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超重和失重的定义
1. 超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超重。
注意:此时有FN= mg + ma
2. 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绳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叫做失重。
注意:此时有FN= mg - ma
二、发生超重和失重现象的条件
1.发生超重现象的条件:
当物体向上做加速运动或向下做减速运动时,物体均处于超重状态,即不管物体向什么方向运动,只要具有向上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
2.发生失重现象的条件:
当物体向下做加速运动或向上做减速运动时,物体均处于失重状态,即不管物体向什么方向运动,只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
3.拓展:
并非只有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加速向上或减速向下运动时,物体才处于超重状态。其实物体运动时,只要加速度具有向上的分量,物体就处于超重状态;同理只要加速度具有向下的分量,物体就处于失重状态。
注意:超重和失重现象,仅仅是一种表象。所谓超重和失重,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拉力)的增大或减小,是视重的改变而实际重量(实重)并不变。
三、超重与失重现象的拓展分析
1.对超重的理解
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向上的加速度为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视 - mg= ma,则F视= mg + ma。
其中F视即视重,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实际压力或对悬挂物的实际拉力的大小。
由此可以看出,超重时视重等于实重加上ma,超出的部分可理解为使物体产生向上的加速度,同时还可看出超重的物体所受重力没变。
2.对失重的理解
设物体的质量为m,物体向下的加速度为a,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 F视= ma,则F视= mg - ma。
由此可以看出,失重时视重等于实重减去ma,失去的部分可理解为使物体产生了向下的加速度,同时可看出,失重的物体所受重力也没变。
注意:所谓完全失重,就是视重等于零的现象. 即当a = g时,代入上式可得
F视= mg - ma = mg - mg = 0
3.当物体的加速度不在竖直方向上时,而具有向上的分量a上或者具有向下的分量a下,则物体的视重与实重的关系为:
(1)超重时:F视= mg + ma上,视重等于实重加上ma上,视重比实重超出了ma上。
(2)失重时:F视= mg - ma下, 视重等于实重减去ma下,视重比实重“失去”了ma下。
四、超重或失重现象的应用
【例】 某人在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下降的电梯里最多能举起质量为m= 80kg的物体,则该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质量M为多少的重物?若电梯以2.5m/s2的加速度匀加速上升,则该人最多能举起质量为多少的重物?( g=10m/s2)
【解 】无论人在地面上还是在匀加速下降或者上升的电梯里,该人向上的最大举力是不变的,升降机匀加速下降,说明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则举力F= mg - ma。
所以在地面上M= F/g= 60kg,故此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60kg的物体。若升降机匀加速上升,则物体处于超重状态举力F= mg + ma,所以m= F/(g+a)= 48kg。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培养的研究
高中物理水中煮水与煮酒课外实验观察
高二物理选修《电磁波的发现》知识点总结
高一物理知识点交变电流知识点详解
如何在物理教学中提高学生兴趣
名师指点:例析学生实验能力的评价方法
(2016)中考物理考前模拟试题
谈学好物理的法宝——让学生学会自学
蔡镏生 中国科学院院士物理化学家
基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三物理复习课教学初探
高一物理《能量守恒定律与能源》知识点总结
物理课上学生发射“水火箭”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物理第18章同步练习:第2节 电功率
谷歌建网络版时间机器 用户可穿越时空
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六章知识点总结:第1节 杠杆
精编初二物理下册《滑轮》知识点归纳
高考物理复习备考2016
中考物理实验复习的总结
论开放性课堂对物理教学的促进
名师指点:物理贴近生活兼顾选拔功能
名师指点:中考物理选择题的八种解法
2016年中考物理考前必做试题(备考)
高考物理实验题知识点总结
2016中考物理冲刺模拟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下册物理《电功率》单元练习题
模拟试题及答案(中考物理)
“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实验中的几个问题
让“探究之花”在物理课堂上竞相开放
九年级物理《电功率》知识点总结
2016年中考物理模拟试题(考前练习)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