形对物理问题综合分析的能力。考题几乎题题创设物理情境,与生活密切相关。考查中没出现死记硬背公式、概念等现象。从学生答题得分率57.8%来看,说明学生的得分率不高,第4、5、6小题有学生得分率较低,主要是每道题的知识点考查较广,不是单一知识的问题。选择题得分率最高的是第3小题,原因是本题所供选项都贴近学生生活,有实际感知或体验的。失分最严重的是第4、6小题,本题设置为多选题考察学生研究问题的方法,难度偏大。
第二大题填空题主要考查了学生所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常用的信息处理方法等物理知识。由上表二可知得分率76%,说明学生普遍得分较高。考题给学生的第一感觉便是熟悉、容易,从而增强了学生考好物理的信心,使学生能顺利进入下面试题的解答,这是试题依据新课程理念及课程标准命题成功所在之处。但阅卷中发现学生第13、14小题失分较多,说明学生不知道如何参照物理数据来处理物理数据,导致失分严重,说明学生课程整合资源、结合实际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第三大题识图作图题,得分率51。3%应属偏低。本卷作图第15小题以此形式出现,考察的知识点简单但又让学生不能得满分,关键是学生不认真识图审题来按要求补画光路图,从而导致不得满分。第16小题是中考作图得分最低的一道题,具有一定的探究性和开放性,为学生展示自己特长和潜能提供了机会。考察知识点较复杂,考察的图形有故意绕弯之嫌,使得很多学生看不懂题意,学生得分不高或不适应做这种题,同时,也反映了我们的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够,提醒我们教师应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第17题属于一道认识电路常规训练题,得分比较理想。
第四大题实验探究题是新课程评价学生过程性学习能力的一种常规题型,试题的设置上没考死记硬背的问题,而是考查学生处理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以及科学探究的某些环节。本大题得分率51.4%在五大题中得分较低。一是反映了我们教师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平时没有注重更新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的转变。二是反映学生的生活经历、动手能力程度较低。在教学中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培养。
第五大题论述计算题得分率53.3%,是本卷五大题中得分率较高的一大题。计算题没有设置繁杂的计算,完全符合新课标降低物理试题中对学生计算能力的要求。考查的是利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物理问题,从而理解物理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今年论述计算题生活性强,没有绕弯的。但学生解题依然不理想,本次计算题失分主要在第21小题第一小问单位换算,因没有具体公式且数字较大,学生基本运算功底较弱,还有的学生甚至1度=3.6X106J记错,导致失分。在第22小题第三、四小问中对电动机效率中的有用功、总功分不清楚,因无法计算,导致失分。本大题反映学生基础知识很不扎实,提醒我们教师应注意对学生基本功的训练。
四、教学反思建议
1、尽快转变观念,加强课堂改革
近年中考物理试卷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依据新课标,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试题的设置与生活密切联系。仔细分析近年中考试题考查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是像以前一样考查知识和技能的机械记忆及套用,而是通过具体情景,考查运用知识和技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考查学生的科学素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说明纯知识考查在减少,科学探究、过程和方法的考查在增加,学生身边的物理与科学技术社会联系紧密的知识考查在增加。所以,在新形势和新要求之下,教师理应积极主动地适应这种变化,转变观念,更新理念。在教学中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学习科学探究,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习物理知识,鼓励学生发现问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帮助学生学会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努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科学思维方法,坚持思维与能力的训练比知识的训练更重要的理念,从而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果。此外,要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教学中注意利用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加强联系实际,让学生真正了解物理对科技发展,改变生活质量,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中所发挥的作用。同时也让学生关注科技发展的同时,给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只有这样才能在中考中做到有的放矢。
2、加强实验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
学生经历实验的探究过程,将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个过程一方面暴露学生产生各种疑问、困难、障碍和矛盾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发展学生聪明才智、形成独特个性与创新成果的过程,也是学生所要具备的各种能力的形成过程。因现在的试题很多都取材于学生身边的生活及社会实际,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坚持要重视开展学生实验,希望老师们从学生的发展角度考虑,确实做好书本规定的实验,通过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以物理知识点为载体,选取结合实际的事例,丰富和充实物理课程的内容,在课堂上将知识点发散开来,注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教学。并提倡通过多种形式将这些知识延伸到课外、校外,尽可能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器材开展物理小实验,让学生广泛接触生活和社会,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最终引导学生能自主学习,学会科学探究,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3、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面向全体学生,使基础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新标准》要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有公平的发展机会,都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发展。而部分教师只注意培养尖子生,而那些基础、能力偏差的学生却被忽视。从阅卷中可发现,有相当多的学生一些基础性物理知识和计算都不会,所以,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不要忽略基础知识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从平时教学抓起,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加帮助,多鼓励。事实告诉我们,凡是对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落实得比较到位的学校,他们学校的及格率,优秀率和平均分都会比较高,使基础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4、立足平时,注重基础。
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组成物理学的基本元素,掌握好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是学好物理学的基础。在教学中,应要求学生重视对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的掌握,扎扎实实的打好基础。教师在平时教学中要为学生对基本概念,基本规律的理解多下功夫,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中建立概念,形成规律;让学生在相应物理情景中应用概念、规律解决问题,加深学生对概念、规律的理解,同时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在抓好基础教学的同时,要注意抓好物理主干知识的教学,如密度,压强,机械效率,比热容,欧姆定律,电功率等,要让学生在这些方面掌握得好一些。掌握好一些,是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要理解得深一些,能用这些知识来分析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但不要求作繁难的计算。
5.注重各学科的知识相互渗透和综合教学
要学好物理,要有较高的语文,物理基础。教学中要注意学科渗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应用物理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各学科都能均衡发展。
总之,在今后的物理教学中,要重视基础;坚持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物理现象,关注物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关注科学发展对社会和人类文明进步的意义,关注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化实验,注意引领学生参加科学探究,尽可能鼓励每一个学生都有所发展,促使基础教育得到均衡发展。诚然,新课程的实施带来了教育理念、学习方式、教学方式以及中考评价的变革。我们只有积极地对自身的教学实践进行分析和思考,才能对以后的物理教学提供很好的指导意义,才能决胜将来的中考。
人教版九年级下《功》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1节《能源》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浮力》2
人教版九年级下《浮力》4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2节《核能》ppt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5份)
人教版九年级下《浮力的应用》3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1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练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机械效率(人教版)》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综合测试卷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浮力》1
人教版九年级下《大气压强》3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3节《太阳能》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机械效率》
人教版九年级下《能量的转化和守恒》
人教版九年级下《求浮力的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下《大气压强》2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1章第4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练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能源与可持续发展》单元复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气体液体压强与流速关系》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4节《能源与可持续发展》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浮力复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活动感受大气压强》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1节《能源》练习课件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2章第3节《太阳能》练习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下《能源革命》
2017人教版物理九年级第21章第3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课件 教案 学案 练习(5份)
人教版九年级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