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是中考必考科目,与其他科目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①知识点多、知识面广。
②物理概念、物理规律需要理解。
③物理实验的方法及操作需要掌握。
④会应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生活、生产实际问题等。
针对物理学科的这些特点,怎样确定复习方向、方法,进行高效复习呢?下面就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考物理备考的建议。
明确中考物理命题的趋向
纵观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可以发现中考物理命题切实体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育功能,题目结合具体问题,创设生活式的物理情境,重在考查同学们对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理解,考查同学们运用物理概念和原理,分析解决生活、生产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并特别注重与实验探究有关内容的考查,开放型试题逐年增加。预计2008年中考,考查同学们科学探究能力的题目仍将是物理试题的一大特色,而且将重点考查科学探究中的探究方法、设计过程。
采用三轮复习法,螺旋提升、决胜中考
明确中考物理命题的特点和趋向后,在中考复习前应询问老师复习目的和计划,在此基础上制定自己的复习方法和计划。中考物理复习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即紧扣课本,夯实基础专题复习,优化网络仿真模拟,体验中考的三轮复习法。复习时制定的计划要对每一轮的时间分配和要完成的任务都有严格、细致的安排。
第一轮:紧扣课本,夯实基础
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物理实验中的技能和方法等基础内容是中考的重点,也是所有中考题的来源。分析中考成绩显示,无论是成绩差的同学,还是成绩好的同学,都有基础题失分严重的现象。第一轮复习就要依据教材,落实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的掌握。具体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复习时应多问几个为什么。如:
◆该概念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即为什么要引入该概念?
◆该概念的含义是什么?
◆怎样测量?
◆计算公式及公式中各物理量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有没有易混淆的概念?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2.对基本规律的理解,复习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该规律是怎样建立起来的?
◆该规律成立的条件或适用范围是什么?
◆该规律的公式表达式及每个符号的物理意义、单位是什么?
◆如何应用该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3、对物理概念、物理规律形成过程中的科学方法的理解。近几年中考物理试题中,考查科学方法的题目所占比例逐年增加,现在已达10%~15%。初中物理常见的科学方法有控制变量法、等效替代法、转换法、类比法等。复习时要通过具体例子来理解和认识这些科学方法,如速度、密度、压强等概念的形成中,以及欧姆定律、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液体内部压强的规律、阿基米德原理等物理规律的形成中都含有控制变量法合力、串并联总电阻等概念的形成中含有等效替代法电流、电阻等概念形成中含有类比法。
总之,第一轮复习一定要以课本为主,对课本上的每一段话、每一幅图、每一个实验都要认真思考其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和基本规律,要特别注意发现自己尚不理解或理解不深的问题,在复习中及时向老师提出,或向同学请教,以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目的,真正做到对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理解既全面又深刻。
第二轮:专题复习,优化网络
物理知识点间存在着纵与横的相互联系,某一知识点可能是为另一知识点引桥铺路,而另一知识点又往往是前一知识点的深化与延伸。在第一轮复习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基础上,第二轮复习时应打破章节的限制,完善并梳理初中物理知识结构,找出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使前后知识联系起来,系统巩固知识,形成一个由知识点到知识面、最后到知识网络的综合体,使复习具有系统性。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专题复习:
1、按照知识点可以将初中物理分成力、热、声、光、电等版块,用知识树的形式把每个版块涉及的内容展现出来,建立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这样将有助于同学们将第一轮复习的零碎知识进行整合,有利于弄清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建立由点到面的知识网络。
2、按照中考题目类型,可以分为选择、填空、实验探究(包括操作实验)、计算、信息综合等专题,进行专门练习,体会每种题型常见解题方法,使复习纵横交错,既练习了解题技巧,又能从整体上掌握复习重点。另外平时要注意观察思考社会或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因为这些热点常常也是中考的热点。如2008年奥运会中涉及的物理知识、嫦娥一号卫星中涉及的物理知识等。
3、通过对某些特殊知识点的深挖细究,达到对某一类知识或某一专题的融合、深化。例如电学中的滑动变阻器,是探究欧姆定律、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等实验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仪器。同学们可以总结滑动变阻器在每个实验中的用途,深化对电学实验的理解。例如所有实验中,滑动变阻器的共同作用是:
◆保护电路。
◆通过改变自身电阻而改变电路中的电流。
而由于每个实验的不同,使滑动变阻器分别具有不同的作用:
◆探究欧姆定律中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为了保证两端的电压不变。
◆探究欧姆定律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改变定值电阻两端电压,从而达到多次实验探究规律的作用。
◆测定小灯泡的电阻改变小灯泡两端电压,达到多次测试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的目的。
◆测定小灯泡的电功率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从而比较小灯泡亮度与电功率的关系。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改变电路中的电流,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的关系,还可以控制电流相等,研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线圈匝数的关系。又如可以通过密度的测量将质量、浮力、二力平衡、杠杆平衡原理等力学知识贯穿起来,还可以将力学中测量仪器的使用归纳和总结。
第三轮:仿真模拟,体验中考
这一轮复习的时间不长,是演习模拟、查漏补缺的阶段,是整个复习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最后一环。这一阶段的复习主要是为增强同学们考试的自信心、熟悉中考的氛围和时间、调整中考前的心态。不要盲目地大题量训练,要给自己留下思考反馈的时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进行模拟训练,以提高解题速度和正确率,并通过练、评、反思及时发现问题。在这一轮复习期间,可以将第一、第二轮复习中做过的易错题进行归纳、梳理,建立错题档案集,研究自己的错题,寻找自己思维或知识的漏洞,进行有目的性的训练,达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的目的。
【总结】查字典物理网中考频道精心整理了2015备考:中考物理复习计划,可登录中考物理复习指导学习更多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功》PPT课件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3《比热容》PPT课件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3《比热容》PPT课件3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3《比热容》PPT课件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2《内能》PPT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5《能量的转化和守恒》PPT课件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2《机械效率》PPT课件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4《动能和势能》PPT课件7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单元1《构成物质的微粒》(核外电子的排布)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4《动能和势能》PPT课件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2《内能》PPT课件2
九年级物理《简单电路》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5《机械能及其转化》Flash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2《机械效率》PPT课件5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功》PPT课件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4《动能和势能》PPT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2《机械效率》PPT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3《比热容》PPT课件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2《机械效率》PPT课件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功》PPT课件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功》PPT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功》PPT课件4
人教版九年级《浮力》PPT课件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功》PPT课件6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4《动能和势能》PPT课件8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2《内能》PPT课件7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2《机械效率》PPT课件2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5.1《功》PPT课件9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3《比热容》PPT课件1
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16.3《比热容》PPT课件4
不限 |
物理教案 |
物理课件 |
物理试题 |
不限 |
不限 |
上册 |
下册 |
不限 |
发布时间 |
下载量 |